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鏡清++費芳琴
摘要 介紹浙蒲8號的品種特性,總結(jié)其夏秋大棚高產(chǎn)栽培技術,包括基地選擇、底肥施用、催芽、播種、苗期管理、定植、大田管理、采收等方面內(nèi)容,對豐富本地夏秋蔬菜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瓠瓜;浙蒲8號;夏秋大棚;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4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8-0097-02
2014年,嘉興市秀洲區(qū)王店鎮(zhèn)引進種植浙江省農(nóng)科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優(yōu)質(zhì)抗病高產(chǎn)雜交一代瓠瓜新品種浙蒲8號,在本鎮(zhèn)的幾個蔬菜基地開展了夏、秋季大棚立架栽培,改變了本地蔬菜基地夏、秋季少種長蒲瓜的習慣。開展浙蒲8號夏秋栽培的蔬菜基地平均產(chǎn)量達到61.53 t/hm2,最高產(chǎn)量達到75.45 t/hm2,獲得了豐產(chǎn)豐收,這對豐富本地夏秋蔬菜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品種特性
浙蒲8號[審定編號為浙(非)審蔬2014013],熟性較早,以側(cè)蔓結(jié)瓜為主,側(cè)蔓第1節(jié)即可發(fā)生雌花。瓜皮綠色,光澤度好,表面密生白色短茸毛;中棒形,瓜蒂部鈍圓,粗細均勻一致,商品性佳,瓜長約30 cm,橫徑約6 cm,單瓜重約400 g。坐果性強,品質(zhì)極佳,豐產(chǎn)性好。耐熱性強,高溫期限畸形瓜比例低??箍菸。m應性廣,適宜于露地栽培和夏、秋季設施栽培。
2 夏秋大棚栽培技術
2.1 基地選擇
浙蒲8號長蒲瓜是淺根系作物,根系分布在20 cm以內(nèi)的土層,喜濕不耐熱旱,不耐澇,所以選擇地勢較高、土層較深、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塊種植[1]。
2.2 底肥施用
定植棚為8 m棚,將棚內(nèi)土壤整成4列,拉淺操作溝。施入腐熟雞糞肥7 500 kg/hm2、挪威復合肥750 kg/hm2,施肥集中在4個畦面,淺翻拌入土中,畦面土整細平,覆蓋黑色地膜。
2.3 催芽
7月上旬播種。催芽前將種子平攤在紙上曬4~6 h,用55 ℃溫水浸種15 min后,將浸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 ℃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沖洗1~2次,當有80%的種子露白時適時播入穴盤[2]。
2.4 播種
將商品基質(zhì)裝入穴盤中,播種前1 d給基質(zhì)澆水澆透,即成形但不形成水滴,而后進行播種,每穴播1粒種子,播種后覆蓋基質(zhì)1 cm左右,噴透水,以穴盤底孔剛滲出水滴為宜,上蓋薄膜以保持濕度。另外,由于夏、秋季栽培較其他季節(jié)難點大,播種量應大些,以備后期補苗之用。
2.5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即可揭掉覆蓋膜,隔1 d用清水噴施以保持濕度。在定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進行1次苗期病害防治。
2.6 定植
苗期15 d左右,待植株長至3葉1心時,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定植,定植后頭2 d大棚上蓋2層遮陽網(wǎng),定植后澆定根清水。定植株距45~50 cm,栽植密度在1.2萬株/hm2左右。
2.7 大田管理
2.7.1 及時補苗。移栽后的頭2 d,大棚覆蓋2層遮陽網(wǎng),盡量減少陽光對苗的照射和降低棚內(nèi)溫度,讓苗順利度過緩苗期。因為夏、秋季氣溫高,栽后對苗的影響大,因此瓜苗移栽后1周內(nèi)要及時查苗補苗,如發(fā)現(xiàn)有缺苗、死苗等現(xiàn)象,要及時補栽上育好的預備秧苗[3]。
2.7.2 立架栽培。采用“T”字形架的立架栽培。在每個種植畦中間從大棚兩頭長拉1根橫鐵絲,每隔2.5~3.0 m用竹竿打樁撐一檔固定,在每株植株旁邊下拉2條塑料繩用于爬蔓,當植株長到30~40 cm時,及時引蔓上架。
2.7.3 整枝留蔓。待植摘要 介紹浙蒲8號的品種特性,總結(jié)其夏秋大棚高產(chǎn)栽培技術,包括基地選擇、底肥施用、催芽、播種、苗期管理、定植、大田管理、采收等方面內(nèi)容,對豐富本地夏秋蔬菜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瓠瓜;浙蒲8號;夏秋大棚;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4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8-0097-02株長至6片葉時,及時摘心整枝,進行留蔓,采用二蔓整枝。剪掉其余子蔓,2條主蔓沿塑料繩爬蔓。從下往上,在主蔓上長出的子蔓上坐果留瓜,每條子蔓上坐牢2條瓜后摘心,再適時保留1 條瓜型好的強壯瓜,適時摘除老葉和病葉,摘取畸形瓜和無商品價值的瓜,有利于通風和養(yǎng)分集中,促使長蒲瓜果形直,瓜皮著色均勻,商品性好。待下一子蔓留住瓜后,再逐漸向上一子蔓坐果留瓜,主蔓生長至1.7 m時掐尖[4]。
2.7.4 肥水管理。浙蒲8號長蒲瓜豐產(chǎn)性極好,需肥量大,除了定植前施足基肥,開花結(jié)果期應視植株生長情況及時追肥,防止植株脫肥。夏、秋季植株長勢較快,一般在坐瓜后5 d左右即可采瓜。在頭批瓜采收后,即可進行第1次追肥,小水濕溝后,用尿素105 kg/hm2與復合肥225 kg/hm2混合撒施。以后每隔20 d追肥1次,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忌漫灌,嚴防積水。
2.7.5 病蟲害防治。長蒲瓜夏、秋季栽培病蟲害較多,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蟲害有蚜蟲、白粉虱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掌握以“農(nóng)業(yè)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科學用藥,提倡物理防治”的無害化治理原則,經(jīng)濟、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5]。①農(nóng)業(yè)防治。實行種子處理,加強田間管理,開溝排水,嚴防積水,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加強通風透光;降低蟲口基數(shù),防止病毒傳播;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力。②藥劑防治。白粉病發(fā)生初期,應及時摘除病葉帶出田外,再用藥劑防治,可選用10%世高(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顆粒劑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藥劑交替使用,連續(xù)噴藥2~3次,每隔5 d噴1次。防治病毒病時,將病毒抑制劑和生長促進劑配合施用防效更佳。病毒抑制劑可選用2%菌克毒克水劑200~250倍液或1.5%病毒靈乳油1 000倍液等,生長促進劑可選用1.8%愛多收水劑4 000~6 000倍液、0.4‰蕓苔素內(nèi)酯水劑7 500~10 000倍液等噴霧防治。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白粉虱,可選用20%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或10%撲虱靈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這2種蟲害在棚內(nèi)都可通過懸掛適量黃板,進行誘粘防治[6]。
2.8 采收
根據(jù)長蒲瓜的結(jié)瓜習性,長蒲瓜的采收需做到分期采收,適時采收。首批瓜要稍提早摘,以利于后瓜生長發(fā)育,提高瓜的品質(zhì)。瓜采后應放在陰涼處,做到分級包裝,及時銷售,實現(xiàn)利益。
3 參考文獻
[1] 楊新琴,趙建陽.蔬菜高效種植模式集萃[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 王鳳華,陳雙臣.蔬菜標準化生產(chǎn)技術[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7.
[3] 鄭建秋.現(xiàn)代蔬菜病蟲鑒別與防治手冊[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4.
[4] 陳世鏡.臺灣極早熟瓠瓜夏播栽培技術[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2015(1):50-51.
[5] 章新春.早春瓠瓜間作毛豆—秋延辣椒大棚高效栽培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5(3):58-60.
[6] 周吉鳳.合肥地區(qū)無公害瓠瓜標準化生產(chǎn)技術[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6):1647-16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