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予
蘇軾說,我的才與術(shù),不過是人間一味愚。
若愚,是為大智:心中蒼蒼乾坤,博大精深,卻設(shè)計(jì)出一副愚拙,不顯山不露水,低調(diào)為人,是韜光養(yǎng)晦之計(jì)!
再一層,化愚:人在人間,也有風(fēng)雨也有晴。待回首,無所謂風(fēng)雨,亦無所謂晴好。慈悲為懷,心無掛礙。無量悲欣,俱往矣!此時,心境更深!
敏而捷,遲而鈍,哪個更好?
有些人,只愿來往對的人,寧缺,甘心孤獨(dú),絕無妥協(xié)。太清醒,反而不快樂。所以諺語這樣勸女人:傻一點(diǎn),有福氣!
有些人,頂會讀人的眉目,你不開口,他已為你周全;也是這樣的人,你一沉默,她已胡思亂想。共事,尚可愉快;談情,焉知禍福!
愚,把悲喜都看得輕輕小小的,不過喜,也不過悲,少知少覺,且讓一步,寧退一步,也不爭一步。人于逆境,這樣的鈍力便成了良方良藥。暴風(fēng)雨且來,且風(fēng)輕云淡!
如此,愚鈍,并不輸聰敏。
生活,就是日常。肉身凡胎,柴米人生;相識相處,知人愛人,諸事遂愿,難于上青天。與其機(jī)關(guān)算盡,累在其中,不如百無禁忌,樂在其中。
有人說,對自己要求越高,越不快樂,得過且過的反而生存得肥肥白白。人生,有很多真相,比如情少長情,心少赤心,只有權(quán)是永恒的權(quán),利是永久的利,越得知,越傷痛。
作家大多不快樂,就是要撕開這樣的真相給人看,見血見骨。有見未必有識,有識未必能釋,倒不如少做思慮,讓快樂來得簡單直白:無事掛懷,心中輕便。
人,若一開始就相信尋常煙火的日子,安分守己,大可做個“愚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誰的君臨天下不是誰的埋骨他鄉(xiāng)?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誰的太平盛世不是誰的一生動亂?
如有意,慕娉婷,誰的一往情深不是誰的一廂情愿?
人到多情情轉(zhuǎn)薄,誰的新歡不是誰的舊愛?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誰的海誓山盟不是誰的海市蜃樓?
原來我非不快樂,誰的快樂不是誰的荒涼?
人之所欲,不求得緊,不棄得快。存一些懶疏之意,得之失之,皆心安。像一位侍田的漢,一袋煙,半壺酒,收也憑天,荒也憑天。誰的此生流離,誰的現(xiàn)世安穩(wěn),不是人間?
誰比誰愚鈍,誰比誰快樂!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