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14次中國—東盟(10+1)經貿部長會議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高虎城在會上表示,2015年是東盟共同體建成之年,中國期待見到一個更加融合、更加繁榮的東盟。當前,中國與東盟經濟進一步融合,聯(lián)系更為緊密,開展全方位的經貿合作恰逢其時。雙方應順應歷史潮流,深入落實領導人共識,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快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按照小步快走的原則,如期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升級談判,推動雙邊經貿合作不斷邁向深入。
會議期間,中方就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出了八項措施建議:一是促進雙邊經貿合作提質增效升級,努力實現(xiàn)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至2020年的8年間中國對東盟新增投資額超過1000億美元貿易投資目標;二是落實領導人共識,如期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升級談判;三是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中國—東盟互聯(lián)互通合作;四是以中方在東盟國家興建的各類經貿園區(qū)為抓手,推進雙方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五是利用好中國對東盟提供的合作資金,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六是進一步深化多種形式的地方經貿合作;七是繼續(xù)發(fā)揮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平臺作用;八是加強區(qū)域、次區(qū)域經貿合作。
東盟方對中方建議表示歡迎。會后發(fā)表的聯(lián)合新聞聲明對中國繼續(xù)保持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感到高興,敦促加速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升級談判進程,力爭在2015年11月前完成,關注中方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在經貿領域落實到實處的建議及加強雙方經貿合作的務實措施。(中國經濟網)
山東首個民用高壓船舶岸電系統(tǒng)投運
8月31日,國網山東日照供電公司與日照港集團聯(lián)合舉行“日照港首套船舶岸電系統(tǒng)投運儀式”,標志著山東省首個沿海港口民用高壓船舶岸電項目如期竣工送電。該項目預計每年替代電量約230萬千瓦時,替代燃油1863噸,每年可為港口節(jié)約運行成本約115萬元。
今年以來,國網山東電力積極開拓新的電能替代領域,提出青島、煙臺、日照、棗莊、濟寧等沿海、沿河城市,要與港口、航運公司等單位開展合作,主動提供供電服務,大力推廣港口岸電替代技術。
自2015年2月日照港購置日照至韓國“日照東方”號集裝箱客貨輪船以來,國網山東日照公司積極參與山東省節(jié)能服務公司和日照港座談交流活動。經過與日照港詳盡洽談,達成兩家單位共同推進港口岸電項目的共識。日照港把船舶岸電應用納入“綠色循環(huán)低碳港口”建設目標,列為本年度實施項目計劃。
日照港首套民用船舶岸電系統(tǒng)采用高壓上船方式,在日照港西港7#變電所內設置800千伏安降壓裝置,將10千伏/50赫茲工業(yè)電源轉換成6千伏 /50赫茲船用電源。主要設備包括10千伏高壓柜1面、變壓器1臺、6千伏高壓柜1面、碼頭岸電箱1臺。岸電和船電之間的負載轉移通過并聯(lián)方式進行,采用不斷電方式實現(xiàn)船電與岸電、岸電與船電的無縫負荷轉移,系統(tǒng)具備自動/手動方式。
據了解,實施船舶岸電技術,以碼頭供電系統(tǒng)替代船舶輔機燃油發(fā)電,不但降低了停泊船只的照明、通信、空調、水泵等運行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實現(xiàn)了大氣污染“零排放”,減少了噪音,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叢民 郭軼敏 丁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