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威
越野拉力賽經(jīng)過的,都是沒有人走過的路,所以,才叫作越野。每一年,達喀爾的路線都在不斷翻新,為的就是找到這種刺激??墒?,那些已經(jīng)走過的路線,是不是可以重走呢?是不是可以同樣讓人向往呢?
這樣的路線,有過達喀爾拉力賽橫穿非洲的巴黎-好望角之旅,而另外一次,就是著名的巴莫京拉力賽了。穿越人類文明的搖籃,這樣一條橫貫歐亞的路線聽起來就夠誘惑了,所以,自從本世紀初,各種各樣的嘗試就沒有間斷過。最著名的,無疑是老頭兒梅杰在1995年和1997年舉辦的兩屆了。
好多年之后,我們在達喀爾的營地里,談起來這樣的故事,梅杰還意猶未盡。這個舉辦過上百次各種比賽的傳奇人物,一再地慨嘆,這是自己最光輝的記憶。于是,就有了2008年的穿越東方拉力賽。這項比賽幾乎是巴黎莫斯科北京的翻版,只是采用了其中最精華的部分,簡化為圣彼得堡-北京。
那一年,這個比賽并沒有獲得特別的成功。我們都有一個特別的遺憾,好兄弟徐浪,就永遠地留在了路上。那時候IP還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高頻率地掛在嘴邊,但是,這個路線背后所掩藏的故事卻引起了另外行家的注意。這就是達喀爾7屆卡車冠軍得主的查金,他有個喜歡車的哥們,叫普京。
于是,2009年,第一屆絲綢之路拉力賽橫空出世。我作為特邀媒體嘉賓參加了全程的比賽,普京總理,對,那時候他還是總理,親自到營地探望。而當時的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則會同烏克蘭總統(tǒng)和土庫曼總統(tǒng)一起到黑海探營,那樣的熱度,幾乎不亞于索契冬奧會。有趣的是,我們的終點大本營就設(shè)在了索契,那種豪華氣魄,也就只有我們中國可以媲美了。
我們都以為,這項比賽可以像當年的絲綢之路一樣永不停息。所以,才叫作絲綢之路的啊!當時,還有很多贊助商,都盼望著這項比賽把他們帶到已經(jīng)不再古老的中央帝國。有一個高速公路公司,甚至還給我們每個人送了一個銀質(zhì)的像章,并且允諾會把高速公路一直修到中國。
絲綢之路拉力賽在2013年舉辦了最后一屆,然后就悄無聲息地按下了暫停鍵。我記得那時候正是標致車隊重返達喀爾的時候,他們的兩個參賽目標就是絲綢之路和大越野。格外有趣的是,大越野從第三屆比賽開始,改名為中國絲綢之路越野拉力賽。而就在這項比賽開始之前,俄羅斯人吹起了絲綢之路重新起跑的號角。
在此前一天,秘魯宣布退出達喀爾拉力賽。這一切,是不是過于偶然?絲綢之路的宣布的契機的選擇,第一,是叫板占據(jù)了越野拉力賽半壁以上江山的達喀爾拉力賽,第二,是和中國絲綢之路越野拉力賽爭回自己的名份。雖然如果叫作絲綢之路的話,莫斯科和北京這樣豪邁的路線,也似乎有點牽強。不管怎樣,我們不得不佩服,查金早在2009年就執(zhí)意選擇了這個名字的先見之明。
而在政治和經(jīng)濟的含義之外,這樣一條路線帶給我們的,實在是一個屬于越野拉力賽的探險之旅。俄羅斯和烏克蘭無邊無際的森林和草地,加上中國的浩瀚沙漠,數(shù)不清的七巧板,我們不用多少的想象力,就可以拼出無數(shù)的路線。
現(xiàn)在,已經(jīng)確定的是2016年7月從莫斯科的紅場出發(fā),那么,終點是不是要設(shè)定在天安門呢?如果這樣的假設(shè)顯得過于樂觀的話,那么,看一看這次比賽的舉辦陣容就可以找到理由了。兩家主贊助商分別是俄羅斯石油天然公司和中石油,其他的,還有卡瑪茲和中國國家開發(fā)銀行,清一色的國字頭,好吧,我們得承認,就像奧運會或者世界杯一樣,我們僅僅是這些巨頭的一個籌碼,或者是一個棋子。那又怎樣呢?我倒是覺得,這是他們在寡頭壟斷之外,對于這個傳統(tǒng)的世界的一個善良的動作。
這個動作使得已經(jīng)漸漸格式化和程序化的越野拉力賽格局再次陷入地震當中。商業(yè)方面我們暫時不考慮,僅僅從參賽陣容來說,自從這個比賽宣布之后,已經(jīng)有很多車隊和車手改變了原來的計劃。很多人準備放棄明年的達喀爾了,好多人準備放棄大越野了,看起來,沒有人準備放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