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青
香港演員張衛(wèi)健在一檔電視節(jié)目中說,把人生目標(biāo)定為八十分就可以了,定得太高,往往壓力過大,因為人生本就沒有什么完滿,如果你又多得了二十分,那么這二十分就算是對你的獎賞。
這是一個不錯的活法。如果給自己的人生定為滿分,那么一旦沒有達到這個目標(biāo),你就會難過、傷心、絕望甚至自暴自棄。再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隨時隨地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而,失分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樣一來,你就難得滿分了。而把自己的人生目標(biāo)定位為八十分,好在目標(biāo)稍微近一點,壓力就會小一點,因而能輕裝上陣,走得輕松自在,目標(biāo)也容易實現(xiàn)。如果在這一過程中,你超水平發(fā)揮,表現(xiàn)出色,超越了原來的既定目標(biāo),多得了二十分,那么你就得到了一個滿分。
古人說得好:“無欲之謂圣,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徇欲之謂狂?!笔ト酥詾槭ト耍且驗樗麄兊男睦飿O其純凈、一塵不染,而凡人之所以為凡人,是因為他們心里充滿著太多的雜念。而把人生目標(biāo)定位為八十分的人,心里不是沒有欲望,他們也有,只是欲望不是太強烈。他們比那些追求滿分人生的人,心里的雜質(zhì)要少一些,或者說他們身上背負(fù)的包袱要輕得多,那些追求滿分人生的人背負(fù)的包袱自然要重得多,一旦其人生沒有得到想要的分?jǐn)?shù),這包袱就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甚至將其壓傷、壓死。
我有一個朋友,他有一個觀點:要是自己沒有發(fā)表一部大部頭的作品,自己就枉為一個作家。就是說,他滿分人生的標(biāo)志就是發(fā)表一部長篇小說。對他來說,大部頭倒是寫出來了,可是,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小說。在被一家家出版社冷落的日子里,他心灰意冷,連平時最愛寫的隨筆也不寫了。因為一部大部頭沒有被出版,一年多以來,他幾乎沒有寫過什么。我們勸他,先寫著小東西,不然,時間久了,就怕想寫了,手卻生了。事實果然如我們所料的那樣,后來,他再想寫,其文字已不如從前那樣流暢、鮮活了。他的這種狀況,就源于他的目標(biāo)太高,如果他把目標(biāo)改為能發(fā)表大部頭作品更好,不能發(fā)表就當(dāng)做練筆了,那么他也許還能“無心插柳柳成蔭”呢。可惜,他沒有這么想,也沒有這么做。
再說,追求滿分人生,肯定會空前地忙碌,甚至忙得不分晝夜、丟三落四。西方有則寓言,一個人忙著趕路,結(jié)果卻把靈魂丟在了后面。這也是他們遲早會遇到的情況。要知道,丟失了靈魂,就等于丟失了自我,這樣的人,即使得到了全世界,又有何益?
美國女作家艾美·史賓瑟最近寫了一本書,叫《用來虛度的才是好時光》,她在書中告訴我們:人就得給心靈留有一定的空間。在世人看來,把時間用在這上面,好像是在虛度時光,實則不然。因為,心靈的豐富和飽滿才是人間最美的豐收。所以說,這樣的時光,才是名副其實的好時光。
而那些忙著追求滿分人生的人,是不會遇到這樣的好時光的。在他們看來,攫取更多的物質(zhì)才是他們的全部,這樣一來,他們的貪婪之心會永不停歇,最終他們會淪為物質(zhì)的奴隸。一個人的心上若全是滿,不就成了一個“懣”字了嗎?它可是煩悶、生氣的意思啊。
所以,還是選擇八十分的人生吧,這樣走一路,可以觀一路風(fēng)景,而風(fēng)景是治心的良藥,即使雨,也像德富蘆花說的那樣“能慰藉人心,治人心疾,讓人心平氣和”。帶著這樣的心態(tài)前行,你終會發(fā)現(xiàn),你的人生竟不知不覺多得了幾分乃至二十分。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