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煥
摘 要 由于親情的疏離,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進行了初步的闡述:1.做好學校教育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2.對學生要有愛心、恒心、耐心,真心關愛留守兒童;3.積極建立家校聯(lián)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規(guī)化;4.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關鍵詞 留守兒童 心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0120-0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相對于城市,農村經濟發(fā)展則相對落后。為了更好的生活,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入城市,因此留守兒童也越來越多。由于親情的疏離,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一、做好學校教育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
在中小學校普及實行教職工結對幫扶或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制度,使學生真正把學校當做自己的家庭,使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知道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
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有序的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習慣。組織學生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鄉(xiāng)土文化引進課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建立和推行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把評價過程變成教育引導的過程,對學生產生約束力,實現(xiàn)由紀律和自律的轉變,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
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咨詢輔導站。特別是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問題,與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交流。及時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幫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二、對學生要有愛心、恒心、耐心,真心關愛留守兒童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有愛心、恒心、耐心,用平等態(tài)度與學生交流,決不教訓呵斥學生。而是對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xiàn)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
三、積極建立家校聯(lián)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規(guī)化
積極建立家校聯(lián)系。學校在學生入學時,應詳細記錄留守兒童家庭基本情況及父母的聯(lián)系方式。教師要多與外出學生家長電話溝通。在思想上去掉他們那種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的不正確的思想。使他們重視子女的教育,讓父母平時多對孩子進行電話教育。及時幫助他們,共同商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讓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環(huán)境下成長。各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也要滲透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我們應該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也要掌握心理教育的正確方法。通過講座、談心、引導孩子給家長寫信或寫日記等多種形式,對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xiàn)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及時化解留守兒童心理危機,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規(guī)化。
四、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經過對小學階段的“留守兒童”進行的調查,年齡多處在7—12歲之間。在這個階段,正是兒童成長過程的第二關鍵期,親子關系的正常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依戀關系是孩子身心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基礎,良好的依戀關系能夠滿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夠幫助孩子形成對社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顯示,16.2%的家長平均一周與孩子聯(lián)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聯(lián)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時的聯(lián)系,43.3%的很少聯(lián)系。
由此可見,相對于其他同齡兒童來說,“留守兒童”自年幼便遠離父母,缺乏頻繁的聯(lián)系,從而缺乏一種穩(wěn)定而和諧的親子關系。長期處在這種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中,極易表現(xiàn)出膽小、遲鈍、呆板、不與人交往、懷有敵對、破壞等不良的人格特點。這些不良的人格特點會直接影響到留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致使“留守兒童”往往在情緒上變得焦慮、悲痛、厭惡、怨恨、憂郁;在性格上變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關愛和呵護,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兒童大多處在小學階段,一般都是未滿13歲的少年兒童。這個階段,正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第二關鍵期,親子關系的正常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親子關系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相反,則阻礙其發(fā)展。為了“留守兒童”能夠像其他兒童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我認為,完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加強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搭建他們能夠見面的橋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陳少華,馬勇瓊.農村“留守兒童”心里問題探析[J].玉林師范學院報,2006.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