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摘要:近年來,素質教育改革在我國教育領域得到大力倡導,其作為基礎設施教育建設中的一次深刻變革,是時代開放式教育的代表,受到普遍教育界人士的贊賞。在小學語文教育課程中實現(xiàn)素質教育,不僅可以有效發(fā)展小學生各個方面綜合能力,還能快速增長其人文素養(yǎng)。本文將從素質教育基本內涵進行切入,詳細分析素質教育對于小學生語文教學的意義所在,具體概述素質教育是如何在小學生語文中得以實施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0-0246-02
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教育體制改革也在進一步得到推行,素質教育在教育體制中的地位得到不斷提升,并時時推進校園體制的改革和發(fā)展。教育被看作是國家的根本所在,小學教育是我國的基礎性教育,而小學語文中的素質教育直接影響到我國基礎性教育的有序發(fā)展。在某種意義上,開放孩子天性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保持天性,素質教育正遵循這一軌跡快速發(fā)展。針對教育模式著手,大的方面即教學方針、綱領開始,小的方面即教學理念展開,對學生進行良性誘導,針對素質教育實質出發(fā),從根本上避開傳統(tǒng)教育的種種弊端。
一、素質教育簡要概述
1.素質教育基本內涵。素質教育即指為提高受教育者全方位素養(yǎng)作為基礎目標的一種教育模式。素質教育將重點放在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能力培養(yǎng)、個性培養(yǎng)以及身心健康等方方面面,從而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更好地在生活中學會創(chuàng)造。因此,從素質教育中的本質問題來看,其實質是以增強國民素質為標準的教育模式。
2.素質教育、應試教育對比分析。與應試教育相對應的教育模式即為素質教育,其二者是存在一定差異性的,可以從三方面得到體現(xiàn):第一,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公民整體素質的一種教育模式,而應試教育則是以提高學生成績?yōu)槟康牡囊环N教育模式。第二,素質教育放眼全體學生,不論成績優(yōu)異與否,其寄希望于現(xiàn)在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將來的良好公民、對社會有用的人。應試教育的重點放在了少數(shù)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身上,旨在培養(yǎng)智能型人才。第三,素質教育鼓勵學生積極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只要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模式都可以嘗試,相對而言,應試教育依考試成績而發(fā)生變化,將考試成績作為教學重點,認為成績好代表一切。
二、怎樣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
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育中,素質教育已然得到普遍認可。然而,依然有部分教育人士對素質教育沒有清醒的認識,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已深入人心,種種情況導致了素質教育進程十分緩慢。因此,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最應該做的就是轉變教育理念,從自身開始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在學生、家長中加強素質教育的宣傳力度。例如,可以在學校專欄或者是社區(qū)群眾中印發(fā)素質教育宣傳單頁,加強人們小學素質教育觀念,為國家素質教育的大力發(fā)展提供優(yōu)越的條件。具體而言,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實施應具體從以下方面進行:
1.小學語文人文素養(yǎng)的栽培。在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是其立足的根本所在。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學生學習上繁重的負擔,然而卻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教學任務中,重在栽培學生人文素養(yǎng),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自行接受知識,具體表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到的類似內容。例如,在《晨讀》中就描述過三個學生如何利用清晨時分進行晨讀的故事,學生通過對這一文章的學習和了解,可以幫助其了解時光飛逝,一寸光陰一寸金,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應如何珍惜時間,在有效時間內學習知識,增長見識;《雷鋒日記二則》提到過“釘子”精神,是想告訴學生應善于利用時間,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想擠,總還是有的。小學生通過這些范圍的學習,從中歸納總結生活中的道理,反復閱讀,則能使其更好地進行自我學習,不死讀書,學會活學活用,切實掌握生活中的自學方法。
2.小學語文道德素養(yǎng)的栽培。站在某種立場上,針對小學生道德的教育遠比人文教育要來得重要。身肩小學語文教育的責任,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應著重培養(yǎng)小學生道德教育,將其深入滲透在道德教育中,全方位提高小學生道德教育。相對而言,關于中華道德傳統(tǒng)美德的文章對小學生道德培養(yǎng)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作為學生教育模范,應大力推薦學生進行閱讀。
對于小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應切實從知、情、行三方面進行分析。第一,“知”即對學生進行說理式教育,使得學生可以了解到公眾認可的道德準則有哪些,只有深入了解基本的道德標準,才能幫助學生獲悉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樣的事情我們應該做,什么樣的事情我們堅決不做,同樣一件事情,為什么應該這樣做而不能那樣做。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海豚救人》,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帶動學生深入探尋人與動物間的親密關系,我們應切實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然而,怎樣保護動物?為此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有意義的行動?這些應讓學生進行自由探討。第二,“情”旨在培育學生道德上的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完成好的行為習慣后,能從內心感受到喜悅、興奮并且滿意。而對于做出的不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表現(xiàn)出厭煩、悲憤的情緒。例如,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狼牙上五壯士》,語文教師以愛國主義精神作為起點,幫助學生深入感受狼牙上五壯士誓死愛國的高尚情懷。第三,“行”即讓學生通過學習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付諸行動,對于違背道德規(guī)范的事情堅決不觸及,堅守做好事、做好人的道德標準。
3.小學語文心理素質的栽培。作為一個積極健康的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應著重注意其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極引導學生心理教育,著力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壓能力。在小學生語文教育中,教師應積極幫助學生感悟挫折,增強學生抵抗壓力的能力,促使其在今后的人生中能夠迎難而上。例如,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愛迪生》,愛迪生通過不懈努力,反復試驗,在多次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終于得到了“成功之母”的垂青。促使小學生在這一文章的學習中,了解如何在挫折與困難來臨的時候,積極勇敢地面對。參與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考試或者是生活上受到挫敗之后,依然能抱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在生活不如意的時候,用堅強的意志勇敢前行。
三、素質教育中小學語文教育的意義所在
素質教育的實質內容是,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的過程中,重視的不僅僅是分數(shù),更應該看中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學生自身學習能力、認知能力以及社會生活能力等,避開傳統(tǒng)高分制教育模式。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放棄課堂是唯一教學場地的古板觀念,從生活、思想、行為中對孩子進行有利引導,全方位培育孩子基本素質,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綜合指標。
1.在生活中學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體悟,其實質是對學生學習分析能力的栽培。事實上,很多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甚至連生活中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對于這方面的知識是很缺乏的。在當今社會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中,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出生開始都是天之驕子,被家人寵著溺著,根本無從接觸到生活常識。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不僅改變了其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且還滋生了孩子嬌生慣養(yǎng)的行為習慣,使其在日后的生活中養(yǎng)成了驕縱的性格。小學語文教育有利于學生品性的培養(yǎng),能給學生機會進行認知培養(yǎng)。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針對課本中克己盡孝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用最為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回憶生活偏差,要求學生在回家以后,對于之前不好的行為進行糾正,推動學生端正思想。因此,應將教育融于生活,在教育中輔助學生感受生活體悟。
2.在思想上學習。就當前的國情來看,我們慶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然而也許也因為這樣,很多學生沒有經(jīng)受過艱難困苦,無法感受到國家大義,在思想上沒有對和平來之不易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因此,在自身品行上,無法做到知錯就改,這也是廣大家長頭疼的問題。在小學語文的素質教育中,充分發(fā)揮課本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向優(yōu)秀人物看齊,從而推進到學生的日常行為。
3.感悟責任。在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中,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不止要做到知識的培養(yǎng),還應教育學生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現(xiàn)在很多家長反映,學生沒有責任感,從來沒有主動承擔責任的勇氣,自己又無從下手進行矯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在授課過程中,融入社會責任的體悟。例如,對于“董存瑞”這一英雄模范,教師可以以當時時代作為背景,幫助學生分析“董存瑞”炸碉堡的歷史原因,促進學生思考,如果是自己,面對同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國家大義和個人安危該如何取舍,在栽培學生愛國情懷的基礎上,升華學生思想境界。
教書是老師的職責所在,教育學生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是教師的本質任務所在。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展現(xiàn)其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責任感,結合素質教育改革潮流的到來,大力推動小學生語文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可以從實際意義上做到幫助學生合理、有效地提高其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丁蘇靈.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6).
[2]劉小霞.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2).
[3]王申有.小學語文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青春歲月,2013,(19).
[4]馬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19).
[5]柯正全.淺談小學語文教育中如何開展素質教育[J].課外閱讀(中旬),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