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宗
【關鍵詞】 課堂教學;教學模式;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景;課堂評價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1—0060—01
課堂教學既是一種科學活動,又是一種藝術活動。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把一堂課上好的老師,他們的成功必有以正確的教育理念為支撐,加上不斷鉆研,不斷琢磨精神,還應具有及時捕捉課堂上因人因事因時而變的細節(jié),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讓課堂精彩紛呈。那么,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效率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基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因此,教師可在每節(jié)課前舉行英語歌曲聯(lián)唱,用富于感染力的音樂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愉快的情緒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可以用圖片、優(yōu)美的體態(tài)語、簡筆畫、照片、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活動;可以選用學生們熟悉的內容或游戲等方法,使學生的興趣點達到高潮。教師應對學生在游戲中的出色表現(xiàn)給予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他們的聰明才智,分享他們在游戲中所獲得的樂趣。教師把握好了興趣這個支點,就能通過課堂教學這根杠桿,成功地托起自己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以學生主體為中心
作為一名教師應深深地懂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生置于恰當?shù)奈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教材和教具,設計好教學過程。同時教師要進行良好的組織,課堂上教師要引起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先前舊知,在適當?shù)臅r候主動培養(yǎng)學生學會獲取分析、判斷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地與學生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而且,在學習中教師要樂于向學生提供幫助,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與此同時,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始終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個性化教學。
三、以任務教學為導向
在教育教學中,必須以意義為中心,主要的焦點應該是解決某一交際問題,這一交際問題必須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某種聯(lián)系。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用所學語言知識表達個人喜好,與同學交流。初中生已經經過小學幾年的英語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口語和聽力基礎,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側重這方面的訓練。很顯然,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意義而不是集中在語言的形式上,自然有意義地增進語言的習得,增強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其次,任務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進入課堂的目的從某種角度來看有差別。教師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與技能,而學生的目的更多地在于尋找一種快樂,游戲、唱歌等活動會讓他們興奮不已。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教什么并不等于學生學到了什么,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學生外語習得的條件。
四、以創(chuàng)設情境為重點
“情境”不僅指實際生活情景,還包括模擬交際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和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學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還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積極參與的好方法。教師要布置好任務,給學生分好小組,幾人一組,就好像課間在聊天、游戲一樣,這樣既可減輕學生的緊張拘束感,也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比較真實的生活情景,但把課堂時間放手交給學生教師并不放松要求,由小組長記錄活動完成同學的名單,教師要及時掌握學困生并進行反饋交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提高課堂效率。
五、以有效的課堂評價為動力
課堂作為學生學習和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上的評價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給予他們自信和自尊。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上的成績,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和自尊,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學習評價可采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組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要靈活地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總之,設計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要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教學活動能真正代表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從而營造出一個人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