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暉
(江蘇宜興214221)
宜興紫砂壺工藝審美
謝明暉
(江蘇宜興214221)
現(xiàn)代紫砂學界有一些學者提出一個新穎的觀點,即把紫砂茗壺重新劃分歸屬:第一類是具有傳統(tǒng)的文人審美風格的作品,講究內在文化底蘊,追求“文心”,提倡素面素心的清雅風貌,在壺體鐫刻提銘,切壺、切茶、切景詩出為“三絕”,稱之為“文人壺”。
紫砂;工藝;文化
壺,是器皿。流行于商至漢代,用于裝酒和裝水。它的式樣很多,制作材料也很多,所以壺的家族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大家族了。
數(shù)百年來,這個壺的家族中最負盛名的可以算得上是宜興的紫砂壺了。紫砂為宜興揚了名,現(xiàn)在紫砂也成為宜興響當當?shù)某鞘忻?/p>
紫砂陶在浩瀚的中華文物史上有著瑰麗的地位,人們稱為高超的藝術品。在明清兩代,地處江南人文薈萃之地的宜興,所生產的紫砂器,更充滿著豐富的文化氣質。其所以成為名陶,實由于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與獨特的藝術性兩大原因。論紫砂的藝術性,其造型藝術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氣息之豐富,是其它陶瓷品類無法相比的。然而在現(xiàn)代的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文形體三大類。這是歷代紫砂藝人,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態(tài),吸取了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而創(chuàng)作的。
紫砂陶的泥料主要有紫泥、本山綠泥及紅泥三種,統(tǒng)稱為紫砂泥。紫泥是產于陶土甲泥礦中的一種泥料,產于宜興本地,它們以天然的礦物組成,蘊藏在巖和普通陶土的夾層中,故有“巖中泥”,“泥中泥”之稱。紫砂土是一種質地細膩,含鐵量高的特種隱士,是我國得天獨厚的寶貴資源,有著優(yōu)良的可塑性,成品由于表里均不掛釉,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使用時不灸手。常擦拭,表面自發(fā)光澤,也就是俗稱的“包漿”。
紫砂泥料的分子排列與一般陶瓷泥料的顆粒結構不同,成鱗片狀結構。本山綠泥是甲泥礦內的夾脂,紅泥是夾于陶土“嫩泥”礦中的泥料又稱朱砂泥。三種原料可單獨使用,也可根據需要進行相互配比混合使用,從而產生更多的紫砂泥色。由于原料礦區(qū)和礦層分布的不同,配方不同,以及燒成的溫度、氣氛變化的不同,色澤更為豐富,可分別呈現(xiàn)天青、栗色、深紫、梨皮、朱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黛黑等色,故有紫而不艷、紅而不驕、綠而不嫩、黑而不墨、灰而不暗的高雅色調。純樸大方,別具風格。
紫砂壺在滿人時期,融入了古老的中國畫,用陶土和窯火,譜寫新的詩篇。紫砂壺象形器所承載的是中華幾千年的文化,而所牽系的是紫砂壺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宜興紫砂壺象形器是出于“美”和“靈”的需求,而必然會有“高”的結果。所以,宜興紫砂壺象形器必然隨著宜興紫砂壺的發(fā)展,更為世人所矚目,它的藝術價值也會隨著紫砂市場的進一步正確發(fā)展的提升,而它的獨特材質、獨特工藝、獨特品格、獨特功能將更能體現(xiàn)其獨特的價值。獲得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雙重享受。就目前宜興紫砂的銷售情況,某大師的收藏作品,即利用泥色、泥紋的變化來表現(xiàn)山川風景,某大師的仿真作品,某大師的紫砂塑器,現(xiàn)在市場高價,供不應求。價值規(guī)律是嚴肅的,藝術品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而宜興紫砂壺象形器正是一種絕無僅有的藝術奇葩,是壺,可以飲茶;是畫,可以欣賞,它可以將萬景萬物立體于砂面,成為絕世之作。
評價一件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美好的結構,精湛的制作技巧和優(yōu)良的使用的功能。所謂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扳、蓋、紐、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xié)調。精湛的技藝,是評審壺藝優(yōu)劣的準則。優(yōu)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扳的便于執(zhí)握,壺的周圓和縫,壺嘴的出水流暢。同時要考慮質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如果抽象地講紫砂壺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tài)這四個要素。宜興紫砂藝術的最大特點是樸素,紫砂壺的古樸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十分相近。文人玩壺,視為“雅趣”,參與其事,成為“風雅之舉”。他們對紫砂壺的評價是:“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木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p>
現(xiàn)代紫砂學界有一些學者提出一個新穎的觀點,即把紫砂茗壺重新劃分歸屬:第一類是具有傳統(tǒng)的文人審美風格的作品,講究內在文化底蘊,追求“文心”,提倡素面素心的清雅風貌,在壺體鐫刻提銘,切壺、切茶、切景詩出為“三絕”,稱之為“文人壺”。第二類是有富麗鮮亮、明艷精巧的市民趣味作品,在砂壺上用紅、黃、藍、黑等泥料繪制山水人物,草木蟲魚做紋飾,或鑲銅包銀,此類稱“民間壺”。第三類作品是將砂壺進行拋光處理,鑲以金口金邊,造型風格迎取西亞及歐洲人的審美趣味,有明顯的外銷風格,稱“外銷壺”。第四類是不惜工本精雕細琢,講究豪華典雅的宮廷御用紫砂茗壺稱“宮廷壺”。而此類器物則代表了舊時紫砂制陶的最高成就。
[1]卞宗舜.中國工藝美術史[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國明清紫砂壺藝鑒賞[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7.
[3]韓其樓.紫砂壺全書[M].北京:華齡出版社,1980.
J527
A
1005-5312(2015)29-0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