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林
(深圳市龍崗區(qū)平湖人民醫(yī)院 廣東 深圳 518111)
胎兒生長受限指胎兒在宮內發(fā)育較正常遲緩,未達到正常的生長水平[1]。據統(tǒng)計,我國孕婦中胎兒生長受限的發(fā)病率在6%左右,是導致嬰兒圍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存活胎兒出生以后體格、智力發(fā)育不良[2]。深圳市龍崗區(qū)平湖人民醫(yī)院對胎兒生長受限孕婦進行健康宣教,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0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深圳市龍崗區(qū)平湖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6 例胎兒生長受限孕婦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式分為兩組,觀察組給予健康宣教,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53 例,年齡22 ~38 歲,平均(27.5 ±3.1)歲,孕周29 ~38 周,平均(33.1 ±1.4)周;對照組53 例,年齡21 ~36 歲,平均(28. 2 ± 3. 4)歲,孕周28 ~37 周,平均(32.5 ±1.2)周。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產前檢查,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健康宣教,具體包括:①病因治療。護理人員配合醫(yī)師找尋相應病因,積極幫助采取對應的治療方式,使孕婦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心理疏導。絕大多數孕婦得知胎兒生長受限后均出現焦慮、煩躁或抑郁等心理問題,易加重病情。應對孕婦的心理變化進行評估,并進行心理干預[3]。病房或居室環(huán)境要溫馨、安靜,減少噪音等不良刺激,對家屬進行教育,避免刺激孕婦。各種輔助檢查前,講解必要的流程和可能出現的不適,告知注意事項。向孕婦介紹成功案例,幫助建立康復的信心;③飲食教育。在尊重孕婦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的基礎上,盡量完善膳食的營養(yǎng)結構,主動溝通與交流,取得信任,引導孕婦配合飲食護理改變;④提升孕婦的認知水平。編制胎兒發(fā)育科普小冊子,并羅列部分典型性病例,列出低出生體質量對嬰兒的長期負面影響,一方面使其明白各個胎齡段胎兒正常的生長參數,與自身情況有直觀對照,另一方面警醒不及時處理的嚴重后果,提高認知水平;⑤運動與自我保健的教育。鼓勵孕婦適當下床活動,一般以散步為主,避免出現明顯勞累感。指導其飯后30 min后慢步走45 min 左右,每日2 次為宜。孕婦自我保健的主要內容是胎動管理,教會每日定時數胎動,并做好記錄;⑥出院指導。告知定期產檢,動態(tài)了解孕婦的機體狀態(tài)和胎兒的發(fā)育程度。胎兒情況正常、胎盤功能良好、孕婦機能正常者,可在常規(guī)產檢基礎上適當增加產檢次數,注意胎盤功能、臍帶血流監(jiān)測、胎兒發(fā)育指數等情況,直至足月妊娠為止。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定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胎兒出生體質量 觀察組胎兒出生體質量為(2.73 ±0.19)kg,對照組胎兒出生體質量為(2.31 ±0.20)kg,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57,P=0.019)。
2.2 觀察組開始干預時間與胎兒出生體質量情況 觀察組53例孕婦中,1 例孕婦因系統(tǒng)性疾病導致流產,其余52 例均存活。采取干預措施越早,胎兒出生體質量越大。見表1。
表1 觀察組開始干預時間與胎兒出生體質量情況(±s,kg)
表1 觀察組開始干預時間與胎兒出生體質量情況(±s,kg)
開始孕周 n 出生體質量28 ~29 周6 3.02 ±0.21 30 ~31 周 13 2.84 ±0.20 32 ~33 周 15 2.61 ±0.19 34 ~35 周 7 2.55 ±0.22 36 ~37 周 5 2.43 ±0.18 38 ~39 周6 2.32 ±0.20
胎兒生長受限后,一方面會導致出生時健康狀況不佳或流產甚至圍生期死亡,另一方面存活胎兒的遠期體格和智力發(fā)育要弱于正常體質量出生兒[4]。因此,及時糾正胎兒生長受限、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已成為產前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證明,導致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的常見原發(fā)病因有3 種:①孕婦的基礎疾病,如妊高癥、妊娠期腎病、妊娠期營養(yǎng)不良、機體其他系統(tǒng)的感染等;②胎兒存在先天性疾病,如小頭畸形、泌尿系統(tǒng)畸形等,導致胎兒發(fā)育不良或停止發(fā)育;③臍帶因素,如臍帶過細、過短或過曲、繞頸等,也可能導致胎兒發(fā)育不良[5-7]。針對上述問題,護理人員應主動配合醫(yī)生查明確切病因,并根據孕婦及胎兒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孕婦得知胎兒生長受限后易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時可加重病情。主動與孕婦進行溝通,對心理變化進行綜合評估,并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消除孕婦顧慮。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8]。臨床經驗表明,保證孕婦合理、科學的膳食是預防和糾正胎兒發(fā)育不良的重要一環(huán)。孕期、特別是孕中期和晚期,如果營養(yǎng)攝入偏少或結構不均衡,將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導致低體質量、骨骼生長遲緩、甚至早產等。應指導孕婦改變飲食結構,多食蛋白含量高易消化的食物,如雞蛋、肉類、牛奶等,配合水果、大豆等富含纖維素類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以預防便秘,盡量不攝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在鈣、鐵等微量元素的攝入方面,妊娠中、后期應有計劃的補充,鈣每天1.0 ~1.5 g,如果孕婦妊娠劇吐癥狀嚴重,必要時進行輸液補充;鐵元素的攝入量應達到每日18 mg,動物性食物如瘦肉、血制品等不僅含鐵量高,且較植物性食品更易被人體吸收,因鐵在偏酸性環(huán)境下更易被人體利用,故在補鐵時應多食用水果等。值得注意的是,孕期不適合劇烈運動,但孕期合理運動對孕婦、胎兒都有較大益處。鼓勵孕婦適當下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腸道蠕動并幫助消化,有利于胎兒獲得更多的血供和營養(yǎng),促進其正常發(fā)育。
本研究證實,及早地篩查出胎兒生長受限情況并給以專業(yè)、系統(tǒng)的補救措施能夠有效糾正胎兒生長受限,增加胎兒出生體質量。研究中發(fā)現,孕婦的自我保健在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建議孕婦定時記錄胎動情況,每小時胎動次數<3 次,或者每半天內胎動<12 次,或者與往日相比減少50%,說明發(fā)生了胎兒宮內窘迫,應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進行吸氧等處理。
[1]Sato Y,Benirschke K,Marutsuka K,et al. Associations of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with placental pathological factors,maternal factors and fetal factors;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257 Japanese cases[J].Histology and histopathology,2013,28(1/3):127-132.
[2]崔世紅,張婷,劉萍萍,等. 激活素A、Bax 和XIAP 在特發(fā)性胎兒生長受限患者的表達及意義[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3):211 -214.
[3]吳文英,但冬玉,周惠歡,等.胎兒生長受限孕婦的健康宣教[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4):2381.
[4]肖靜,朱付凡.140 例胎兒生長受限孕周及相關因素分析[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7):539 -542.
[5]古麗娜孜,祖力皮努爾.51 例胎兒生長受限(FGR)原因分析和預防[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6(4):161.
[6]黃平,金瑛,陳光元,等. 胎兒生長受限研究進展[J]. 中國醫(yī)藥,2011,6(4):511 -512.
[7]王劭敏.胎兒生長受限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綜合臨床,2013,29(1):110 -112.
[8]李莉.淺談胎兒生長受限相關因素[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9(6):9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