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王成香,楊曉莉,潮蓮梅(蕪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安徽蕪湖 241000)
同伴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李 芳,王成香,楊曉莉,潮蓮梅
(蕪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安徽蕪湖 241000)
目的:探討同伴教育對糖尿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同時對患者實施同伴教育8周。分別于教育前和教育后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評定量表(QOL)進行評分。結(jié)果: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和QOL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同伴教育,可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和生活質(zhì)量。
同伴教育;2型糖尿病;負性情緒;生活質(zhì)量
WHO報道,目前全世界約有糖尿病病人1.75億,預(yù)測到2025年將上升到3億。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從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增加了4-5倍,估計現(xiàn)有糖尿病病人約3千多萬,居世界第2位。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1]。張文漢等[2]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和胰島素抵抗所造成的糖、脂代謝紊亂和由此引發(fā)的血管神經(jīng)并發(fā)癥及多器官損害,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很大危害,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研究報道[3-4],同伴間的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和行為,從而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將同伴教育運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觀察其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的效果,為尋求更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2013年5月-2014年2月在我院糖尿病健康教育門診學習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納入標準:確診為2型糖尿??;無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并發(fā)癥;未接受過糖尿病健康教育門診的學習;具有完全的認知和行為能力,自愿參與研究?;颊吣挲g42-75歲,平均(58±6.5)歲;男37例,女23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5例,初中19例,高中及以上26例?;颊唠S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同伴教育者選拔與培訓:觀察組患者分為5組,每組6人,以自薦或推薦的方式推選出5名組長(同伴教育者)。組長入選條件:⑴愿意將自己的糖尿病治療經(jīng)驗與他人分享,愿意承擔同伴教育者的角色;⑵血糖控制良好,各方面情況穩(wěn)定;⑶有醫(yī)學教育基礎(chǔ)者優(yōu)先。由糖尿病??谱o士對組長進行培訓,周期為4周,每周一次課程,每次1-2h。培訓內(nèi)容包括:⑴同伴教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方法,指導他們?nèi)绾螌⑻悄虿∽晕夜芾碇R與本人的成功經(jīng)驗結(jié)合成“活教材”。⑵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包括心理溝通方法、自我介紹,了解小組成員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家屬對患者的關(guān)心程度、對醫(yī)療費用的承受能力,與成員有效溝通,取得成員信任,建立友好關(guān)系。心理疏導,講解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鼓勵小組成員多參與社會活動,建立社交圈,避免情緒波動。⑶生活指導,包括自我保健知識,如合理搭配飲食、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鍛煉等。1.2.2 健康教育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醫(yī)院糖尿病健康教育門診開設(shè)的健康教育課程,由固定的老師授課,培訓周期為8周,共8次課程,每次1.5h。內(nèi)容包括2型糖尿病的臨床癥狀、診斷和治療方法,飲食療法,血糖監(jiān)測,運動療法等。課程結(jié)束后,觀察組實施同伴教育。依據(jù)組長的時間安排和對培訓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采用集體培訓和單獨輔導相結(jié)合的方式。集體培訓時,護士監(jiān)督指導;單獨輔導時,如有疑問隨時撥打護士電話,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2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采用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評定量表(QOL)評價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由專職護士分別在患者健康教育前和8次課程結(jié)束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由專人發(fā)放問卷,講解填寫方法,負責回收,回收率為100%。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得分以(±s)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 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SAS評分和SDS評分(±s,n=30)
表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SAS評分和SDS評分(±s,n=30)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 43.2±7.2 46.1±7.9健康教育前 對照組 42.5±7.1 45.7±7.3 P >0.05 >0.05觀察組 38.1±8.3 40.0±8.2健康教育后 對照組 40.2±6.9 43.3±6.8 P <0.05 <0.05
2.2 兩組患者QOL評分 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各因子評分和總體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s,n=30)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s,n=30)
項目 健康教育前 健康教育后觀察組 對照組 P 觀察組 對照組 P身體功能 1.8±0.3 1.8±0.5 >0.05 2.7±0.4 1.9±0.4 <0.05角色功能 1.1±0.3 1.1±0.5 >0.05 2.0±0.3 1.3±0.4 <0.05情緒功能 1.3±0.4 1.2±0.5 >0.05 2.4±0.6 1.3±0.6 <0.05社會功能 1.1±0.3 1.2±0.5 >0.05 1.5±0.4 1.3±0.4 <0.05總體生活質(zhì)量 4.0±1.3 4.1±1.4 >0.05 6.5±1.5 5.1±1.2 <0.05
“糖尿病同伴支持計劃”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7年倡議的。所謂糖尿病同伴支持,是指由一個擁有豐富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和經(jīng)驗的糖尿病患者,去教育和幫助身邊的其它糖尿病患者。檀平等[5]的研究顯示,常規(guī)教育也強調(diào)飲食、運動及遵醫(yī)囑的意義,但理論化過強,易造成患者抵觸情緒,效果差,操作性不強。本研究通過對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同伴教育,觀察發(fā)現(xiàn),實施同伴教育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焦慮、抑郁和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同伴教育者與組員有同病相連的感情基礎(chǔ),在實施同伴教育的過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組員介紹疾病的相關(guān)知識,組員更易接受來自于同伴的言語勸說和情感支持,從而減輕自身的焦慮、抑郁情緒。另外,同伴教育者潛移默化的樹立了積極的榜樣作用,他們的成功經(jīng)驗有助于增強患者的自信心,通過效仿同伴教育者的行為,從而取得成功的直接經(jīng)驗。同伴教育作為一種行為干預(yù)的策略和教育形式,有著特色的交流渠道、溝通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能調(diào)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患者學習知識的熱情,從而主動實施健康行為,改善血糖控制狀況,預(yù)防和延緩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進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6]。
綜上所述,同伴教育對減輕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本院開展的同伴教育還在初級階段,樣本量小、干預(yù)時間短、形式單一,目前還缺乏對遠期效果的評價,以及缺乏專業(yè)指導。因此,糖尿病同伴教育需要社會、企業(yè)、醫(yī)院、社區(qū)等眾多機構(gòu)的共同參與,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1]尤黎明,吳瑛.內(nèi)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414.
[2]張文漢,胡素君,劉一心,等.深圳市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zhì)量和心理及社會支持調(diào)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2):166-168.
[3]程芳,孟愛鳳,羊麗芳,等.同伴教育對永久性結(jié)腸造口患者術(shù)后早期社會心理適應(yīng)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06-108.
[4]樊鵬霞,王毅,高翠霞,等.社區(qū)主導的同伴教育對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影響的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2,23(4):445-447.
[5]檀平,董建群.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進展[J]. 中國慢性病預(yù)防與控制,2011,19(4):435-439.
[6]張娃蓮,周衛(wèi)娟,鄭姍姍.同伴教育對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7-38.
EFFECTS OF PEER EDUCATION ON NEGATIVE EMO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LI Fang, WANG Cheng-xiang, YANG Xiao-li, et al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Wuhu, Anhui Wuhu 241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eer education on negative emo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Methods:60 cases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Moreover,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peer education for 8-week. Th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by using SAS scale, SDS scale and QOL scale.Results:After health education, the SAS scores, SDS scores and QOL scores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s: Peer education can improve negative emo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Peer education; Type 2 diabetes; Negative emotion; Life quality
R473.5
A
1004-6879(2015)01-0021-03
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