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晚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又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且?guī)в蟹e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人們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物總是使他不知不覺的心向神往,表現出注意的傾向,興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動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獲得數學知識、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這一特定目的決定數學教學方法既遵循教學的規(guī)律,還要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廣大數學教師必須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對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應當滲透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一、教師愛護學生,融洽師生感情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由于學科性質不利于與學生感情交流,很容易在學生中造成古板、嚴厲的印象,如果學生感覺老師很可怕,就很難喜歡他上的課,因此,數學教師在平時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些親和力,這樣學生才能喜歡這位老師,進而喜歡數學這門課程。特別是在中學,常常會產生一些后進生,對他們的態(tài)度,教師尤其不能動輒訓斥,應該循循善誘,特別注意愛護他們的自尊心,要經常運用表揚、獎勵的手段鼓勵學生,特別是那些基礎較差成績落后的學生,只要有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及時表揚,這樣才能使他們從怕上數學課直至愛上數學課,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在新知識教學之初,創(chuàng)設情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減少學生對于數學的恐懼感,課堂上要放慢教學進度,變換教學方法。如人教版初二幾何第三章《三角形》的第一課時《關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我是這樣處理的:一是請學生講解三角形的有關概念;二是請學生用折紙的方法講解角平分線和中線,折紙的過程中你還發(fā)現了什么?三是請學生任意作出一個三角形,并作出這個三角形的一條角平分線和一條中線。三個要求層層深入了學生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變教師講為學生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采用多種的評價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精神和關于改革評價的目標要求,提出了新的數學學習評價理念。該理念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的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作為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這些評價建議,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落實,是保證新課程有效實施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對于數學學習評價的實施,更是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課程和學生的發(fā)展保持一致,提高評價的效度。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開始階段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做,如:提示測驗中進步較大的學生試卷;幫助學生把上課時對于例題、習題一些好的解法總結成小文章;讓學生尋找一些與課本知識相關的鏈接……讓學生在學習中尋找樂趣,進行新的嘗試。
四、加強直觀,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經歷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具、投影儀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能是靜態(tài)的教學知識動態(tài)化,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面積公式推導的教學中,采用投影演示“拼割”過程,化靜為動,一目了然,而通過學生的剪拼,不但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通過自擺弄得出的結果,印象深刻,記得牢。很顯然,在教學中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引導動手操作能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布置多樣的作業(y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作業(yè)的目的在于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并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正確組織好學生作業(yè),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教師應重視作業(yè)的布置,《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弊鳂I(yè)布置如何體現這一基本理念,如何調整作業(yè)在學生學習活動的位置,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通過作業(yè)的布置滲透數學學習方法如自學,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開始時每天的第一項作業(yè)是復習,最后一項作業(yè)是預習,而且把具體的頁數寫清楚提出具體的預習提綱,加強學生看書的針對性,開始時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如讓家長簽字,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興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富有情境的作業(yè)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體現出題型多樣,方式新穎,內容有創(chuàng)造力,如課本習題、自編習題、計算類題目、表述類題目互相穿插,讓學生感受到作業(yè)內容和形式的豐富多彩,使之情緒高昂,樂于思考,從而感受作業(yè)的樂趣。
總之,通過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不但能鞏固書本知識,而且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這是學好這門功課的前提。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數學老師應當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通過多種渠道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好數學,才能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