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玲 林華明 麥大海 黎昌國
調(diào)強放射治療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同期化療治療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臨床療效
陸小玲 林華明 麥大海 黎昌國
目的 探討調(diào)強放射治療(IMRT)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單藥口服化療治療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替吉奧聯(lián)合放療組(40例,試驗組)和單放組(40例,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放療,試驗組患者采用IMRT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化療,并給予對癥支持治療。治療前后患者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腹部B型超聲等檢查,以評價療效,包括生存時間和生存率、不良反應。結(jié)果 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0%,對照放組總有效率為 6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7,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13.1±0.8)個月和(10.3±0.5)個月;1年局部控制率分別為(55.7±2.4)%和(49.1±2.5)%,1年總生存率分別為(54±7)%和(43±6)%,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試驗組患者骨髓抑制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較對照組稍增加,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議(P>0.05),且經(jīng)處理后均能順利完成治療。結(jié)論 IMRT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單藥口服化療治療老年食管癌患者,安全、方便、不良反應低、耐受性好、近期療效好。
替吉奧;調(diào)強放射治療;食管癌;老年
我國是食管癌高發(fā)國家,確診時約20%為老年患者。老年食管癌患者伴隨多種內(nèi)科疾病,且部分患者處于疾病晚期,錯失手術時機。同期放化療是治療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方案,可抑制腫瘤細胞擴散轉(zhuǎn)移。但對于老年食管癌患者,以傳統(tǒng)的 FP(氟尿嘧啶+順鉑)方案為基礎的同期放化療不良反應多,而制約著治療的實施。為此,本研究基于調(diào)強放射治療(IMRT)技術基礎上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同期化療治療老年性食管癌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 2012年 8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80例),入選標準:①經(jīng)病理檢查結(jié)果證實;②首次放療;③預計生存周期超過6個月;④年齡60~80歲;⑤疾病中晚期無法手術或拒絕手術的患者;⑥卡氏評分≥70分。本組80例患者中,男51例,女29例,年齡69~79歲,平均(74.1±1.3)歲;腫瘤位置:14例上段,55例例中段,11例下段。采用數(shù)字隨機表將患者分為單放組(40例對照組)和替吉奧聯(lián)合放療組(40例試驗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放射治療:放射源采用醫(yī)柯達6 mV直線加速器-X線;患者取仰臥位,真空袋或體膜固定;放射設計:CT模擬機定位設計, IMRT技術;靶區(qū)定義:大體腫瘤體積(GTV)包括原發(fā)食管腫瘤和轉(zhuǎn)移淋巴結(jié),亞臨床病灶(食管腫瘤上下3 cm正常食管)及相應食管旁淋巴引流區(qū),計劃靶體積(PTV)在臨床靶體積(CTV)基礎上外擴6 mm;放射劑量:處方劑量為DT60Gy/30次。放射治療計劃主要通過體積劑量直方圖(DVH)進行評估,全肺受到照射劑量為20 Gy的體積比20<25%,平均<17Gy,全肺受到照射劑量為30Gy的體積比30<20%,脊髓1%體積劑量<40Gy。
1.2.2 試驗組 放射治療與對照組患者方法相同,并加用替吉奧膠囊治療,口服,每天80 mg/m2,早晚用藥,連續(xù)服用14 d為1個周期,后間隔7 d,持續(xù)3個周期后評估患者療效?;熎陂g合并嘔吐患者,采用鎮(zhèn)吐藥物治療;合并骨髓抑制患者,采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療?;熐昂笮醒R?guī)、心電圖、肝功能檢測。
1.3 療效及不良反應評價 化療3個周期后觀察兩組患者近期療效,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實體瘤療效評定標準為標準,包括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ND)、進展(PD),總有效率(%)=(CR例數(shù)+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記錄患者1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生存時間。生存時間:放療開始至末次隨訪或病死;局部控制率:X線片檢查結(jié)果顯示,食管無腫瘤,黏膜完整,治療后殘余腫瘤穩(wěn)定或縮小,且維持2個月以上;記錄化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CTC 3.0急性毒性反應評價為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輸入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近期療效 試驗組患者近期總有效率為85.0%,對照組患者近期總有效率6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2.2 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比較 試驗組與對照組中位生存時間、1年局部控制率、1年總生存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局部控制率及生存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局部控制率及生存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1年局部控制率(%) 1年總生存率(%)中位生存時間(月)對照組 40 49.1±2.5 43±6 10.3±0.5試驗組 40 55.7±2.4 54±7 13.1±0.8 t值 12.05 7.12 20.11 P值 <0.005 <0.005 <0.005
2.3 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均伴隨輕度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血小板減少、貧血、體質(zhì)量下降等化療不良反應,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對癥治療后不良反應均明顯緩解,未對治療造成影響,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老年食管癌患者入院時伴隨多種內(nèi)科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且部分患者入院后疾病處于中晚期,已錯失最佳的手術時期。放射治療是臨床無法手術治療食管癌患者的常用方案,但單純放療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相對較低。研究表明,老年食管癌患者行單純放療時,耐受劑量較低,不能有效控制局部病變,5年生存率僅為 8%~16%[1]。IMRT是在適形放療基礎上發(fā)展的新技術,不同于傳統(tǒng)放療,該技術可減少危及器官和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的受照劑量,不僅提高了PTV靶區(qū)的受照劑量,還能降低放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IMRT可對腫瘤高發(fā)區(qū)域?qū)崿F(xiàn)安全劑量,增強腫瘤靶區(qū)域的照射劑量,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轉(zhuǎn)移。因此,與縮野技術相比,IMRT的適形度更好。Nutting等[2]以5例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不同視野角度的IMRT和3D-CRT計劃放療,發(fā)現(xiàn)采用常規(guī)入射角度(前后對穿野和兩個后斜野)的IMRT計劃可獲得更好的PTV靶區(qū)均勻性,同時可降低肺的受照劑量。該項研究,亦對IMRT及3D-CRT計劃進行了比較,IMRT可以改善PTV劑量的均勻性。IMRT增加了肺的小劑量受照體積,但隨訪發(fā)現(xiàn)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后遺癥。還有研究表明,IMRT能使腫瘤組織得到更精確的放療,減少了正常組織的受照劑量,然而行單獨IMRT治療期間,5年生存率無明顯升高的趨勢[3]。有學者認為,腫瘤微環(huán)境處于缺氧狀態(tài)對放射的敏感性相對較低[4]。同時,部分老年食管癌患者入院后處于疾病中晚期,可能伴隨病灶轉(zhuǎn)移,僅行局部放療無法有效抑制疾病發(fā)展。因此,IMRT技術聯(lián)合同期放療是提高食管癌5年生存率的有效途徑。FP方案為基礎的同步放化療,為食管癌患者常見的放化療方案,但治療期間患者可能伴隨多種不良反應,降低其對化療方案的耐受性。因此,臨床應探討高效低毒的化療方案,以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分離周期中,腫瘤細胞處于不同時相對放射的敏感性也存在明顯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 M>G2>G1>S,其中 S期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性較低,直接影響放療效果。氟尿嘧啶屬于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可作用于S期細胞,提高其對放射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細胞活性。但氟尿嘧啶的代謝周期相對較短,需持續(xù)給藥治療,可能誘發(fā)靜脈炎、血性腹瀉等并發(fā)癥。
替吉奧(S-1)屬于氟尿嘧啶類抗癌藥物,主要由替加氟、吉莫斯特和奧替拉西鉀組成,治療期間可在吉莫斯特和奧替拉西鉀的調(diào)節(jié)下提高抗腫瘤作用,且化療期間腹瀉、排血便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對化療方案的耐受性。與氟尿嘧啶相比,S-1經(jīng)口服用藥,可預防靜脈炎,有利于提高用藥依從性。同時,S-1的半衰期長,血藥濃度相對較高,在放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隨著臨床對S-1聯(lián)合抗腫瘤機制的深入研究,Takagi等[5]對 HeLa、M059、經(jīng)吉莫斯特處理后的腫瘤細胞進行照射,發(fā)現(xiàn)吉莫斯特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
DNA重組,降低其活性,由此推測吉莫斯特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的DNA修復路徑,可達到提高放療效果的目的。動物實驗研究表明,吉莫斯特可通過降低細胞DNA的修復作用,提高放療敏感性。還有研究表明,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參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發(fā)展、增殖等,且與腫瘤的局部控制和無進展生存時間呈負相關性,即HIF-1α表達越高,腫瘤局部控制率越低,無進展生存時間越短[6-7]。Zeng等[8]在S-1聯(lián)合放療對非小細胞肺癌細胞H441影響中發(fā)現(xiàn),S-1可抑制輻射誘發(fā)的HIF-1,降低內(nèi)皮細胞的活性,在單獨放療療效不佳局部晚期癌癥患者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中位生存時間、1年局部控制率、1年總生存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中,放射性食管炎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可能與老年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受損有關。
總之,IMRT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單藥口服化療治療老年食管癌患者,安全、方便、不良反應少、耐受性好、近期療效好。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樣本數(shù)量少、未統(tǒng)計患者5年生存率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了解IMRT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單藥口服化療的遠期療效。
[1]吳冬梅,劉冠軍.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放療及根治性放療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1(14):3871-3873.
[2]Nutting CM,Bedford JL,Cosgrove VP,et al.A comparison of conformal and intensity-modulated techniques for oesophageal radiotherapy[J].Radiother Oncol,2001,61(2):157-163.
[3]Carmeliet P,Jain PK.Angiogenesis in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J]. Nature,2000,407(6801):249-257.
[4]蔣俊,權循鳳,洪浩,等.頸及胸上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調(diào)強放療的劑量學研究[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9(3):392-394.
[5]Takagi M,Sakata K,Someya M,et al.Gimeracil sensitizes cells to radiation via inhibition o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J].Radiother Oncol,2010,96(2):259-266.
[6]Ogawa K,Chiba I,Morioka T,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F-1alpha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reated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J].Anticancer Res,2011,31(6):2351-2359.
[7]Hiroshi Harada,Masahiro Hiraoka.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in tumor radioresistance[J].Current signal transduction therapy,2010, 5(3):188-196.
[8]Zeng L,Ou G,Itasaka S,et al.TS-1 enhances th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bysuppressing radiation-induced hypoxia-induciblefactor-1 activation and inducing endothelial cellapoptosis[J].Cancer Sci,2008, 99(11):2327-2335.
R735.1
A
1673-5846(2015)07-0051-03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yī)院腫瘤一科,廣東茂名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