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虹林
作文的語言就像文章的外衣,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載體。一篇流傳千古的文章必然是文字優(yōu)美,字字珠璣,就像《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蘭亭集〉序》等名篇。那么一篇得高分的中考作文,也必然是語言暢達優(yōu)美,用語精妙創(chuàng)新。所以中考作文成敗的關(guān)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作文用語。一個好的用詞,一個美妙的句子都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尤其在作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打造一兩個優(yōu)美的句子或個性化的語言,更會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想不得高分都不易。下面我就簡單地介紹幾種讓中考作文語言亮麗生輝的方法,希望能給大家以幫助:
一、準確用詞法
用詞準確,是新《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學生寫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很難達到的要求。因為要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文字展現(xiàn)出來,這是需要轉(zhuǎn)化的。你要把自己的見聞感受,運用相對應(yīng)的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其實并不那么容易。我們必須要有豐厚的積累,在中考作文時才能從自己的詞庫里任意調(diào)遣,為我所用。準確的用詞,不僅能把你筆下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觀點看法準確地傳達出去,而且有助于活化形象、彰顯情感、深刻思想。優(yōu)秀的中考作文,大凡都具有這樣的特性。
片段示例:說完,目光又投向了那掛像綠色瀑布一樣的爬山虎。談笑間,它似乎又向前躥了一截。那姿態(tài)是那么昂揚,那形象是那么富有生機,縱然前路是那么灰暗,縱然天空是那么遙遠,縱然還有烈日的烘烤,但它還是以它固有的姿態(tài)前行著:以細弱的根須抓牢粗糙的墻壁,以翠綠的葉片裝點灰暗的天空,以堅持不懈的姿態(tài)執(zhí)著向上,開辟屬于自己的一片廣闊天空——明媚了無數(shù)人的眼睛,釋放了無盡的氧氣,卻吸收了數(shù)不清的塵埃和二氧化碳,還用自己柔嫩的臂膀遮擋了烈日的暴曬和風雨的侵蝕。(摘自2014年襄陽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以爬山虎的姿態(tài)前行》)
運用點撥:該段運用了很多準確的動詞,如“躥”“烘烤”“抓牢”“裝點”“開辟”“釋放”“吸收”“遮擋”。并且還把形容詞“明媚”活化為動詞,不僅展現(xiàn)了爬山虎的形象,而且表現(xiàn)了爬山虎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和人們對爬山虎的喜愛之情。另外,本文段還運用了很多準確貼切的形容詞,如“昂揚”“灰暗”“遙遠”“細弱”“翠綠”“廣闊”“柔嫩”等,生動地展現(xiàn)了爬山虎的形象和所處的環(huán)境,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片段示例:一甩飄逸的衣袖,風吹起略帶酒氣的頭發(fā),腳下走著憤怒與不平的路,身后刮起肆虐的風。金黃了他的堅定執(zhí)著,燦爛了一江云水,點點帆舟,正乘風破浪。(摘自2014年德州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轉(zhuǎn)身》)
運用點撥:這段文字因為準確的用詞,使文字顯得很有靈氣,也很有張力。不僅是形容詞的準確運用,比如“飄逸”“憤怒與不平”“肆虐”,還活用了“金黃”和“燦爛”,把形容詞化為了動詞,既表現(xiàn)了色彩,又顯現(xiàn)了神采。再則,這段文字量詞的準確運用也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如“一江云水”的“江”,“點點帆舟”的“點點”?!敖北砻髟扑剖?,“點點”表明帆舟渺小且多,對比鮮明,形象凸顯,使文字顯得很有詩意。
二、妙用修辭法
中考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妙用修辭是必須的,這不僅能顯現(xiàn)考生的文字功底,而且也能顯現(xiàn)考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這是新《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夠創(chuàng)意表達的一個基本要求。
所謂修辭,就是運用修飾性的語言進行表達的一種方法。它們常常能化平常為奇特,化呆板為生動。既具有非凡的感染力,也能調(diào)遣讀者的想象力,給人以如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常見的修辭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對偶、反問、設(shè)問、對比等。
片段示例:忘不了野花野草的淳樸氣息,忘不了小蟲在草叢里彈奏的歌謠,忘不了燦爛晚霞下不舍回家的目光,忘不了雨后架起的斑斕的七色橋。那靜謐的一卷流云掩蓋了夕陽,一縷紅色的光芒不安分地透出云層,混雜著笑容,不加渲染地告別白天。
憂傷的烏云被夏夜的美麗沖刷,留在心底的是那像風鈴一樣輕盈悅耳的歌謠,像絢爛晚霞似的溫暖襲人的微笑。(摘自2014年寧波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深處》)
運用點撥:這段文字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恣肆鋪排地向我們展現(xiàn)了童年的美好片段,既給讀者以畫面感,又恰當?shù)赝癸@了主題。
片段示例:那一個春日,你路過那個“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的庭院,門前“玉勒雕鞍”,門里章臺不見,微聞美人一聲輕嘆:“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那寂寥、那悲戚,讓人傷感,讓人嘆惋??v然庭院深深,也鎖不住思婦那顆盼意中人回歸的心;縱然阻隔重重,也擋不住美人遲暮的悲哀與怨憤。歐陽修,你雖為一個政治家,卻對一個少婦的心理刻畫得如此細膩傳神。寫景狀物,虛實相融,詞義深婉,盡得詞作之妙。(摘自2014年寧波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深處》)
運用點撥:該段文字或引用、或化用詩句,文采飛揚,意蘊深厚。對比、反復(fù)的用詞中又有變化,如“縱然庭院深深,也鎖不住思婦那顆盼意中人回歸的心;縱然阻隔重重,也擋不住美人遲暮的悲哀與怨憤?!本渥诱R錯落,又加深了作者對詩意的理解和情感的抒發(fā)。
三、駢散結(jié)合法
大凡經(jīng)典的篇章和優(yōu)秀的作文在句式上也是很講究長短句交錯、駢散句結(jié)合的。這樣的語言有一種錯落和諧之美。駢句典雅,散句有趣,駢散句交錯,句式靈活。就像進入蘇州園林一樣,既有對稱有序的建筑,也有錯落有致的亭臺軒榭、池沼假山、草木花卉的點綴,讓人美不勝收、流連忘返。駢散結(jié)合只要運用得好,也一樣能達到這樣美妙的效果。
片段示例:在世界上,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人:遭遇挫折而不氣餒,身體殘疾依然樂觀。他們是生活的強者,也是生活的勇者,更是生活的智者!他們像一根火柴,點燃我們潮濕的心;他們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們迷茫的路!(摘自2014年襄陽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我為他們點贊》)
運用點撥:這段文字長短句交錯,駢散句結(jié)合,句式整齊而又富有變化,給人啟迪,讓人難忘。
片段示例:送走了最后一撥記者,站在窗前的莫言終于舒了一口氣。凝神看見窗外的花紅柳綠,碧水悠悠,花自紅著,柳自綠著,水自流著,陷入了沉思……
想起了躬耕于草廬的諸葛亮,“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忙時低頭除草種地,閑時仰頭高歌長嘯,困時枕榻高臥,寂寞時與人高談闊論,日子過得多么愜意!哪有現(xiàn)如今的這紛紛擾擾、喧囂浮躁?(摘自2014年荊州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遠離浮躁》)
運用點撥:這兩段文字的第一段多用四字句,簡潔凝練,又富有詩意。第二段文字用簡練的文字寫出了諸葛亮忙時、閑時、困時、寂寞時的四種形象,句式整齊而富有變化,既表現(xiàn)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力,還表現(xiàn)出其超強的語言表達力。
四、細膩描寫法
細膩的描寫也是使中考作文語言生輝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它就像電影里的特寫鏡頭一樣具有攝人心魄的藝術(shù)魅力。如果說精巧的構(gòu)思是文章的骨架,那么細膩的描寫就是文章的血肉,只有細膩的描寫才能使文章血肉豐滿,否則就會干癟無味,如同嚼蠟。
片段示例:“啊,下節(jié)是體育課嘍!I like it!”一個同學喜形于色地說道,其余同學都像長了翅膀的小鳥,早已飛奔下樓。在操場邊緣,樹葉已如金色的蝴蝶在飛舞,但絲毫不覺蕭瑟,反而讓人感覺燦爛。我們迅速站好隊,等待體育老師的到來。過了一會兒,有幾個同學小聲廣播:“快看!在那兒!體育老師來了!”(摘自2014年寧波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深處》)
運用點撥:該段綜合運用了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景物描寫,雖然用語樸素,但是通過這些描寫生動地表現(xiàn)出同學們上體育課的高興心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讓我們?nèi)缫娖淙?、如聞其聲,猶如身臨其境。
片段示例:這時,坐在我前面的一對兒衣衫粗鄙的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位老大爺好老啊,臉上布滿皺紋,而面容卻很慈祥,手粗糙得像松樹皮;旁邊坐了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兒,臉上的稚氣并未完全脫去。
突然,小弟弟雙手扒在車窗玻璃上,向外面那所面積不及我們學校十分之一的校園看去。滿臉的渴望與向往,眼神非常專注,嘴張成了“O”字形大聲地叫著:“哇!爸爸,你看那是什么?好漂亮啊,我以后能去那里上學嗎?” 聽到這里我心中一震:“難道他還沒有上學嗎?這么大了?”(摘自2014年荊門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換個角度看生活》)
運用點撥:這段文字綜合運用了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描寫,真切細膩地表現(xiàn)了那對兒父子家境的貧困、對上學的向往及在我心里引起的震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議論抒情法
一篇文章如果只有記敘、描寫,就會缺乏深度,也會缺乏感染力。針對敘述、描寫做幾句恰當深入的議論、抒情,不僅能深化文章的主題,也能展現(xiàn)你出色的表達能力,文章也能因此而增色不少。
片段示例:在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一個雙手撐著兩個小木箱,雙腿幾乎齊根斷掉的年輕人正在發(fā)表著熱情洋溢的演講。他的臉上始終綻放著微笑,聲音高亢洪亮,笑聲熱情爽朗。他的演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個觀眾,連嘉賓也一一彎腰屈膝和他擁抱。他,就是無腿勇士陳州,十三歲時從火車上摔下來跌斷了雙腿。此后,他撿過破爛,當過流浪歌手,用雙手輾轉(zhuǎn)走了大半個中國,還用雙手13次登上了泰山之巔。他對生活從沒有過抱怨,而是用他自己的樂觀擁抱生活,以他特有的熱情驅(qū)散人生的陰霾,感染激勵著他周圍的每一個人。現(xiàn)在,他擁有漂亮賢惠的妻子,還有一對兒可愛的兒女,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以殘缺之軀戰(zhàn)勝了人生中的所有艱難,為自己開創(chuàng)了一片艷陽天,也給我們傳遞出飽滿的正能量。
是他的樂觀成就了他,我為他的樂觀點贊?。ㄕ?014年襄陽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我為他們點贊》)
運用點撥:選段的第一段文字主要以敘述描寫為主,在該段的末尾用“他以殘缺之軀戰(zhàn)勝了人生中的所有艱難,為自己開創(chuàng)了一片艷陽天,也給我們傳遞出飽滿的正能量。”議論總結(jié),既點明了陳州努力的意義,也抒發(fā)了對他的贊美之情,為下一段進一步的議論、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第二段以簡潔凝練的語言,直抒胸臆,深化主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片段示例:那一個秋日,你粗衣陋衫,頭發(fā)高綰,采菊東籬,顯得那么悠然:一會兒撫弄一下籬邊金黃的秋菊,一會兒望望遠方的南山。不知是你在看山,還是山在看你?不知是你在賞菊,還是菊在賞你?你就和這山、這菊、這自然融在了一起,你愉悅了自然,自然也愉悅了你。就這樣達到了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地,直到“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因為你明白了此中的真意而忘言、忘歸、忘我。
這種詩意的棲居,這種悠然的生活,真好?。ㄕ?014年寧波市中考優(yōu)秀作文《深處》)
運用點撥:這兩段文字巧妙地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體,真切、深刻地塑造了陶淵明隨性自然、物我兩忘的人物形象。這種語言表達也具有別樣的魅力,同時深化了主題,感染著你我。
當然,要想讓中考語言亮麗生輝,關(guān)鍵要有豐厚的積累。既要積累豐富的素材,也要積累多樣的語言;既要做生活的觀察者,也要做語言的有心人。這樣的厚積中考時才能薄發(fā),美妙的語言也如源頭活水噴涌而出,汩汩流淌。
(作者單位:湖北省谷城縣石花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