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階段的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批注法這一傳統(tǒng)閱讀方法來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能力,讓學生形成對作品的自我解讀,也即真閱讀。
一、傳統(tǒng)名段引路,激發(fā)批注閱讀興趣
(林沖)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拽上;出到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夾批:背著風去。】那雪正下得緊。【夾批:寫雪妙絕?!啃胁簧习肜锒嗦?,看見一所古廟,林沖頂禮道:“神明庇祐,改日來燒紙錢?!薄緤A批:妙絕奇絕,安此一筆?!?/p>
這是《水滸傳》中第九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的節(jié)選,由金圣嘆批注。在此段中,有一個“緊”字,看似平常,但金圣嘆為其做注曰:寫雪妙絕。僅僅四個字的夾批,卻不知引起了后人多少關注,去品析這“緊”字妙在何處。利用類似這樣經(jīng)典的文段來引發(fā)學生對批注這種閱讀方式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了批注閱讀的基礎知識,學習為語段做批注。
二、用思維觸摸文字,多種批注書寫閱讀精彩
首先,課前自主批注,點亮閱讀心燈。在每一章節(jié)名著探討課之前,教師都要求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不求多,但要強調(diào)“靜心讀書”?!安粍庸P墨不讀書”,運用“讀、畫、寫、查、思”五步批注法自主閱讀。閱讀以符號式批注和感想式批注為主,這樣的閱讀目的性強,既能讓學生靜下心來,又能讓學生思緒飛揚,真正的投入到文本的閱讀中。當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認真閱讀,自然就會提高批注質(zhì)量。例如,在賞析“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這一章節(jié)前,教師就要讓學生明確:這是了解魯達這一人物形象形象的重要章節(jié),并要求學生帶著這樣的指向性自主閱讀批注。反饋表現(xiàn):“魯達焦躁,便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酒保聽得,慌忙上來看”,解讀了這句話,并圈點出“焦躁”、“丟”、“慌忙”等詞語的學生比較多,有學生批注:品味這些詞語,眼前不禁躍出了一個五大三粗的魯莽大漢形象。可就是這樣一個魯莽大漢,卻不仗勢欺人,反而道出“俺只道那個鄭大官人,卻原來是殺豬的鄭屠!這個腌臜潑才,投托著俺小種經(jīng)略相公門下做個肉鋪戶,卻原來這等欺負人!”這樣的語言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真閱讀。
其次,課上專題批注,個性解讀呈精彩。在課堂品讀過程中,教師把解讀文本的過程交給學生,教師只是給學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導和提示。在指導過程中,教師選出章節(jié)中引起大多數(shù)人關注且較為精彩的語段,重點展開批注閱讀,讓學生在嘗試做批注的過程中,體會語句的含義,形成對某句話、某個段落甚至是某一個字的理解。整個教學過程以“閱讀—交流—點撥—品讀—交流”的方式進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運用圈點批注這一閱讀方法,在批注中感知名著名篇的精髓。以指導閱讀《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情節(jié)為例。首先教師引導——圈點下標題中的“風雪”一詞,形成閱讀疑問:風雪一詞在本章節(jié)中有什么特殊作用?然后讓學生帶著明確的閱讀指向展開深入閱讀。閱讀批注之后有學生這樣批注:“風雪”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使林沖受盡酷寒,讓我同情,但也正是這場大“風雪”讓情節(jié)發(fā)展合乎情理,好一場巧妙的“風雪”。還有學生批注:大雪壓倒了住處,林沖投宿山神廟,既救了他的性命,也讓他了解了社會的罪惡,這才狠下心來上了梁山。了解學生閱讀理解的程度,教師就可以深化批注:“‘風雪沒有奪取林沖的性命,而高太尉等人,卻一定要之林沖于死地,讓善良的人在那個社會不能活下去,那怕是委曲求全?!L雪山神廟是林沖人生道路的轉折點,造成轉折的根本原因不是‘風雪,而是橫行不法的邪惡勢力?!币痪潼c評之后,“逼上梁山”的主旨無需再加贅訴。
最后,課后再批注,閱讀有感形成真閱讀,“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所做的批注不是標準答案,但這并不重要,我們所要得到的是學生自主解讀的過程,是對方法的掌握。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得到了體現(xiàn),理解達到了一定的深度,長此以往,學生的賞析能力何愁不能提升?課內(nèi)的指導,不是為了傳達給學生對作品的刻板評價,而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有效的閱讀方法,作用于今后的閱讀過程,最終達到自主閱讀的目的。讓學生能夠自主賞析精彩的文學作品,實現(xiàn)有自主評價的真閱讀。將課內(nèi)學習到的批注式閱讀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實踐升華,鞏固批注式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習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汪新愛,教師,現(xiàn)居江蘇連云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