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姬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音樂欣賞課在小學教學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在當前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它導致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必須不斷完善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關鍵詞:興趣;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
目前,新課改正在各個學校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這一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地位逐漸提升,人們認識到音樂欣賞課對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以及感悟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師在講授音樂欣賞課的時候,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方法進行教學,這顯然已經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注重激發(fā)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接下來,筆者簡要談談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只有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愿意融入課堂中,學習教師傳授的知識。由于小學生喜歡生動、形象以及活潑等的事物,因此,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選擇能夠吸引小學生興趣的作品進行授課。在音樂欣賞課中,包含多種多樣的音樂作品,其中就不乏生動形象的音樂作品。比如,《跳圓舞曲的小貓》這一作品,就是以生動活潑的曲調進行表達,這種作品切合了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充滿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適當?shù)刂v解,這樣就能使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進而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情操。
二、階段性地選擇音樂作品
音樂作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聲樂作品與器樂作品。其中,聲樂作品的特點是有歌詞,音樂形象相對比較具體,容易被學生感受并能夠理解。器樂作品的特點是沒有歌詞,音樂形象比較抽象,很難被學生理解。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針對性地教學。一般來說,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在音樂欣賞作品的選擇上應該以積極向上且容易理解的聲樂作品為主,比如《鈴兒響叮當》這一作品,曲調歡快,歌詞通俗易懂,容易讓學生理解,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學習音樂欣賞課的興趣。等到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選擇容易感知的器樂作品進行教學,結合小學生喜歡聽童話故事的心理,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一些具有故事性的音樂作品,比如《彼得與狼》,不僅旋律容易使學生感興趣,同時還帶有解說詞,因此,這類作品不僅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解說詞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待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進一步提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具有一定抽象性的作品,比如《百鳥朝鳳》,它是純粹的大自然的聲音,但由于它是源自于生活,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因此適合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結合多媒體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從具體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整體上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因此,他們在感知外界事物的時候,往往是采用具體形象的思維模式,根據(jù)小學生思維的這一特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將教學內容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形象化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融入課堂學習中,對所學內容進行直接感知。比如,在講授《動物狂歡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與這部作品有關的動物視頻,在視頻播放的過程中,配上《動物狂歡節(jié)》的音樂,這樣就巧妙地將動物的形象與音樂作品進行了結合,使學生能更加直觀地對這部作品進行理解,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這部音樂作品的理解。
四、尊重學生的個性
在音樂欣賞課的講授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授課中心,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與學生進行交流,給予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感受、去理解,調動他們的音樂欣賞熱情,充分發(fā)揮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學生在課堂中獲得了極大的自由性,這樣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同時還能夠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提升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小學音樂欣賞課中進行課程改革也是勢在必行的。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課程發(fā)展的要求,要想提升教學效果,音樂教師就必須探索新型的授課模式。在音樂教學中,要依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感悟音樂之美,感受生活之美。
參考文獻:
[1]徐吉芳.小學音樂鑒賞教學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劉芳芳.多元智能理論與小學音樂欣賞課差異化教學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
[3]張琳.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方法與模式探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