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晶晶(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83)
視覺文化的特征及其對設計藝術的影響
向晶晶
(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83)
我們現(xiàn)在面臨著以視覺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出現(xiàn)與現(xiàn)代化社會下的背景密切可分。本文從現(xiàn)代社會理論角度探討了視覺文化的內在邏輯與特征,并探討設計藝術與視覺文化的聯(lián)系,來進一步分析設計與藝術如何更好的運用視覺文化在社會中發(fā)展。
視覺;文化;設計藝術
(一)視覺文化概述
“視覺文化”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的《電影美學》。就是將原來以語言、為核心的傳播方式轉變?yōu)榱艘詧D像為主體的傳播文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語言文化成為時代主體,從而迎接視覺文化時代的到來。米爾佐夫在《什么是視覺文化》一文中表達的觀點:“視覺文化研究的是現(xiàn)代文化和后現(xiàn)代文化如何強調視覺表現(xiàn)經驗,而并非短視地強調視覺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覺。視覺文化不依賴圖像,而是依賴對存在的圖像化或視覺化這一現(xiàn)代趨勢?!比藗兺ㄟ^感官來接觸這個文化時代,從圖像化了的視覺中去感受文化。
“讀圖時代”的到來,視覺文化的傳播現(xiàn)象已經成為信息接受與傳播的重要通道。視覺文化的基本涵義就是視覺因素,或者說形象或影像在我們的文化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廣告、電影、攝影、電視、形象設計、體育運動的視覺表演、排版物的插圖化等等,都展現(xiàn)我們進入了一個特征明顯的視覺化社會,這也許可以從許多方面深切地感受到。信息的視覺表演、印刷物的插圖化等等,無數(shù)例證都證明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tài)已出現(xiàn)。
視覺文化,不僅標志著一種文化的形態(tài)轉變與形成,而且表明著人類思維模式的一種轉變。黑格爾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視覺和聽覺是認識性的感官。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視覺就是聽覺,抑或視聽同時運用。當代德國哲學家威爾什認為,視覺與聽覺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文化,這是由于兩者的一系列差異造成的。
(二)視覺文化的特征
1.視覺化。視覺化是視覺文化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由于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數(shù)字化社會,各種新興科技的使用使得各個行業(yè)都不再僅僅局限于紙質平面的局勢。就比如醫(yī)學中對于患者的診斷也能通過屏幕視覺的體現(xiàn)出來,這都讓我們了解視覺化給這個社會帶來的結果。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指出:“世界圖像……并非意指一幅關于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構想和把握為圖像了……世界圖像并非從一個以前的中世紀的世界圖像演變?yōu)橐粋€現(xiàn)代的世界圖像;不如說,根本上世界變成圖像,這樣一回事情標志著現(xiàn)代之本質?!?/p>
2.大眾化。由于圖像具有更直觀和更易理解的特性,相對于語言符號,對視覺符號的消費門檻明顯降低。視覺文化中的視覺也就是將非視覺的東西變?yōu)橐曈X的,也可以說就是變?yōu)槟撤N符號,符號通常都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一定印象的表現(xiàn),這種符號被賦予的文化內涵通過符號的特性得到廣泛的傳播與識別,被社會大眾廣泛認同,形成一種廣泛的被傳播的圖像文化。
3.互動性。視覺化的圖案讓大眾能在自我道德知覺中去認知圖像所傳達的深意,而圖像所特有的功能讓人們不自覺意識圖形與自我之間的聯(lián)系,轉變大眾以前固有的一種思維模式,使公1眾更深入,從自我的角度、感性的認知出發(fā)理解視覺化了的文化。
4.后現(xiàn)代性。后現(xiàn)代是現(xiàn)代主義和現(xiàn)代文化因面臨自身視像化策略的失敗而引起的危機,換言之,它是造成后現(xiàn)代性的文化所帶來的視覺危機,而不是其文本性的危機。一切雜亂的視覺圖像、影像、形象以及各種怪異圖形,為人所不了解的圖像化,便體現(xiàn)著視覺文化的后現(xiàn)代性。
英國的麥克·普瑞斯認為:“設計即藝術、設計即解決問題、設計即創(chuàng)造?!痹O計藝術是設計與藝術的兩者結合。也是以藝術為關鍵的,結合技術,科學的一門學科。藝術與設計相互包容,緊密結合。使得設計成為當今數(shù)字化時代缺一不可的因素之一,對社會的進步發(fā)展起到助推作用。
從視覺文化的四大特征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很多。其視覺化了的圖像,也極大地應用于設計中,并結合一系列的新的技術,新的手段,改變以往通過文字傳播信息的方式,轉而注重視覺與影像,更有甚者通過圖像或視覺化了的形式來傳達設計所要表現(xiàn)的意義與內涵。其次其大眾化的特征使得設計更為的全球化,點對點、區(qū)與區(qū)、國與國間的設計界限逐漸模糊,并漸漸融為一體。而其視覺文化的互動性特征中使得感受認知到與設計的變得極為相似。平面化設計形式,地區(qū)化限制逐漸肢解,互動使得設計適應了任何環(huán)境,并使用任何形式。而其后現(xiàn)代特性對于設計的影響卻值得思考與反思。充斥著任何視覺化了的文化形式,讓人們被動的每天接觸各種視覺反人類,就像垃圾了的信息文化,讓設計朝著單一的方向行進。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的趨利避害,讓視覺文化的有利面為設計藝術所服務。
[1]張玲玲.視覺文化語境下的廣告[D].廈門:廈門大學,2006.
[2]溫朝霞.視覺文化的時代特征[J].學習論壇,2004(07).
[3]海德格爾,孫周興(譯).林中路[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4]張浩.視覺文化傳播的特征與影響分析[D].蘭州:蘭州大學,2006.
[5]陳湘.藝術設計與視覺文化[J].美術觀察2009(12).
J524
A
1005-5312(2015)23-00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