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核科學與工程系的教授。本書是作者為第一年研究生課程所著,書中講述了核科學和工程的基礎知識。與傳統(tǒng)的核工程和核物理基礎課程不同,本書的重點是讓作為未來的核工程師的學生們了解核輻射以及核輻射與環(huán)境物質的相互作用。此外,為了能夠有效使用核輻射, 我們必須理解其屬性, 從而能夠開發(fā)出新的、更安全的、有效的、耐用而經濟的新型裝置。
全書分為13章:1.背景和觀點, 介紹核科學與核工程的發(fā)展;2.組織機構, 討論核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3.核性能和數據, 論述核子輻射的基本特性; 4.核的穩(wěn)定性, 介紹質量和穩(wěn)定性;5.能級模型, 綜述在一個正方形中粒子的能級;6.核分解和衰變, 考慮α,β和γ衰變的過程;7.截面的碰撞, 介紹彈性的交互散射;8.核反應原理,討論核反應的動力學,截面系統(tǒng)學和核反應理論;9.中子散射, 論述中子、質子散射和中子彈性散射;10.伽馬射線散射和吸收, 討論康普頓散射,光電效應和輻射探測;11.帶電粒子的滯止, 介紹原子電子的非彈性碰撞;12.中子反應, 論述反應能量,復合核的反應和中子的裂變;13.中子的輸運,介紹輸運方程和輸運減速。
本書適合核輻射相關的研究人員、工程師、教師和研究生閱讀和參考。
吳永禮,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