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娟
(濟源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濟源 454650)
胸腔鏡肺減容術治療重度肺氣腫的效果及臨床價值分析
程 娟
(濟源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濟源 454650)
目的 探討分析胸腔鏡肺減容術(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治療重度肺氣腫的臨床效果和其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6例重度肺氣腫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26例患者均行胸腔鏡肺減容術,其中21例單側,5例分期雙側。用內鏡切割縫合器切除過度充氣的肺組織。觀察對比肺減容術術前、術后的肺功能、血氣指標、活動能力的變化。結果 26例患者在手術7~23 d后均康復出院,其中并發(fā)應激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患者2例、持續(xù)漏氣(7 d)患者7例,并發(fā)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例,患者的呼吸困難指數從術前的3~4級降低為0~2級。1秒時間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肺總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殘氣量(residual volume,RV)、PaCO2、PaO2、以及6分鐘步行距離(6MWT)在術后及術后半年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胸腔鏡肺減容術治療重度肺氣腫療效甚好,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使用。
胸腔鏡檢查;肺減容術;重度肺氣腫;療效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tài)[1]。對于阻塞性肺氣腫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胸腔鏡肺減容術是治療肺氣腫的較有效手段。筆者對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6例重度肺氣腫患者行胸腔鏡減容術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旨在研究肺減容術對治療重度肺氣腫的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26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例,年齡54~79歲,平均年齡(63.4±2.9)歲,有長期吸煙史的患者19例。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平均持續(xù)時間為(4.1±1.2)年。根據美國醫(yī)療研究委員會修訂的呼吸困難指數分級[2],本組26例患者中有14例呼吸困難指數Ⅲ級,占53.85%;12例呼吸困難指數Ⅳ級,占46.15%。9例持續(xù)吸氧患者,12例間斷吸氧患者。經X線胸片檢查,患者肋間間隙增寬、平膈肌下降、圓頂形消失、肺紋理稀疏。
1.2方法
1.2.1術前準備:術前做好防止患者呼吸道感染措施,對患者痰液進行細菌培養(yǎng),給患者以吸氧、平喘、呼吸道霧化和營養(yǎng)支持。并且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方法。術前對患者進行心電圖、血生化、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肺功能、動脈血氣分析以及胸部正側位X線片、胸部螺旋CT以及6分鐘步行距離等檢測,并詳細記錄好檢測結果。
1.2.2手術方法:32例患者在胸腔鏡下行單側肺減容手術,其中5例半年后再行對側手術。在雙腔氣管插管下,患者采取全麻麻醉方法,取后外側體位。首先,在腋中線第7或者第8肋間置入套管,長約1.0 cm,置入胸腔鏡對肺、胸膜腔、以及“靶區(qū)”情況進行初步探查,隨后,在腋下取小切口,長約5~8 cm,切口前方不超過胸大肌外緣。使用Endo-GIA切割縫合器切除靶區(qū)肺組織,呈倒“U”型切除,切除每側肺容量的20%~30%,縫合殘端先用奈維或者牛心包加墊,再行縫合。盡量保持肺原有形狀,并給下肺韌帶松解。若患者出現較大的空泡,則用臟層抹胸折疊術將空泡壁折疊再縫合。若患者出現輕微漏氣,則噴涂生物蛋白膠進行封堵。手術完畢后置胸腔引流管2根,充分鼓肺后再關閉切口。在手術室等患者清醒后,拔出氣管插管,術后行硬膜外鎮(zhèn)痛泵幫助患者鎮(zhèn)痛。
1.3數據處理: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6例患者均存活。術中切除的每側肺容量的20%~30%,切除后標本重量為102~172 g,平均(144.7±18.7)g。26例患者在手術7~23 d后均康復出院,其中并發(fā)應激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患者2例、持續(xù)漏氣(7 d)患者7例,并發(fā)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例,給予相應措施后并發(fā)癥狀均消失?;颊叩暮粑щy指數從術前的3~4級降低為0~2級?;颊咝g后1秒時間肺活量和PaO2、6分鐘步行距離明顯增加;肺總量、殘氣量、PaCO2顯著下降,各項指標改善均顯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所有患者都給予半年以上隨訪,患者反映自身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而且活動能力明顯增強。術后半年進行常規(guī)X線檢查發(fā)現術側胸廓縮小,平膈肌上抬,活動度增大。1秒時間肺活量和PaO2、6分鐘步行距離增加更顯著,肺總量、殘氣量、PaCO2也愈發(fā)顯著。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COPE)致殘率、病死率高,病程遷延,難以治愈。內科對于重度肺氣腫療效不佳,肺減容術和肺移植術作為外科治療肺氣腫的主要方法,臨床療效較好。由于肺移植術價格昂貴且供體有限,不少患者都在等待目標肺的過程中死亡,而肺減容術作為過渡階段的治療方法,在醫(yī)學界備受推崇。本組26例患者康復出院情況也表明肺減容術對治療重度肺氣腫療效安全、可靠。根據一些研究報道可知,外科手術治療重度肺氣腫效果比內科治療效果更優(yōu),其有效率分別為72%和41%[3],差異顯著(P<0.05)。Fishman等[4]多中心研究表明胸腔鏡肺減容術有效改善重度肺氣腫患者生存質量和呼吸困難狀況。本研究結果與之相同。
表1 26例患者LVRS術前、術后各項指標變化對比
行胸腔鏡肺減容術通過切除病變的肺氣腫組織,能夠有效減少無效死腔,提高氣道彈性,改善患者活動能力。本研究中對患者行電視胸腔鏡小切口肺減容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根據Naunheim等的研究表明LVRS單側和雙側術后,患者生存率無顯著差異,但是行雙側LVRS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單側LVRS要高,因為雙側LVRS麻醉時間較長,創(chuàng)傷較大。為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筆者建議行胸腔鏡單側一期手術。本組26例患者中,21例單側LVRS和5例雙側LVRS,雙側LVRS的5例患者均行單側異期LVRS,無嚴重并發(fā)癥,所有26例患者均康復出院。因此,胸腔鏡肺減容術治療重度肺氣腫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1] Cremona G,Barbara JA,Melgosa T,et al.Mechanisms of gas exchange response to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 in severe emphysema[J].J Applied Physiology,2011,110(4):1036-1045.
[2] McCabe A,Hassan T,Doyle M,et al.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low-risk pulmonary embolism suitable for outpatient treatment using the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 (PESI)[J].Irish J Med Sci,2013,182(2):291-295.
[3] 王厚強,辛軍,唐鳴秋,等.胸腔鏡肺減容術治療32例重度肺氣腫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7,9(6):819-820.
[4] Fishman A,Martinez F,Naunheim K.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lung-volume-reduction surgery with medical therapy for severe emphysema[J].N Engl J Med,2003,348(21):2059-2073.
R563.3
B
1671-8194(2015)35-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