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云鄧淑佳
(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國家助學金獲得者人際信任和自尊的影響研究
——以安徽省高職生為例
安慶云鄧淑佳
(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該研究采用隨機取樣的方式對安徽省8所高職院校國家助學金獲得者進行前測和后測檢驗,結果顯示高職國家助學金獲得者在獲得國家助學金之后,人際信任顯著下降,自尊極其顯著地提升,自尊和人際信任呈顯著的負相關。因此,高職助學金獲得者保持穩(wěn)定的自尊水平,對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很有必要。
高職生;國家助學金;人際信任;自尊
(一)研究的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取樣的方式,調查了安徽省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等8所高職院校的420名學生。此研究中發(fā)放問卷420份,剔除無效問卷,共得有效問卷394份,有效問卷率為93.8%。其中男生238名,女生156名。
(二)研究工具
1、信任問卷[1]
該量表涉及到18個項目,涉及到信任的三種內涵:可預測性,可依靠性和信賴。每個內涵包括6個項目??深A測性指我們能否預測到同伴的特定行為(包括我們歡迎的行為和不受我們歡迎的行為。Rempel,Holmes認為不可預測者不會贏得人們的信任。)可依靠性是信任的最核心的部分。該項目建立在對同伴的預測基礎上的,如果認為同伴在此品質上值得他人的信任,個體就會產生合作行為;如果對同伴在此品質為否定,那么個體的此項行為為消極不合作。信賴是建立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只有對同伴正確的預測并長期依靠,才會對同伴產生信賴。該問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此項研究。
2、自尊問卷[1]
Rosenberg,1965認為最初制定該量表是關于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總體感受,該量表有10個項目組成。該問卷信度和效度指標較好,可運用到相關研究中。
(三)研究過程和相關的數(shù)據(jù)處理
問卷的發(fā)放采用的集體施測,指導者帶領學生學習過指導語后認真作答。本研究采用的是SPSS11.0,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和皮爾遜相關分析。
(一)國家助學金發(fā)放前后,高職生助學金獲得者人際信任和自尊的差異檢驗,詳見表1。
表1 高職國家助學金獲得者人際信任和自尊的前測和后測差異檢驗
(二)高職國家助學金獲得者人際信任和自尊之間的相關分析,詳見表2。
表2 高職國家助學金獲得者人際信任水平和自尊之間的相關分析
從財教[2007]84號文件可以看出建立高職國家助學金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但從2007年以來,隨著國家助學金的實施以來,各類高職院校因為國家助學金發(fā)放也衍生了各類問題。如受資助的學生經濟狀況界定不清,個別學校將助學金挪作他用,監(jiān)管不力,缺乏專職管理人員,國家助學金發(fā)放的公平性等問題[2]。從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對國家助學金產生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宏觀方面,很少有人從微觀的角度來考察國家助學金所帶來的問題。如“雙困生”在獲得助學金之前和之后的心理變化;助學金是否會影響到寢室人際關系,如有影響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高職生獲得助學金后人際關系和自尊是否有變化等。故本文從微觀的角度來考察高職生在獲得國家助學金之后人際信任和自尊的變化。
高職國家助學金獲得者人際信任和自尊前測和后測差異檢驗(表1)結果顯示:國家助學金發(fā)放前后,高職助學金獲得者在人際信任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前測M±SD=99.0822±11.68819,后測M± SD=96.5806±13.14485,P=<.048*)。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說明,國家助學金發(fā)放后,高職助學金獲得者人際關系上受到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此外,根據(jù)以往的經歷,每年國家助學金發(fā)放時,也是高職生寢室人際關系問題比較多而復雜的時候,伴隨著寢室人際關系問題,來心理咨詢的學生也相應的變多,正如心理學家丁瓚曾說:“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人際關系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tài),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的失敗而來?!保?]。因此關注高職助學金獲得者人際關系,還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每學年的助學金發(fā)放之后,要時刻關注班級人際關系和凝聚力狀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維護班級集體感,同時還要關注部分受資助同學的心理狀況。否則由此產生一盤散沙局面,一方面給之后的班級管理造成了較大困難;另一方面,對部分學生在校幾年的心理造成逆增長或陰影,給學生帶來的是一種遺憾。
前測和后測檢驗顯示:高職助學金獲得者在自尊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表1)(前測M±SD=22. 6573±3.70680,后測M±SD=22.7068±3.736935,P=.001<0.01**)。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說明,高職助學金獲得者在自尊方面后測比前測極其顯著的高。高防御性自尊者一方面喜歡提升自己,以維護易受損的高自尊,另一方面當別人比自己優(yōu)秀時,極易產生打擊[4]。高職助學金獲得者后測比前測顯著的高。其原因可能如下:首先,對于貧困的高職生來說,獲得了助學金,覺得自己有錢花,心花怒放。待人做事的過程中丟棄了以前的謙卑感,自尊自然提高;其次,對于部分不貧困偶然獲得助學金的高職生來說,獲得了這意外之財,表現(xiàn)的主觀幸福感更高,表現(xiàn)在抽煙,喝酒,請客吃飯等行為上,不斷夸大自己的優(yōu)越感??梢?,不管貧不貧困的高職生,當獲得國家助學金之后,其自尊中,自我概念優(yōu)越感都膨脹。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由此帶來自覺和不自覺語言和行為上的傷害。正如田錄梅,張向葵提出的高防御性自尊會影響到人際關系。他們提出部分人出于被他人接受的強烈愿望,不愿意承認自己擁有消極的自我感受,這種內藏的消極自我感受和公開表現(xiàn)的積極自我感受結合就是防御性高自尊[5]。作為輔導員,平時要對學生加強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和班級凝聚力教育--要求學生做個踏踏實實,不吹噓,生活不攀比的人;學校要從心理發(fā)展和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的角度做系列講座;此外加強對高職助學金獲得者進行監(jiān)督。
高職助學金獲得者人際信任的各個維度和自尊之間存在顯著或極其顯著的負相關。通過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高職助學金獲得者人際信任的各個維度(可預測性,依靠性,信賴)及人際信任總分和自尊呈顯著和極其顯著的負相關(R=-.178(**),R=-. 105(*),R=-.193(**),R=-.194**),詳見表2,再次驗證了高職生獲得國家助學金之后,自尊提高,人際關系受到極大影響的事實。
本研究可以通過后續(xù)研究來了解自尊在高職生人際信任中的中介效應的大小。通過調整自尊水平來處理好人際關系。所以說高職生在獲得國家助學金之后,輔導員要通過各方面的監(jiān)控,使助學金獲得者心理和行為保持平常狀態(tài),維護正常的人際關系。這對高職助學金獲得者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都有益,此外對班級凝聚力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
[2]劉力.中等職業(yè)學校實施國家助學金政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教育探索,2012,(07):109-110.
[3]劉德忠,劉昕陽.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1999,(04):64-16.
[4]安慶云,石向實.人際關系中自我提升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2):69-70.
[5]田錄梅,張向葵.高自尊的異質性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6,14(05):704-709.
G715
A
1671-5993(2015)04-0046-02
2015-07-15
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級科研規(guī)劃一般項目(課題編號:YJY-2013-01)。
安慶云(1981-)女,安徽全椒人,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