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峰 任峻
摘要:與傳統(tǒng)面試相比結構化面試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和社會公認度,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面試測評技術,在高校干部選拔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介紹了結構化面試的內涵,對該校運用結構化面試選拔干部進行了介紹和分析,通過實踐說明,結構化面試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面試存在的缺陷,滿足新時期高校干部選任工作的要求。
關鍵詞:結構化面試;高校干部;選拔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0-0038-02
一、結構化面試內涵
面試是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最常用的測試手段,是一種有效的甄選工具。當前公開選拔領導干部面試的方法主要有結構化面試、情景模擬、無領導小組討論等,其中結構化面試是最主要、使用最多的方法。
結構化面試實施過程中標準化程度較高,《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中對其定義為:按照特定崗位的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題目、評分標準和評價辦法,采取考官小組與應考者面對面的語言交流方式,對考生進行評價的方法。其最大的特點是報考相同崗位的考生應試流程、題目、評價標準、評價人員都是相同的,具體表現為:
第一,面試流程結構化。即面試流程都按既定程序逐步展開,如對每個考試的考場指令、面試時間、面試試題順序等都是相同的,保證了所有考試在幾乎完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面試。
第二,測評要素結構化。根據選任職位,確定不同的測評要素。競聘同一職位人員測評的是同一組試題,同時每一試題均給出測評要素和答題要點,以供考官評分時參考。
第三,打分方法結構化。考官根據考生回答每個問題答題要素,按照評分標準打分。評分標準和評分方法均等均進行規(guī)范設定,以體現考試的公平與客觀。
第四,考官構成結構化。結構化面試一般有7~9名考官組成評委組,根據擬任職務的需求按職務、專業(yè)乃至性別、年齡等因素,按特定比例配置,其中有一名主考官,由他把握面試進程并進行主要提問。
總之,結構化面試試題、程序和評委相對固定,評價標準相對統(tǒng)一,測試局面易于控制,具有準確性和可靠性較高等優(yōu)點。
二、結構化面試流程
1.制定結構化面試工作方案。面試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面試工作方案,確保面試工作的規(guī)范、有序進行。主要內容包括組織領導、時間安排、考場安排、結構化面試具體方法和相關要求。
2.確定測評要素?;趧偃瘟碚摷氨侥P停瑫r根據崗位級別、崗位性質等綜合考慮確定不同的測評要素。處級干部注重測評綜合分析、應變、組織協(xié)調等方面的能力,科級干部重點測評計劃性和執(zhí)行能力;黨政管理干部和業(yè)務管理干部根據工作性質、專業(yè)的不同制定側重點不同的評價要素。
3.編制面試試題??紤]到保密因素,我校結構化面試試題交由外校專家編制,面試當天在考場現場拆封。但要求命題專家圍繞目標崗位、確定的測評要素來命題,同時注意命題的難度和區(qū)分度。
4.選調面試評委。評委一般由崗位主管校領導、組織人事部門領導和有關專家等組成,根據結構化面試和崗位的特點以及評委結構化配置原則,每組設置11~13為評委。為確保面試公平公正,建立評委庫,隨機抽調。
5.培訓面試評委。面試開始前針對結構化面試的特點、流程等對評委進行集中培訓,使評委們熟悉面試的崗位特點、目標要求,掌握面試的內容、方法、操作要領和評分標準。最大程度減少因最初印象傾向、負面印象加重傾向、缺乏職位相關知識、應考者順序、對比效應、非語言行為等原因造成的面試偏差。
6.實施好面試規(guī)程。一是精心安排面試環(huán)境。合理安排面試室、候考室以及面試結束離開考場線路,確保評委與考生的信息隔離、試題信息與考生的隔離。二是合理配備工作人員。抽調各方面素質好的人員擔任計分員、監(jiān)督員、候考室管理員、聯(lián)絡員等,并提前做好相應的培訓工作。
三、結構化面試特點
與結構化面試相比,傳統(tǒng)的面試各環(huán)節(jié)沒有進行標準化考慮,特別是對于評委,他們的知識結構、能力素養(yǎng)、個人經驗等因素對評分影響很大,很多評委根據個人意志打分,很難客觀、科學、公平、地評價考生,這樣遴選出來的干部與崗位目標匹配性不強,不利于高校干部隊伍建設。通過實踐,我們認為與傳統(tǒng)經驗型面試相比結構化面試有以下幾方面的優(yōu)點。
第一,面試結果與崗位匹配度較高。結構化面試題目是在系統(tǒng)的工作分析基礎上由專家根據崗位級別、崗位性質并在對目標崗位進行科學分析基礎上確定的。試題一般與競聘崗位結合度較強。因此結構化面試相更能有效幫助評委獲得有關考生能力素養(yǎng)、經驗經歷等相關信息,準確判斷該考生對目標職位的勝任度。
第二,公平性較強。結構化面試的程序、題目、評分標準和評委均相同,這樣所有應考者在幾乎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面試,為面試的公平和公正奠定了基礎。
第三,評價標準統(tǒng)一。結構化面試前要確定每個題目的測評要素,并明確各測評要素之間的主次關系。對于每個測評要素還要有嚴格的操作定義和面試中的觀察要點。這樣評價標準是明確、規(guī)范和可操作的,考官對考生的評價標準是統(tǒng)一的。
第四,可信度較高。結構化面試評委都經過崗前培訓的,對評分標準和評分的技巧都比較了解,能較客觀地評價考生。
四、完善結構化面試的建議
結構化面試作為一種測評工具在很多方面具有優(yōu)勢,但是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實施過程中還有些環(huán)節(jié)需要不斷完善。
1.進一步明確測評要素的針對性。命題應根據具體職位、職務的需求,科學設計測評要素結構和權重,重點考察考生勝任工作崗位的能力,達到選任人員與職務最大程度匹配。實際操作中,由于聘請校外專家命題,這些專家對我校實際情況和部分崗位了解不深,出題時從共性角度出發(fā),部分命題缺乏針對性。
2.建立評委庫,加強評委培訓。本次評委培訓在面試開始前一小時進行,培訓內容為目標崗位特點、要求,結構化面試的特點、流程和評分標準。由于培訓較為倉促,而評委為臨時聘請校內領導、專家,非人才測評方面的專家,缺乏對面試測評技術和競聘崗位的深入了解,造成打分時隨意度增加。
今后我們可以選擇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公道正派、責任感強、熟悉高校教育教學規(guī)律,有較寬知識面和豐富處理問題經歷的同志建立評委庫。針對不同崗位選擇組織人事部門人員、用人部門人員、專家顧問等組成評委組。對評委要進行面試政策、知識、技能和心理等方面的業(yè)務培訓。組織人事部門人員負責考察工作學習經歷、動機等事項,用人部門負責考察技能、知識和工作經驗等,專家顧問負責考察特殊項目。不斷提高評委的評判能力和水平,提高面試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拓寬結構化面試測評模式。通過對我校兩次結構化面試結果分析,高分者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有機關工作經歷,能夠全面考慮問題,處理問題經驗豐富;(2)學歷較高,專業(yè)知識牢固扎實;(3)年齡相對年輕,語言表達能力強,應試能力相對較強。低分者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對考試過于看重,情緒緊張,導致臨場發(fā)揮失常;(2)欠缺專業(yè)訓練,應試能力相對較弱;(3)學歷較高,年齡較小,無太多工作經驗。
結構化面試測量范圍有限,無法測量到所有的要素。會出現“高分低能、低分高能,工作繁忙經驗豐富的考不過、工作輕松的考試型干部”等現象。因此有必要靈活掌握結構化面試的模式,遇到特殊情況稍加變通,深入了解應試者實際能力素質。同時還要對評委就提問技巧、提供支持、傾聽技巧等方面進行專題培訓,通過培訓提高面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誤差和偏見出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加強任用后考核和管理。結構化面試選任干部一般年紀較輕,學歷層次較高,但工作經驗相對缺乏,組織上應該加強指導,為他們營造有利于干事創(chuàng)業(yè)氛圍,同時也要加強監(jiān)督和管理。一是嚴格執(zhí)行試用期考核制度。對確實不能勝任工作的要及時進行調整或延長試用期;對能力較差、素質較差的應降職使用,確實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二是建立任用回訪制度,通過到工作單位訪談、實地調研等方法,了解他們思想狀態(tài)、履職情況、面臨實際問題和困難,切實解決問題,及時調整培養(yǎng)方案。
總之,結構化面試更可以準確地評估和預測競聘者的業(yè)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有效地減少評價誤差,增加面試的可信度和準確度,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地選拔任用干部。
參考文獻:
[1]邵錦平.高校結構化面試效度的影響因素及提升路徑[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3,(4):27-30.
[2]邵錦平.論結構化面試在高校干部選拔中的應用[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3(2):8-10.
[3]桂德權,胡冰水,唐蔚蔚,等.我院管理實習生結構化面試的信度與效度分析[J].中國醫(yī)院,2013,17(7):66-68.
[4]魏璇.事業(yè)單位結構化面試優(yōu)化策略[J].職業(yè),2013,25(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