田紅
一、 “國人‘話都不會說了”的警示
一天清晨,打開剛剛送到的《現代快報》,一個加黑的標題,猛地跳進眼簾:“國人‘話都不會說了”,字號特大。我大吃一驚!再定神一看,標題右側,附了一張大幅照片:一個小學生正捧著語文課本,全神貫注地在張開嘴巴朗讀著課文。怎么回事?我迫不及待地看報道內容——
教育部、國家語委發(fā)布2010年度中國語言生活報告。報告中提到“學生漢語能力正在退化……需要引起關注”。一項對首都大學生漢語應用能力的測試顯示,不及格的學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測試結果不容樂觀。
看著看著,不禁聯想到,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小學生的“漢語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于是,一串串實際調查的數據,又一次跳到了眼前,真是有點“不寒而栗”……這時,再回眸《現代快報》右上方的照片。我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這位記者太高明了!把國人“話都不會說了”與小學生的朗讀課文直接聯系起來,形象、深刻,真是用心良苦!
出聲的朗讀,是口語表達的基礎,是“提高口才的基礎”,這是生活中眾所周知的常識,其重要價值和意義毋庸贅言。在這一點上,難道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都“健忘”了嗎?!
《國人‘話都不會說了》——給我們敲響警鐘!
誦讀(朗誦),是中華傳統語文教育的精華。它雖然“不是什么新東西”,但是,今天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它。學生今天的學習、成長和他們將來的工作、發(fā)展都離不開它,朗讀的多元價值和能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同志所認同。我們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就像“家常便飯”,天天要“吃”,讓學生把這種“家常便飯”“吃飽”“吃好”,本是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應有之義。
朗讀教學應該提高到應有的位置,輕視不得,忽視不得。否則,當我們的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連“話都不會說了”,我們不感到“于心有愧”嗎?!
二、 一線語文教師“訴說委屈”的啟發(fā)
一次難得的機會,參加某校語文課堂教學的專題研討會。圍繞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教學問題,大家紛紛發(fā)言:“課堂上給學生朗讀的機會太少了?!薄白寣W生站起來朗讀,老師根本聽不出問題所在?!薄皩W生朗讀有困難,老師應該示范一下。”……大家發(fā)言的過程中,主持人插話:“大家的意見很好??磥?,存在這些問題,主要是老師朗讀的基本功還很欠缺?!痹捯魟偮洌晃焕蠋熞蟀l(fā)言,他說:“大家的發(fā)言都很好。但聽了你們的意見,我心里感到怪委屈的?!敝鞒秩艘宦犝f“委屈”,有點詫異,問道:“那請你說說,為什么感到委屈?”“我有一個問題想不通:既然朗讀教學這么重要,那為什么我們在師范院校學習,什么《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回想整整四年時間,沒提到過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這一回事?再說,走上工作崗位,轉眼間好幾年了。市、區(qū)都有教師培訓機構,都有教研室,怎么沒有關于朗讀教學的專題培訓和教研活動呢?”話音剛落,立馬又補充了一句:“今天,你們說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真的,心里不是個滋味!”
這位老師發(fā)言的時候,我注意觀察在場的很多老師頻頻點頭,有的還悄悄地拍手。
聽著這位老師“訴說委屈”的肺腑之言,看著現場老師們的反應,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 當前語文課堂上忽視朗讀教學的情況的確非常嚴重。其直接的原因很明顯——教師朗讀素養(yǎng)的嚴重欠缺。許多調查表明:語文教師隊伍中,朗讀時“張不開口,發(fā)不出聲”的情況非常普遍,更談不上課堂上指導學生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所以,我們必須采取措施,有效提高語文教師朗讀素養(yǎng),落實《課標》中有關朗讀教學要求,這是關鍵。
2. “水有源,樹有根?!蔽覀冊僮穯栆幌拢盒纬烧Z文教師忽視朗讀、朗讀素養(yǎng)嚴重缺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層面的:它與上級教研部門、教師專業(yè)培訓部門、教育行政的相關部門,以及師范院校的教育都有關系。這些相關部門和單位都“脫不了干系”。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睆倪@個角度說,一線的語文教師的那種“委屈”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們認為:要想有效提升語文教師朗讀素養(yǎng),決不能“就事論事”,必須用系統思維的方法,共同關注,協同助力,“‘源‘流兼顧”“綜合施治”,方能收效。
三、 多方關注,協同助力,有效提升教師朗讀素養(yǎng)
1. 對學校一線語文教師和分管語文領導的建議
一線語文教師的朗讀素養(yǎng)如何,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我們要從自己情況出發(fā),認真“補”好朗讀這一課。根據部分學校的經驗,有這樣一些做法可參考:
(1) 學校提供有關朗讀教學方面的書籍,供教師自學。
(2)向名師請教:包括請有關專業(yè)同志進行培訓,觀看、聆聽名人的有關電子資料。
(3) 發(fā)揮團隊作用,互教互學。
(4) 學校適當舉行朗讀比賽活動。
(5) 提倡“‘開口備課,備課必備朗讀”,這種方法最可行、有效。
(6) 學校還要探索學生朗讀能力測評的方法,逐步形成制度,這是不容易忽視的一環(huán)。
(7) 學校要把提高語文教師朗讀素養(yǎng)納入語文教師隊伍建設計劃,作為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一項 重要措施,落實到位。
2. 對各級教學研究部門的希望
各級教研部門分管語文的教研員,直接面對基層學校,他們的工作至關重要。建議一段時期內對朗讀教學給予重點的關注,教研活動緊緊圍繞教材和教法這個重點,深入課堂調查研究,發(fā)現先進典型,找出普遍存在的共同性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教學觀摩活動,推廣成功的經驗,解決存在問題。
3. 對教師專業(yè)培訓單位的期待
為了加強教師專業(yè)的培訓,一般地說,省、市、區(qū)都設有專門的教師培訓機構。其任務很明確。這里要指出的是:小學語文是一個基礎性學科,語文是學習其他各門功課的基礎。教師培訓牽涉到的方面比較多,朗讀教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要作為重點,系統安排,分期、分批地進行培訓。培訓要列入教師專業(yè)考核內容,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有條件的單位,應該創(chuàng)編培訓教材,以便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4. 對教育行政部門相關單位的提議
(1) 招聘教師,要把朗讀能力列為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把好教師進口關”。如舉行招聘考試,除書面筆試,必須加面試和“動口”的朗讀能力的考試。
(2)平時到學校巡視、檢查、督導,調研、評估學校教學質量時,語文學科,除了書面動筆的檢測,必須有朗讀能力的測評。
5. 對師范院校的期望
師范院校的學生分配到學校,都直接擔任教學工作,一屆又一屆。他們的語文應用水平如何,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長遠地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們的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中國人的語言生活質量,關系到中華民族語言的純潔和健康發(fā)展,師范院校應該有這樣的遠見卓識,有這樣的擔當。
具體地說,師范院校的專業(yè)設置應該面向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實際,讓師范生能“學以致用”。要注重培養(yǎng)師范生語言的應用能力,強化相關的專業(yè)設置,以致于把像朗讀這種基本能力列為公共必修課內容,我們認為這都是必須的。
無疑,從“源頭”抓起,乃為“治本”之策,未來的教師就不會有上述的“委屈”之怨了。
說一千,道一萬。系統思維,多方關注,協同助力,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師朗讀素養(yǎng),落實《課標》中朗讀教學要求,乃當務之急。
警鐘響起了,思想認識到位了,多方關注,合作攻關,我們深信:當下課堂上忽視朗讀——這一潛在“危機”悄然蔓延的狀況,必能盡快得到改變。
(作者單位:南京市玄武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