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腔氣囊導尿管在普外科臨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張杰
(民權縣中醫(yī)院河南商丘476800)
【摘要】目的分析雙腔氣囊導尿管在普外科臨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方法對民權縣中醫(yī)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12月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的72例患者進行分析,探討發(fā)生的問題,并對2013年1月至12月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的78例患者實施相應的對策,對比分析2012年和2013年患者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2013年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2012年,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結論在普外科應用雙腔氣囊導尿管期間易發(fā)生尿液外滲、機械性尿路損傷、尿路感染等問題,加強管理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
【關鍵詞】雙腔氣囊導尿管;普外科;并發(fā)癥
雙腔氣囊導尿管在普外科臨床工作中較常用,有利于解決手術前后、麻醉、危重患者的排尿困難和尿量觀察,具有操作簡單,固定牢固等優(yōu)點,但留置導尿管期間易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1]。本文分析了雙腔氣囊導尿管在普外科臨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民權縣中醫(yī)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12月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患者共計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齡24~78歲,平均(54. 25±11. 42)歲;體質量46~85 kg,平均(63. 46±10. 53) kg;導尿管留置時間8 h~12 d,平均留置時間(3. 64±1. 15) d。2013年1月至12月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患者共計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齡22~76歲,平均(53. 78±11. 59)歲;體質量45~87 kg,平均(63. 24± 10. 62) kg;導尿管留置時間6 h~14 d,平均留置時間(3. 53± 1. 12) d。對2012年和2013年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導尿管留置時間等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
1.2分析方法對民權縣中醫(yī)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12月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的72例患者進行分析,重點分析發(fā)生并發(fā)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干預。具體如下:①留置尿管期間發(fā)生尿液外滲3例,均為老年女性患者,插入尿管后尿液由尿管周圍滲出,與女性生育后會陰肌肉松弛有關。在臨床工作中留置導尿管前應詳細了解患者有無尿道畸形,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尿管,使用前檢查有無漏液、破損等異常情況[2]。②發(fā)生機械性尿路損傷5例,均為男性患者,與選取的尿管型號偏小、質地偏軟等因素有關。尿管未插入膀胱內,而是盤曲于尿道球部,氣囊充盈后可造成損傷。全麻未清醒、昏迷患者如發(fā)生躁動,牽拉尿管也是引起機械性尿路損傷的重要原因。在臨床工作中留置導尿管前選擇粗細適宜的尿管,并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尿管結構、留置尿管的意義,不可擅自拔出。插入尿管時必須確保置入膀胱內,見尿流出后男性患者再插入4~6 cm,女性患者再插入3~5 cm,沿尿道球部向遠端觸摸尿道,感覺到尿管返折后形成的雙管征再向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3]。③發(fā)生尿路感染4例,均為女性患者,由于尿道口距離肛門較近,易受到污染?;颊咝g后臥床時間較長,如不注意會陰部清潔,易導致尿道口或導尿管污染,致病微生物沿尿道上行而引起尿路感染。在置管操作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充分潤滑導尿管,動作輕柔。每日進行尿管護理,并更換引流袋。保持會陰部清潔,必要時進行膀胱沖洗。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鼓勵患者多飲水、多排尿,減少細菌繁殖,盡量減少尿管留置時間[4]。
1.3數(shù)據(jù)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 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定性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 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13年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
2012年,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見表1。
表1 2012年和2013年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導尿是普外科常用的一種侵入性操作,留置雙腔氣囊導尿管有助于幫助患者排尿,并有利于觀察24 h出入量,為手術患者的后續(xù)治療提供參考和依據(jù),具有操作簡單、刺激性小、固定牢固等優(yōu)點。但留置尿管期間存在尿液外滲、尿道損傷、尿路感染等并發(fā)癥,不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5]。醫(yī)務人員在進行導尿管置入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置管前詳細了解患者的身體構造,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導尿管型號、置入深度,置管后加強局部清潔和護理,以防發(fā)生感染,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雙腔氣囊導尿管在普外科臨床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普外科應用雙腔氣囊導尿管期間易發(fā)生尿液外滲、機械性尿路損傷、尿路感染等問題,在臨床工作中加強管理有助于較好的解決上述問題。
參考文獻
[1]鄭惠霞,張華英,覃敏茹.16號尖頭與非尖頭雙腔氣囊導尿管在普外科圍術期男性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3) : 176-177.
[2]孫文群,毛德志.地佐辛預防全身麻醉蘇醒期患者導尿管源性躁動[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2) : 80-81.
[3]閻振華.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蘇醒期尿道刺激癥狀的護理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0,19(1) : 69-71.
[4]陳麗璇,羅麗云,詹丹萌.普外科圍術期中年男性病人留置不同導尿管的比較研究[J].全科護理,2012,10(7) : 1745-1746.
[5]石正斌,楊忠玉.雙腔氣囊導尿管在普外科臨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探討[J].大家健康,2014,8(10) : 149-150.
(收稿日期:2014-10-17)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2.087
【中圖分類號】R 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