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wèi)國
(江蘇 宜興 214221)
感悟陶都文化的魅力
沈衛(wèi)國
(江蘇 宜興 214221)
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可以發(fā)家致富?!币虼硕妹?。
紫砂;富貴;泥料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是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又名宜興紫砂壺。
我們了解到:制作紫砂壺的紫砂泥是由丁蜀鎮(zhèn)黃龍山、青龍山中的陶土礦加工而來。宜興陶土礦產資源豐富、品種繁多,紫砂泥是其中的一個品種。根據專家的考察,宜興紫砂泥的探明儲量有90萬噸。這個不小的數字原本足夠宜興制壺人使用數百年。但是由于亂挖濫采現象嚴重,宜興地表上的紫砂泥越來越少,且質量嚴重下降。2007年開始實施《無錫市宜興紫砂保護條例》,《條例》明確要求相關部門組織制定紫砂礦產資源的開采利用計劃,并且實行許可證制度,制止了亂開濫采的行為。我們相信在政府強硬的保護措施之下,宜興紫砂礦可以有計劃的被使用。在源頭上保證了紫砂的良好供給,紫砂業(yè)就能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
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可以發(fā)家致富?!币虼硕妹W仙澳嗔显畈赜趲r石層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層之間,礦層厚度幾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學成分為含鐵質粘土粉砂巖。紫泥主要礦物成分為水云母,及不等量的高嶺巖、石英、云母屑和鐵。所謂靠山吃山,靠土吃土。宜興紫泥,千百年來養(yǎng)育了一代代能工巧匠,以至于一提起紫砂壺,我們立刻就聯想到宜興。究竟是紫砂壺使宜興出了名,還是宜興使紫砂壺出了名,誰也考證不清楚了。紫砂壺燒制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梢詿谱仙皦氐哪嘁话闵畈赜趲r石層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層之間,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據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有關巖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云母類型,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觸,燒制溫度在1100-1200攝氏度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從礦層中開采出的紫泥,俗稱生泥。似塊狀巖石,經露天攤曬風化,使其松散,然后經初碎、粉碎,按產品要求的顆粒數目,送風篩選。篩選后的泥灰,由攪拌機攪拌成一塊塊涇泥,經堆放陳腐處理,再把腐泥進行真空練泥,這樣便成為供制坯用的熟泥。在紫砂泥練和制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十分講究。水質的優(yōu)劣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坯的干燥、燒成收縮率小。為豐富紫砂隱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制作設計的要求,工藝師們大膽地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把幾種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適度的金屬氧化物著色劑,控制好窯內的溫度和氣氛,產品燒成后,五光十色,或紫而不姹,或紅而不嫣,或綠而不嫩,或黃而不嬌,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紫砂器的色澤,猶如染在毛紡織品上的顏色,沉著而沒有火氣;仔細觀察,各種泥色裹又有星星白砂,如銀粉閃閃,是光映射,宛若珠璣。有時在泥中和以粗泥砂或鋼砂,更為奪目。而且還試制成功了帶有自然光澤的紅色和青銅色蓋面漿,別開泥色裝飾的新面目。紫砂陶,簡稱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簡練、大方,色澤淳樸、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壺身色澤就愈加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湯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壺里注入沸水都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根據科學分析,紫砂壺確實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
紫砂壺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溫燒成后呈現各種各樣的奇麗的色彩,有朱砂紅、棗紅、紫銅、海棠紅、鐵灰鉛、葵黃、墨綠、青蘭等等。紫砂壺不上釉,但勝似上釉,色澤變化奇詭,豐富多彩。如朱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紅、閃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質樸渾厚,古雅可愛。燒成后的紫砂壺保溫性和透氣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社會上稱其“世間茶具稱為首”,并非夸張。
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單獨成陶。成品陶中有雙重氣孔結構,一為閉口氣孔,是團聚體內部的氣孔;一為開口氣孔,是包裹在團聚體周圍的氣孔群。這就使紫砂陶具有良好的透氣性。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就比較欠缺。同時茶壺本身是精密合理的造型,壺口壺蓋配合嚴密,位移公差小于0.5毫米,減少了混有黃曲霉菌等霉菌的空氣流入壺內的渠道。因而,就能較長時間地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相對地推遲了茶葉變質發(fā)餿的時間。其冷熱急變性能也好,即便開水沖泡后再急入冷水中也不炸不裂。紫砂泥土成型后不需要施釉,它平整光滑的外形,用的時間越久,把摩的時間越長,他就會發(fā)黯然之光。這也是其他質地的陶土無法比擬的。
[1]卞宗舜.中國工藝美術史[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國明清紫砂壺藝鑒賞[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7.
[3]韓其樓.紫砂壺全書[M].華齡出版社,1980.
[4]顧景舟.宜興紫砂珍賞[M].香港:三聯書店,1992.
J527
A
1005-5312(2015)05-01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