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晨 李 喆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鍛煉的臨床分析
林海晨 李 喆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目的 探討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鍛煉的臨床方法與效果。方法 乳腺癌術后患者110例根據(jù)隨機抽簽原則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加康復鍛煉干預,護理周期為4周。結果 兩組護理后的抑郁與焦慮評分都呈現(xiàn)明顯下降的趨勢(P<0.05),護理后治療組的抑郁與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生理、情感、社會、功能評分在護理后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鍛煉的臨床應用有利于緩解焦慮與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
乳腺癌;康復鍛煉;心理狀況;生活質量
當前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特別是當前一些年輕明星死于乳腺癌,使得乳腺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1]。目前,對于早期乳腺癌,乳腺癌根治術可取得比較好的療效,最大限度地減少機體的腫瘤負荷,降低患者病死率[2]。但是任何手術對于患者都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而患者對疾病的恐懼、焦慮、抑郁情緒和癌性疼痛等可引起患者食欲降低和睡眠障礙,對于患者身心康復有一定的影響?,F(xiàn)代醫(yī)學模式是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單純的護理價值在逐漸減少[3]??祻湾憻捰兄诟纳瓢┌Y的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生理功能,減少發(fā)病率發(fā)生[4]。本文具體探討了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鍛煉的方法與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進行康復的乳腺癌術后患者110例,納入標準:經手術或病理活檢證實診斷為早期乳腺癌;順利完成乳腺癌根治術;無腋窩淋巴結轉移患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合并有嚴重心、肝、腎疾?。慌R床資料不完整。年齡最小32歲,最大79歲,平均年齡(56.22±4.19)歲;婚姻狀況:已婚89例,未婚、離異、喪偶21例;文化水平:小學16例,初中24例,高中及中專60例,大專及以上10例。根據(jù)隨機抽簽原則將11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55例)與對照組(55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
1.2干預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的術后護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加用積極的康復鍛煉干預,首先是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患者適當?shù)陌参?,鼓勵患者選擇合適的方式宣泄自己恐懼和煩惱;以非語言溝通技巧表示關心,給予患者很大的安慰和情緒上的支持。耐心講解康復鍛煉的內容、目的、方法以及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給予患者自信心。根據(jù)疾病恢復情況可以在護士的帶領和指導下做早期徒手練習操,包括握拳運動、腕關節(jié)內外旋運動、節(jié)屈肘運動、雙側上肢上舉運動、肩關節(jié)運動、外展運動、節(jié)肩關節(jié)環(huán)繞,每天上、下午各1次;整個干預期間要求患者盡量如期進行康復,但不強迫患者。幫組進行簡易瑜伽與冥想練習,幫助患者放松緊張情緒,讓患者對術后康復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同時家屬的支持與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要促進患者與家屬之間的溝通,增進患者和家屬的感情,使患者和家屬共同面問題。干預周期1個月。
1.3觀察指標:所有患者在護理前后的抑郁與焦慮狀態(tài)選擇抑郁量表(HAMD)和焦慮量表(HAMA)進行調查評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抑郁與焦慮狀況越嚴重。生活質量評估:所有患者在護理后選擇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包括生理、情感、社會、功能等四個維度,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方法:選擇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的兩兩對比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
2.1抑郁與焦慮狀況對比:見表1。兩組護理后的抑郁與焦慮評分都呈現(xiàn)明顯下降的趨勢(P<0.05),治療組的抑郁(13.33±5.02)分與焦慮(11.76±4.55)分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18.45±4.11和15.09± 4.99)分(P<0.05)。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抑郁與焦慮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抑郁與焦慮評分對比(分,)
組別例數(shù) 抑郁 焦慮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治療組 55 25.67±6.33 13.33±5.02 18.97±5.65 11.76±4.55對照組 55 25.78±5.91 18.45±4.11 18.69±7.13 15.09±4.99 P >0.05 <0.05 >0.05 <0.05
2.2生活質量對比:見表2。由表內可知,護理后,治療組生活質量四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 情感 社會 功能治療組 55 19.23±4.33 19.87±5.22 20.76±4.2019.88±3.78對照組 55 13.83±3.00 12.78±4.92 13.11±3.78 13.88±4.44 P<0.05 ?。?.05 <0.05 ?。?.05
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并危及生命的疾病,姚貝娜就是因為乳腺癌發(fā)病而病亡,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并趨于年輕化[5]。在治療中,早期多選擇進行手術治療,但是手術容易破壞形體,有創(chuàng)應激作用,使得患者容易出現(xiàn)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康復和生活質量。
在術后康復鍛煉中,首先要讓患者樹立健康的觀念,促使患者自覺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措施;鼓勵患者積極主動的獲取疾病和康復的相關知識,以便幫助患者減輕內心的困惑,利于患者康復[6]。研究顯示,乳腺癌根治術后1周,患者即可做上肢功能鍛煉,對患側功能康復具有很大幫助,且能夠減少急性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生活質量[7]。本組研究資料顯示,康復鍛煉干預護理后,患者的抑郁與焦慮評分顯著降低。
乳腺癌患者除因懼怕癌癥可能奪去生命和各種治療帶來的痛苦而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外,乳腺癌根治術會較大程度的破壞形體也是患者比較關注的問題,患者常因失去第二性征而產生自卑、焦慮、嚴重抑郁癥、失眠等癥狀,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在康復鍛煉中,醫(yī)護人員應做到盡可能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治療,在康復訓練師的指導下定時進行康復訓練[8]。本組患者經康復鍛煉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總之,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鍛煉的臨床應用有利于緩解焦慮與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
[1] 黃海濤,魏志平,胡哲,等.針灸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4,49(1):59.
[2] 宮霄歡,王繼偉,陳學芬,等.體育鍛煉與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的關系[J].中華腫瘤雜志,2014,36(11):871-875.
[3] Sim KB,Nam KY,Lee HJ,et al.Chest wall pain as the presenting symptom of leptomeningeal carcinomatosis[J].Ann Rehabil Med,2014,38(6):861-864.
[4] 禇彥青,李淑軍,趙建新,等.空氣波壓力治療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乳腺癌根治術后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14,36(6):465-467.
[5] 胡爽爽,宋永霞,洪靜芳.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7):854-858.
[6] 俞美善,周杰.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綜合護理對患肢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1(6):361-362.
[7] Borghesan DH,Gravena AA,Lopes TC,et al.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Satisfaction of Brazilian Women with External Breast Prostheses after Mastectomy[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4,15 (22):9631-9634.
[8] 孫晶波,李靜龍.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指導對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恢復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 6(13):62-64.
R737.9
B
1671-8194(2015)32-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