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瑞縈
談談今年畢業(yè)季你怎么看?
前所未有的畢業(yè)季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空間和交流機會,就好比這本特刊以及我現(xiàn)在正在寫的文字。正因為今年的畢業(yè)季,我們第六工作室的畢設主題“二手書計劃”得以更好地呈現(xiàn),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我們的想法和工作。在開展一周后,我常常在展場碰見反復來觀看我們展覽的人,有的是之前沒看懂又回到這里,有的是喜歡我們的書墻,享受在這里閱讀??紤]到其事件性和時間的效益性,在展覽過程中我們不斷地進行改變和調整,參觀者同時也帶給我們很多鼓勵和啟發(fā)。這都是以往畢業(yè)展做不到的。
你如何理解今年六工畢設主題二手書?
去年,我們第六工作室找到了一個點,就是關于“二手書”研究。當集體提出設定二手書作為畢設主題時,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選擇。什么樣的書稱為二手書?
二手書就是已經(jīng)經(jīng)過閱讀、交換、交易,已使用過,已不在最初的、原先的地方。它們可能還在等待著下一位傳遞者。
一本書之所以轉化為二手書,并非它完全失效了,而是取決于人們對它的態(tài)度。一手書是二手書的前史。與一手書或新書相比,二手書的年紀可能是剛面世幾天,也可能已經(jīng)流通好幾個世紀了;可能是一位拮據(jù)者賣掉的贈閱本,也可能是一卷古籍,出生于印刷術誕生的時代(后者不會經(jīng)常顯現(xiàn)仙蹤)。這就是歷史。某種程度上,一本書流通起來可能更加有意思。流通也就意味著,物品喋喋不休的轉移。漂泊有時就是一本書的意義。我們七個人開始去思考二手書時,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和深入,發(fā)現(xiàn)其擁有比尋常理解的概念更為廣闊的內(nèi)涵與延展力。于是它可能包括研究、出版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一切,它可能會引導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行為方式或市場規(guī)則等等。這個主題將超過個人獨立完成的程度,許多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在經(jīng)過一年大量的閱讀、研究和實驗之后,到了面臨布展的最后階段,我們對自己現(xiàn)有的“結果”并不滿意,認為這些并不足以構成一個足夠完整的、邏輯的呈現(xiàn)。我們開始思考這是為什么,既有對自身的問責,也有對大學教育的反思。于是我們決定,與其冠冕堂皇地展覽一本所謂的“結果”的書,不如真實地、樸素地呈現(xiàn)我們所思考的,呈現(xiàn)我們真實的工作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好看的結果。
正如尹吉男老師在畢業(yè)展開幕式視頻里說的:“樸素的能力足以受用一生,花哨的效果只能享受一時”。
介紹下你《二手書的二手書》這個題目吧。兩個“二手書”分別指什么?是否有文本與索引的關系?這個關系在你的作品中重要嗎?
《二手書的二手書》這個題目簡單理解就是,二手書里描述二手書的內(nèi)容,同時這些文本是連貫的,由一本書引導出閱讀下一本書。也就是說,這本書被那本書所提及,而那本書也還有另外一本提到……以此類推,沒有窮盡。這種情形也就成為一種帶有互文性的回環(huán)。文本之間相互參照,彼此牽連,形成一個無限的意義的網(wǎng)絡。這里的“二手書”既是實體的,也是文本和意義層面的。對于問題中提到的“索引”,我認為索引的作用相當于圖書的目錄或書后的索引,它強調的是搜索和速度,提供信息檢索的指引。而我的工作與之相同的部分可能是信息過濾及關鍵詞,我著重過程的積累、工作方法的自然表現(xiàn),依靠過程的、自然的規(guī)則去成形。
信息的整理工作過程和工作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你的畢設是一份精細、龐大的工程。面對大堆資料和信息,如何篩選?最初到結束的過程是什么?
當我開始進入二手書主題后,起初我閱讀到葉圣陶寫的一篇文章,寫到他在上海逛舊書店時偶遇鄭西諦,隨后看到另一本書《西諦書話》,鄭振鐸(即鄭西諦)在書中談到搜買舊書的經(jīng)歷。于是,當我翻閱更多二手書時,發(fā)現(xiàn)眾多書籍或多或少地會談到二手書,有時是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一個章節(jié),或是一整本書。于是,我決定盡可能多地去閱讀這些描述二手書的文段。閱讀時由一個詞、一個書名或一個人物,引發(fā)出閱讀另一本書……由此變成有目的、有線索地去豐富這個內(nèi)容。這樣一來,就隨著作者抵達一座有趣的城市,有時還未從新作者那里中會過意來,又被指引去追尋和閱讀下一個目標、下一本書了。打開一本書,同時也打開了另一本書。有按圖索驥之后很難尋找或找不到書的情況,也有時搜索到的同名書籍卻是色情雜志。當然,一大疊書是兩三天讀不完的,閱讀和搜索總是無窮無盡。如何對收集的文本進行運用組織和描述敘事,成為過程中的主要問題,為此進行了若干歸納整理和材料實驗。首先,將每本書中有關二手書的內(nèi)容復印出來,只裁出保留需要的文本及圖片,將這些片段情景粘帖在一個新的背景墻上,用鉛筆圈注關鍵詞并劃出連線。隨閱讀的增加,背景墻逐漸被形狀各異的紙片填充。接著考慮到尺度因素,還原原書尺寸,重新復印出篩選出來的每一頁。然后,重新審視這些資料,由于這些文本描述近似的內(nèi)容,于是它們共享著若干關鍵詞,比如舊書店、二手書、舊書商、給、尋、傳、修、藏書、偷書、搜集、殘、破、版本、民國、普魯塔克等等。為了強調關鍵詞和文本間涉,通過重疊方式將來自不同書的內(nèi)頁重組在一起,從而構成一本關于二手書的書。于是,嘗試在玻璃紙、硫酸紙、塑料片、紗布等透明材質表面打印,試圖實現(xiàn)重疊結構的可視效果,結果差強人意。最后,在搜尋材質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輔料,叫做雙面粘合襯,在透視效果上目前為止相對較合適,并輔以用食用油浸泡過的復寫紙,兩種材質通過高溫熨燙貼合在一起。所有創(chuàng)作或許經(jīng)歷同一個過程,首先,從人人都走過的陽光大道上繞開,重新出發(fā)。這并非易事,這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跳出來。然后嘗試一些不同的想法,審視它們。然后走開一會兒,拉開一定的距離,之后再回過頭來重新進行審視。這是我喜歡的嗎?因為它的形式不錯?我有沒有單純因為它看起來不錯而覺得它不錯?我有沒有被條條框框束縛住?我在做什么?我從所做的事情中獲得樂趣了嗎?我有沒有喪失最初的熱忱?每一個階段的準備時間長短不定,有時有好幾周時間未完成一個想法,有時只有一天時間,不過,在限定和壓力下可以干得更好。
你在沒畢業(yè)的時候看畢業(yè)生和作為一個畢業(yè)生時的狀態(tài)和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沒什么不同。對于多數(shù)畢業(yè)生來說,畢業(yè)設計可能是一生中相對來說最完整、最自由地去實現(xiàn)一個個人想法的一個階段。我的工作動力源于對我所進行的學習的熱情,
我熱愛設計,并且我希望自己有能力把它做好。如果想真正做好,那么,就確實需要投入時間和經(jīng)歷,需要傾注感情,在所做的事情中傾注自己的靈魂。
目前在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都要傾注自己的熱情。我也不認同那些聲稱某些想法很無趣、沒有做下去的可能性的說法。我認為主題本身沒有有趣無趣之分,更關鍵的在于怎樣對待它們,關鍵在于自己。在經(jīng)歷畢業(yè)設計的過程中,常常覺得不知道怎么辦,沒有主意。我想這是因為知識不夠,學力不足,經(jīng)驗不豐富,到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便沒有辦法、沒有材料。我讀書甚少,既不淵博,又沒有自己的見解,從來不理成一個系統(tǒng)。讀完一本書后,是否能組織成系統(tǒng)的知識,是否能將新收的材料和已讀過的書連屬在一起,而組織成一個有系統(tǒng)的知識,這種學習方法很關鍵。我佩服康德,他能看了一種書,接受了一個人的見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書的思想排逐出去,永遠不把別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周圍砌起墻頭來,那樣博學,又能那樣構成自己的體系。
畢設達到了你的預期嗎?如果讓你重新做一次畢設。你會做什么改變?
去年我就是因為不滿意自己的畢業(yè)設計,所以決定晚一年畢業(yè),去讀更多的書,去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于是,這個問題應該變成“你重新做了一次畢設,你做了什么改變?”今年,于我來說,肯定是沒達到預期,也難以達到預期。每過一天,每實現(xiàn)一個進展,舊的預期又會變成新的預期。我覺得達沒達到預期不重要,當然這不是否認計劃和目標的重要性,雖然也要聽取他人的意見,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堅持自己心意的勇氣。我認為過程中的思考和體驗更重要。以前那個方法(以及現(xiàn)在都是)雖然不好,但沒有以前那個辦法,便沒有現(xiàn)在的方法。因此,這一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而不是走直奔目的地的捷徑。周圍的人可能總是告訴你必須快速地到達目的地,必須清楚地直達自己腳下的路指向何方,不管是設計還是生活。但是我不認為人人都需要走這樣地道路。
你對未來五年的發(fā)展有什么預期嗎?可以談談在美院這四年的生活給你帶來的改變與成長。
學校在專業(yè)上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
在美院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老師們的浸潤,他們學識淵博,思維敏捷,興趣廣泛,視野高遠。
這些年來,在他們身邊聆聽教誨,從他們的作品中領略設計,從旁感受他們的研究與治學,體驗生活與創(chuàng)作的過程,感悟他們行事做人的修為。特別謝謝我的導師宋協(xié)偉教授,他聰明睿智,見識透徹,又十分幽默,他對學生的影響,課外比課堂大得多。宋老師閱讀甚多,總是憑自己的直覺說話,講得很誠懇,甚至很天真,但要是聽懂了他的話是會受益匪淺的。他對生活、對工作、對學問熱愛到了癡迷的程度,不消沉,無心機,少俗慮。由于現(xiàn)在專業(yè),我們往往被看作是設計師,我也會聆聽身體內(nèi)另外一個渴望自由工作的自己的聲音,并把如何融合這兩個自己當作一項實驗。這讓我想到九十年代初的紐約,關于一個人是平面設計、藝術家還是商業(yè)藝術家的爭論,一些媒體就說過:“只要有意思,我毫不介意你叫他什么名字?!币苍S,它既不是藝術,也不是設計,它就是它。總的來說,在美院的生活是一段極其充實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