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婷婷 俞輝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成為人們思想交流的新領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網絡作為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新載體,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發(fā)揮網絡載體的優(yōu)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已成為各高校開展思想工作所要關注的焦點。本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特征以及面臨的問題,探索新時代下如何高效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特征;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12-0099-01
一、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就是以網絡為載體來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利用網絡這一新的媒介,實現(xiàn)教育工作者與受眾者之間的思想交流,向人們傳達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特征
(一)信息傳播快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依靠報刊、廣播、電視為載體進行傳播,與網絡相比具有滯后性,網絡作為新的傳播媒介,信息更新和傳播快,尤其是現(xiàn)代的網絡通信如QQ、微信、微博等,更加便捷地促進信息交流,人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瀏覽各種動態(tài)發(fā)展。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傳播快這一特點,把握時代發(fā)展主題,傳播具有時效性的思政教育思想,讓廣大網民了解時代發(fā)展得主題。
(二)傳播方式的交互性
交互性可以理解為一種相互互動,具有雙向性。以前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傳統(tǒng)媒介(報刊、廣播、電視)進行傳播,是一種單向式的傳播。而以網絡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是雙向的,網絡傳播主體通過網絡媒介(網站、QQ、微信等方式)將思想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可用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價值取向來獲取知識,同時,受教育者也可用對內容進行評價,與傳播主體進行思想交流。教育者能夠利用網絡及時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傳播方式的交互性促進主體與客體的溝通,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
(三)溝通方式的平等
溝通方式的平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主體與客體人格平等、地位平等。在網絡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中,溝通雙方的身份是可以不公開的,網絡教育的主體發(fā)布健康、時效性強、促進教育發(fā)展得信息,教育客體針對問題可以提出自己不敢當面提問,或者隱私性的進行提問傾訴。通過網絡環(huán)境,教育主體有效發(fā)布信息與回答,教育客體主動、平等地接受信息與提問,雙方平等和諧地交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友善對待每一位提問者,積極給予思想指導,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大空間的發(fā)揮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面臨的挑戰(zhàn)
以網絡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具有傳播快速、信息更新快的特點,這必然要求教育主體要有與時俱進精神,不斷地更新知識,及時瀏覽信息以及快速傳播信息。對教育主體網絡技能運用能有更高的要求。同時,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地鑒別能力,篩選健康時效信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更多現(xiàn)代化挑戰(zhàn)。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體面臨的挑戰(zhàn)
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尤其是大學生,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強,現(xiàn)代信息傳播手段方式多樣,然而對事物的鑒別能力差,易受不良信息的侵蝕,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時常引發(fā)社會問題。網絡本身具有虛擬性,大學生過分沉迷于網絡之中,缺乏與現(xiàn)實人際間的交往,導致交往能力退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客體需要提高鑒別素養(yǎng)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面臨的挑戰(zhàn)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推動信息化發(fā)展得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網絡信息中夾雜著一些西方國家的觀念,諸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這些觀念嚴重誤導了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去深思。因此,我們要從現(xiàn)代網絡特征出發(fā),充分利用網絡載體優(yōu)勢,及時有效傳播積極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信息,糾正批判不良思想,給予大眾正確的引導,讓人們通過網絡平臺獲取當代知識,了解時代主題。
四、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建設對策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質
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得社會,網絡媒體已是大眾傳媒的主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也要與時俱進與現(xiàn)代化接軌,這必然需要網絡。以網絡為載體傳播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溝通的有效方式,網絡信息發(fā)展快,信息內容復雜多樣,需要教育工作者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及信息帥選能力。現(xiàn)代網絡交流方式多樣,諸如QQ、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儼然已成為同學間溝通的主要渠道,因此,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工具傳達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構建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
(二)把握時代主題
現(xiàn)代社會活動如生活、工作、交友等都越來越依賴網絡。在這樣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時代發(fā)展主題,把握信息的控制權,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結合起來。利用網絡載體傳播手段,積極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價值體系中的作用。
(三)加強網絡監(jiān)管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網絡載體下搭建主體和客體溝通交流的平臺。然而,網絡文化發(fā)展快,內容復雜這些特點決定了網絡監(jiān)管運用得當,勢必會促進社會發(fā)展:如果管理不當,一些不良信息的泛濫會直接影響學生成長。因此,我們在構建網絡文化建設,傳播文化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做好網絡媒介的監(jiān)督和管理工作,規(guī)范網絡文化發(fā)展,健全網絡文化來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營造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黃偉.開放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1.
[4]李叔華.網絡德育:一個緊迫的時代課題,人民教育,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