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類圖書的市場價值:需要還是不需要?之不需要
心理的對象是人,而非物。我們可以通過讀書:讀精益大師今井正明的《現(xiàn)場改善》去協(xié)調管理好人和事物流程的有效對接;讀財務、人力等實務圖書去對接日常工作中的事物;讀法律書去對接日常工作生活中對接的各種法律問題……相對于其他方向,人們可以讀到如何修補機器,如何修補管理漏洞,如何彌補金融傷害的很多書,那么讀心理學書是為了分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人是否是神經(jīng)病嗎?讀心理學的書就一定能讓人心理健康,社會和諧嗎?
引用西安心支點心理咨詢公司賀罡老師的一段話來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
以社會為己任,這或許該是工作的角度,卻不是心理學的角度。文化傳播的確可以救治,但其本身也是致病的原因。
比如今天,我們可以很理直氣壯地說網(wǎng)絡成癮是精神疾病,它把我們的孩子變成了另外的樣子,可向前推100多年,電燈的發(fā)明,使得整個人類的睡眠時間推遲了2個多小時,那么這種改變,是否算是對電燈的依賴和成癮呢?所有的父母,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愛孩子,自己小時候沒有機會多讀書的人,就總覺得應該讓孩子讀大學讀研究生,這又算不算作傷害,算不算作對讀書的依賴?
啃老,不過是因為社會保障體系的下降而不得不有的現(xiàn)象。如果不是靠單位分房,又有多少人能在現(xiàn)行的工資體系下買得起房呢?對比美國,我們賺得比人家少,付出的卻比人家更多。有數(shù)據(jù)顯示,現(xiàn)在年輕人離開父母,獨自租房的時間,也整體向后移置,這并非只是中國的問題,歐美也是一樣,這更不是簡單地心理治療能解決的。試問,心理治療能解決人的經(jīng)濟問題嗎?
閃婚、閃離,在社會行為上看起來是不好的,不過這也是孩子們?yōu)槲覀冊?jīng)提出的自由戀愛在埋單,既然可以自由,那為何不自由地更徹底呢?于是,我們在承受過社會責任和義務的壓抑之后,又給孩子們講責任和義務,這些不一樣在重復著中國人以前的、每頁書里都是斑斑血跡的歷史嗎?
我認為中國人不是關注心靈不夠,而是關注了太久了,剛剛因為窮而做出些商業(yè)行為,就又被過去的習慣性思維拉回去,在內心中譴責自己不義了。(這股子內心力量,倒是符合S.Freud說的死沖動的定義)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讀書很多的博士和一個很少讀書的農(nóng)民,誰患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會更大?統(tǒng)計學告訴我們,很不幸,答案是前者。
讀書,能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嗎?Sorry,我想,這個答案并不樂觀。
心理類圖書的市場價值:需要還是不需要?之需要
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新一代年輕人,他們正在成長,終將成為閱讀主力軍。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非常多的社會性變革:父母經(jīng)歷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的轉變,時間與收入的對等關系開始建立;電視取代伙伴玩耍成為童年最常陪伴孩子的伙伴;進入社會后,面對面的直接溝通和淳樸沉靜的書信往來變成手機、QQ、微信、電子郵件的免費、速聊溝通……
沉迷于游戲、試婚、閃婚、啃老的人在逐漸增加;小公主、小王子面對頃刻即至的壓力,選擇逃避甚至放棄。他們并非是生來懦弱(輕易放棄),或者天生無骨(依靠父母),而是沒有更多指導他們如何面對壓力,如何舒緩人生!他們需要這樣的書來學習,同樣心理輔導的需求也在增加。心理咨詢從業(yè)者也需要從書籍,從專業(yè)理論的學習和臨床工作中博采眾長才能做到不算偏頗。
越來越多的讀者選擇自行閱讀專業(yè)心理學書籍來解決日常心理困惑,大部頭的《社會心理學》《心理學的邀請》《心理學改變生活》等書成為讀者的必然選擇。而心理從業(yè)者也會選擇不斷閱讀以跟進最新的學術成果及新時代的案例更新,以跟上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
華章心理進入心理學圖書出版市場
雖然有部分讀者對于心理學方向圖書的市場需求的必然性有懷疑,但是從讀者需求、專家意見以及市場前景等多角度考慮,在經(jīng)過慎重的調研和籌備之后,機械工業(yè)出版社華章公司在2009年正式進入心理學圖書出版市場,創(chuàng)立品牌“華章心理”,產(chǎn)品涉及大眾、專業(yè)和教育三個板塊。
“華章心理”正式起步時,就得到了許多中國著名心理學家的支持。首次推出的“心理學系列譯叢”共約20余種,囊括了相關的心理學基礎課程和專題,大多在美國知名院校廣泛采用。作者均為國際著名心理學家,譯者也同樣來自中國心理學各個分支領域的知名教授和學科帶頭人。
華章公司還與國內開設心理學專業(yè)的高校進行合作。與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共同舉辦第一、二屆 “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通過學術交流來推動國內心理學的發(fā)展,并為今后進一步出版該方面的圖書積累了作者資源。2010年10月,華章公司和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共同發(fā)起首屆“心理學走進中國商學院”論壇。該論壇構建了一個跨學科交流對話的學術平臺,整合心理學、經(jīng)濟學和管理學等各專業(yè)領域與交叉領域的資源,得到了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后續(xù),華章公司也陸續(xù)主辦、協(xié)辦了多個國內大型心理學論壇,加速對心理學出版與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教育的融合。
2010年11月,經(jīng)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華章公司設立了心理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華章公司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所從事的科研項目不僅僅限于心理學領域,在全部88個一級學科,根據(jù)公司自身的情況,都可涉獵,華章將會在更高、更廣闊的平臺上大展宏圖。
目前此版塊發(fā)展迅猛,至今已經(jīng)出版了500種左右的心理學圖書,其中包括套系發(fā)貨近百萬冊的思維與腦套系,目前已經(jīng)出版了包括《學會提問》《如何高效學習》《如何高效閱讀》《批判性思維》等8本暢銷書。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也已累計發(fā)行超20萬冊。重需求+名家作者+輕營銷的鏈接,將華章心理品牌推送到了眾多讀者的面前。
華章心理進入市場的“文化道義”
出版,尤其是心理學圖書的出版,就像一把雙刃劍——出版人本意可能是好的,基于理論發(fā)展、學科應用以及讀者需求,引進版權,國內組稿,讓更多的讀者能夠讀到更多的圖書,從根本割斷束縛讀者心靈的繩子??墒侨绻执缯莆詹缓?,如此好意又會很容易成為割傷人的利器,作為出版人,出版人應關注出版背后的社會效應,嚴守出口。
以下幾個結合可以供同業(yè)參考:
1、經(jīng)典圖書與專業(yè)理論相結合:經(jīng)典圖書歷經(jīng)時間與無數(shù)讀者的考驗,是經(jīng)過沉瀝之后的“黃金”,而專業(yè)理論在各個學科的發(fā)展中,都有非常深遠的意義,是學科發(fā)展的骨架,二者的結合能夠保障圖書出版中專業(yè)性的不偏差。華章心理目前重推的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代表作《當尼采哭泣》可為代表。這本經(jīng)典的心理學圖書歷久彌新,不斷被各種榜單推薦。
2、出版與學科的緊密結合:華章心理主辦、協(xié)辦了多個國內大型心理學論壇,加速對心理學出版與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教育的融合,將華章心理與國內的頂級心理學教研機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為后續(xù)的選題方向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同時,由于心理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開設與發(fā)展,對華章心理提供了堅實的學術支持。同時,華章心理也通過經(jīng)典專業(yè)書籍的引進、翻譯,與國內的頂級專家建立了互動聯(lián)系,保持與學科的緊密聯(lián)系。
3、出版人與讀者的緊密結合:微營銷模式下的公眾號運營、微博與郵件,將編讀雙方緊密結合,第一時間了解讀者反饋,隨時修正修訂,保障出版價值。華章心理運營有幸福的方法、華章心理等微信公眾號,與華章心理微博一起,成為編讀互動、版本校訂、以及閱讀心得分享的便捷平臺。
4、專業(yè)與輕閱讀結合:在品類結構上,將專業(yè)書與大眾閱讀圖書相結合,通過專業(yè)書建立學術權威性,而通過大眾閱讀圖書建立學術擴展性。從不同角度滿足讀者需求。
愿所有出版人同守道義,共展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