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基
盆景在盆缽內(nèi)有限的盆土生長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其秘訣就是換盆,換盆可以說是盆景養(yǎng)護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要做好換盆工作,必須了解什么時候該換盆以及換盆的目的。
1.使盆樹返老還童 在盆缽有限的用土中生育的盆樹,從種植經(jīng)過數(shù)年,其樹根就必然扎滿全盆。這時,給水后,水分既不容易滲透,也不容易排出,用土中的肥料也已經(jīng)消失殆盡。樹根又互相纏繞在一起,無法伸出新根。因此樹根吸收養(yǎng)分及水分的效率也大為減低。
水分與養(yǎng)分均無法吸收,已經(jīng)沒有生育余地的盆樹,當然就無法萌新芽,于是樹枝與樹葉的氣勢也將因此減退,甚至枯萎下去。
此時就需施行換盆,更換新用土。并把舊根與粗大根剪短,由此可抑制少數(shù)特定樹根的過度伸長,同時也可促使許多細根從切口長出來,一方面可以恢復盆樹的活力,一方面可以保持樹型。
2.改善配盆的美感盆樹要從培養(yǎng)盆換到化妝盆時,有二種情形。其一就是上盆種在適合于樹型的盆缽;另一就是考慮到陳列時,與添景物的均衡問題。無論是那一種情形,都要注意不能脫離換盆適當時期太久。
3.消除侵入用土內(nèi)的害蟲 害蟲在盆土中產(chǎn)卵,以致用土被破壞,樹根受到蟲害時,如果棄置不管,樹木勢必大受傷害,因此務必更換新用土。
換盆時間因樹種與地域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從季節(jié)上看來,春分前與秋分為最安全的時期,尤其春季是大部分的植物正要開始活動的時期,此時移植換盆成活率很高。
秋季換盆與春季換盆不同,勢將在樹根尚未完全伸長之前就遇到寒冷,因此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因寒冷而使盆樹衰弱或枯萎,務須慎于防寒。
換盆于樹根長滿盆內(nèi)而無處可伸時進行,因此雜木類在1~2年后換盆,松柏類約在2~3年后進行。
其實,樹根在盆內(nèi)長滿時,會從盆底扎伸出許多根的先端來,只要觀察一下盆孔,就大致可以判斷是否該換盆。
樹根具有垂直往下方伸長的特性,因此種植后不久就有一二條樹根從盆孔伸出來,待許多根從盆孔伸出來以后才施行換盆。換盆時,樹根與樹枝大多須要修剪與整理,這時剪掉的樹枝可以作為插穗用。因此,換盆在春季扦插適期進行最為合適。
松柏類在幼木期間,可2年換1 次,成年以后3~5年1 次即可。而雜木類在幼木期間,每年換1 次,成年以后2~3年1 次即可。
盆栽用土以團粒結構得以保持,通氣、排水俱佳而且保水力強的為理想,不必有養(yǎng)分。常用的有紅土粒、黑土粒、山砂、河砂、陽明山土、泥炭化土、水苔、山苔等等。
換盆后的第一周應放在半蔭處,時時噴葉水,并多給水。放置場所以夕陽照不到而面向南的為宜。
施肥與消毒約半年后才可實施,換盆當年不要扎鐵絲。秋天換盆的,到冬天寒冷時應搬入屋檐下或保護室保護。
黑松于第3~4年春或秋進行;赤松則為第3~4年春或秋;羅漢松為第3~4年春或秋;錦松為第3年春;五葉松為第4~5年春;針縱為第3~4年春或9月;杉為第3~4年春或9月;杜松為第3~4年春;鐵杉為第3~4年春;榧為第3~4年春;真柏為第2~3年春;檜為每隔1年春;花柏為每隔1年春;側柏為第2~3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