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吉紅
米開朗基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60歲之后,他招收了幾十名資質(zhì)很好的學生,將自己大半生積累的絕技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
這天,米開朗基羅剛剛上完雕塑的理論課,一名學生從座位上站起來問道:“老師,依照我目前的情況,需要再學習多長時間才能成為一流的雕像大師呢?”
他的問題一提出,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微笑著走下講臺,若有所思地在教室里轉了一圈,再次回到講臺上,一字一句地說:“根據(jù)我對你的了解以及我的經(jīng)驗,我認為至少需要5年時間!”
聽了米開朗基羅的話,剛才提問的學生再次問道:“如果我付出加倍的努力,是不是就可以將學習時間縮短為兩年呢?”
米開朗基羅再次一字一句地說:“如果你加倍努力,至少需要10年時間?!?/p>
聽了老師的話,大家一個個瞪大眼睛,莫名其妙地看著老師,他們不明白,為什么加倍的努力需要的時間反而更長呢。
那名提問的學生更是困惑不解,但是心有不甘,接著問:“如果我分秒必爭,放棄一切休息時間勤學苦練,那么,需要多長時間就可以成為一流的雕像大師呢?”
米開朗基羅鄭重地回答道:“如果真的是這樣,你今生與一流的雕像大師永遠無緣!”
那位提問的學生更是大為驚詫,瞪起眼睛問道:“那到底是為什么呢?”
米開朗基羅嚴肅地說:“因為作為一名雕刻師,一天到晚盯著一流大師的虛名,讓身體長期勞累,積勞成疾,輕則拿不動錘子,重則英年早逝,根本談不上一流的雕像大師!”
頓了頓,他語重心長地說:“更重要的是,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雕塑家,必須做到坦然面對名利,不為虛名所累。藝術需要全身心的陶醉,陶醉于藝術的過程是一種享受,這樣的心態(tài)更能激發(fā)你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激情。如果僅僅為了成為一流的雕塑家而去勤奮努力,那就無法領略藝術的精髓,怎么可能攀登上藝術的頂峰呢?”
學生們恍然大悟。
有句話叫“小之所系,大必所忘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何為小,何為大?想一想,我們苦苦努力的,用盡心力追求的到底是小還是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