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凡++陳蓮蓮++魯唯達++鄭九長++李小瑤
摘要 采集健壯且無病蟲害的樹參枝條,根據(jù)不同的生根粉、濃度、浸泡時間共設28個處理,通過對比分析樹參插穗的生根率,篩選出最適合樹參扦插的處理。結果表明:2 500 mg/L國光浸泡60 min和500 mg/L KFB浸泡60 min這2種處理對樹參扦插生根促進效果最佳。
關鍵詞 樹參;扦插;生根粉
中圖分類號 S4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8-0161-01
樹參(Dendropanax dentiger(Harms)Merr),五加科小喬木,葉革質或厚革質,不分裂葉為橢圓形,分裂葉為倒三角形,2~3裂。傘形花序單生或聚生為復傘形花序,果實長圓形,成熟時呈紫紅色,成熟期10月,在永嘉山區(qū)森林中有少量分布[1]。樹參根莖浸酒服,有祛風濕、通經(jīng)絡、散淤血、壯筋骨之效,治風濕痹痛、偏頭痛及癰癤等。樹參四季常青,可作為風景區(qū)的骨干樹種和林層下的輔佐樹種[2]。樹參無論是作藥用還是作園林綠化樹種都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因此本文針對樹參扦插繁殖技術開展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樹參枝條采自中國浙江永嘉縣外山坑內(nèi)。生根粉分別為國光生根粉、ABT(艾比蒂生根粉)、KFB(快繁寶)。
1.2 試驗設計
試驗分別采用國光生根粉、ABT、KFB 3種生根溶液浸泡樹參插穗,每種生根粉都配制成500、2 500、5 000 mg/L 3個濃度,每個濃度分別浸泡30、60、120 min。以不做處理的插穗作為對照(CK)[3-4]。3次重復。每個處理浸泡4捆樹參插穗。
1.3 試驗方法
采集健壯且無病蟲害的樹參枝條,將采到的枝條保留2~3個節(jié)位,下截口在最下端芽背面下1 cm處呈45°斜剪,上截口距頂芽1~2 cm處平剪。切口要保持平整光滑,防止劈裂現(xiàn)象出現(xiàn),并保護好插穗上端的芽,不能破損。每根插穗保留2片葉子。將50根剪好的插穗45°斜切口朝同一方向綁成捆,以方便浸泡[2]。樹參插穗浸泡后,將下截口第1個芽及以下部分垂直插入珍珠巖苗床中,扦插的株距、行距均控制在5 cm左右。在珍珠巖苗床上鋪蓋薄膜,按實際情況澆水,保持水分;鋪蓋遮陰網(wǎng),防止曝曬。
1.4 調(diào)查內(nèi)容
樹參插穗浸泡后扦插苗床,每隔5 d監(jiān)測統(tǒng)計樹參插穗的生根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濃度不同浸泡時間國光生根粉對樹參生根率的影響
不同濃度和不同浸泡時間下國光生根粉處理后的樹參插穗,其扦插生根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 500 mg/L國光生根粉浸泡60 min后樹參的生根率極顯著高于CK及其他處理。
2.2 不同濃度不同浸泡時間ABT對樹參生根率的影響
不同濃度和不同浸泡時間下ABT處理后的樹參插穗,扦插生根情況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500 mg/L ABT浸泡30 min后樹參的生根率顯著高于500 mg/L ABT浸泡60 min的處理,極顯著高于CK及其他處理。
2.3 不同濃度不同浸泡時間KFB對樹參生根率的影響
不同濃度和不同浸泡時間下KFB處理后的樹參插穗,其扦插生根情況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KFB 500 mg/L浸泡60 min后樹參的生根率極顯著高于CK及其他處理。
(下轉第168頁)
(上接第161頁)
2.4 不同生根劑不同浸泡時間對樹參生根率的影響
用國光生根粉、ABT、KFB 3種不同的生根粉進行樹參扦插生根的對比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2 500 mg/L國光浸泡60 min、500 mg/L ABT浸泡30 min、500 mg/L KFB浸泡60 min這3種處理是相應生根粉中效果最佳的。將這3個處理進行方差分析可知,2500 mg/L國光浸泡60 min與500 mg/L KFB浸泡60 min的處理生根率都極顯著高于500 mg/L ABT浸泡30 min的處理,2 500 mg/L國光浸泡60 min與500 mg/L KFB浸泡60 min的處理差異不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2 500 mg/L國光生根粉浸泡60 min和500 mg/L KFB浸泡60 min這2種處理對樹參扦插生根促進效果最佳。
樹參不僅具有景觀觀賞價值高的特點,而且含有高營養(yǎng)的藥用價值,若將研究結果進行推廣,對于改善當下園林景觀綠化單一的狀況有非常大地促進作用。此外,該樹種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將產(chǎn)生較大利潤空間,勢必產(chǎn)生新的產(chǎn)業(yè)鏈,為當?shù)亓洲r(nóng)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激發(fā)當?shù)厝罕娊?jīng)營鄉(xiāng)土苗木的積極性,帶領農(nóng)戶致富。
4 參考文獻
[1] 鄧云飛,彭華.中國樹參屬(五加科)一新種[J].植物分類學報,2002,40(5):453-454.
[2] 陳蓮蓮,鄭九長,金趙瓊,等.幾種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馬醉木生根率的影響[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4(2):165-166.
[3] 永泰.植物扦插繁殖與激素的應用[J].中國花卉園藝,2001(12):4-5.
[4] 李玲,許德成.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研究和在園林植物上的應用[J].廣東園林,2002(1):3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