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繁 王叢慧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
“V幾V子”結構探析
——安徽明光方言中特殊的短語結構淺析
李可繁王叢慧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摘要:明光方言中“V幾V子”的結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高、表義范圍廣,通過對明光方言中語料的窮盡式收集,結合語法、語義、語用三個平面理論來分析“V幾V子”的結構特點和使用情況,并且聯(lián)系具體語料探討其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明光方言“V幾V子”“三個平面”
文雖題為“V幾V子”結構,但收集的語料并不完全符合這種情況,能進入這個結構的語料很復雜,不過主體是動詞,也有處于第三個字位置上的詞本身并不是動詞的,只是量詞或者名詞(文章為了表達的需要,暫且把這種結構寫為“V幾V子”)。經調查發(fā)現(xiàn),在明光方言中“V幾V子”結構語豐富,我們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所收錄的字頭且結合明光方言具體使用情況,搜集語料如下(按音序排列):
耙:耙?guī)装易友硖锿寥绖?,耙?guī)装易泳托辛?,不需要太多?/p>
扳:扳幾扳子螺絲帽比較松,扳幾扳子就可以擰下來了。
拜:拜幾拜子紅白喜事都是大事,得向土地公公拜幾拜子。
包:包幾包子他要的東西多,包幾包子給他送過去。
刨:刨幾刨子地瓜長在地底下,刨幾刨子才能看見它。
背:背幾背子小牛長大了,背幾背子草才能夠它吃。
篦:篦幾篦子頭發(fā)稀,篦幾篦子就行了。
叉:叉幾叉子他力氣大,比別人多叉幾叉子草。
鏟:鏟幾鏟子鍋底有灰,鏟幾鏟子燒的快。
出:出幾出子春雨過后,小麥出幾出子了。
鋤:鋤幾鋤子他不愛干活,草長那么深鋤幾鋤子就跑了。
串:串幾串子奶奶串幾串子紅辣椒掛在院子里。
戳:戳幾戳子地瓜熟沒熟,用筷子戳幾戳子就知道了。
槌:槌幾槌子衣服太臟,用槌衣棒槌幾槌子就好洗多了。
銼:銼幾銼子車胎壞了,要把橡膠皮銼幾銼子再補上。
搭:搭幾搭子這孩子不伶俐,衣服搭幾搭子放在那不知道洗。
擔:擔幾擔子他家人多,一天得擔幾擔子水才夠吃。
滴:滴幾滴子小孩故意撒嬌滴幾滴子眼淚。
疊:疊幾疊子今天洗了很多衣物,疊幾疊子。
釘:釘幾釘子床腿松動了,釘幾釘子就好了。
兜:兜幾兜子西紅柿收的多,兜幾兜子回家。
堆:堆幾堆子他家在場上堆幾堆子玉米。
垛:垛幾垛子小麥秸稈垛幾垛子留著當柴火。
番:番幾番子曬糧食要番幾番子才能曬透。
服:服幾服子他身體不好,服幾服子藥漸漸硬朗起來。
刮:刮幾刮子刮大白不能馬虎,刮幾刮子不平整。
掛:掛幾掛子他家有很多種面條,掛幾掛子在院子里曬。
磙:磙幾磙子去年場圃種莊稼了,地不平整多磙幾磙子。
行:行幾行子都不愛吃地瓜,種的少,行幾行子地就夠用了。
劃:劃幾劃子河面窄劃幾劃子就到對面了。
夾:夾幾夾子對于不愛吃的菜,他只夾幾夾子就不吃了。
架:架幾架子每年都要準備一些直溜的棍子,架幾架子豆角。
窖:窖幾窖子天氣冷了,窖幾窖子蔬菜冬天吃。
剪:剪幾剪子劉海就那點頭發(fā),剪幾剪子還收錢?
耩:耩幾耩子這塊地小,耩幾耩子黃豆吧!
截:截幾截子這根鐵絲有點長,截幾截子剛剛好。
鋸:鋸幾鋸子樹樁太粗鋸幾鋸子沒斷開。
卷:卷幾卷子今天死面餅好吃卷幾卷子菜沒吃夠。
挎:挎幾挎子他家喂的雞多今天挎幾挎子笨雞蛋去街上賣。
捆:捆幾捆子捆幾捆子柳樹枝當柴火。
籮:籮幾籮子面里生蟲子了,籮幾籮子把蟲子弄出去就好了。
摞:摞幾摞子小學生的書桌上都摞幾摞子書。
抹:抹幾抹子泥墻的時候多抹幾抹子泥漿結實。
磨:磨幾磨子過年了豆腐做得多,磨幾磨子才夠用。
碼:碼幾碼子蓋房子磚頭還剩些,碼幾碼子放在屋前整齊。
攮:攮幾攮子那個賊在慌亂中攮幾攮子就跑了。
捏:捏幾捏子用淡鹽水洗腳,捏幾捏子鹽就夠用的了。
排:排幾排子放學后小學生排幾排子走。
捧:捧幾捧子她心地善良捧幾捧子麥面給乞丐。
批:批幾批子這種襪子好賣已經批幾批子了。
啟:啟幾啟子他力氣小啟幾啟子也沒弄開瓶蓋。
鉗:鉗幾鉗子他做事很認真,鐵絲接頭處總要鉗幾鉗子。
繞:繞幾繞子風箏的線放得太長了,往回繞幾繞子。
篩:篩幾篩子小麥里雜質較多篩幾篩子就好了。
扇:扇幾扇子他坐在樹蔭下不覺得熱,偶爾地扇幾扇子驅趕蚊蠅。
梳:梳幾梳子時間太緊張,早上梳幾梳子就去上班了。
刷:刷幾刷子鞋子臟了,刷幾刷子哪行?
抬:抬幾抬子早上沒吃飯?zhí)滋ё油辆透杏X頭暈。
提:提幾提子他提幾提子水果,手里都快拿不下了。
挑:挑幾挑子他一氣能挑幾挑子水。
團:團幾團子衣服團幾團子隨便往地上一丟。
推:推幾推子今天上午已經推幾推子泥漿了。
歇:歇幾歇子路太遠了,歇幾歇子就會輕松許多。
舀:舀幾舀子燒稀飯,多舀幾舀子水就好了。
碾:碾幾碾子馓子碾幾碾子就可以做餃子餡。
轉:轉幾轉子現(xiàn)在樓房多了,轉幾轉子也沒找到地方。
錐:錐幾錐子納鞋底要多錐幾錐子才好穿過針線。
鉆:鉆幾鉆子他家是沙地,打井的時候鉆幾鉆子就來水了。
從收集的語料來看,“V幾V子”的結構特點如下:
(1)動詞同時具有名詞詞性或量詞詞性。如:在“包幾包子”結構中,第一個包是動詞,第二個是量詞。
(2)第二個“V”實際上已經是名詞詞性或者量詞詞性。例如:“挑幾挑子”結構中第二個“挑”,“舀幾舀子”結構中第二個“舀”,都是和前面的“幾”、后面的“子”構成量詞短語。
(3)第一個“V”與第二個“V”并不是必須一致的,甚至在語音上不同,但是這兩個詞在意義上必須是相關的,字形是相同的。例如:“服幾服子”結構中,第一個“服”和第二個“服”在讀音上并不一致,但是在意義上具有相關性。
(一)從語法的角度
“詞語與詞語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構成一定的句法結構,對句法結構進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p>
從語法角度看,“V幾V子”的結構是一個“動詞+數(shù)量短語”的中補短語,它的含義要根據(jù)具體的動詞來確定。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可以作主語、謂語、定語,也可以單獨成句。例如:
耙?guī)装易泳托辛?。(作主語)
奶奶串幾串子紅辣椒掛在院子里。(作謂語)
提幾提子的水果有點多了吧?(作定語)
“他拿了多少瓜子?”“捏幾捏子!”(單獨成句)
在明光方言中,“V幾V子”結構主要適用于口語當中,而且大多是單獨成句,在使用的時候經常帶有“就”關聯(lián)詞。
(1)在“V幾V子”結構中,第一個“V”的后面可以加“了”。例如:“包幾包子”可以說成“包了幾包子”,僅僅是語音上的停頓,在意義上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2)第一個動詞只能是單音節(jié),“幾V子”可以換成與前面動詞相關的數(shù)量短語。例如:“推幾推子”可以說成“推幾下子”,但是絕對不可以說成“推推幾下子”。因為動詞重復在語義上已經表示了動作的量,而“幾V子”也是數(shù)量短語;另外,“推”不能換成“推搡”,因為后面的數(shù)量短語并不能夠表示“推搡”的量。因此“V幾V子”結構中第一個動詞必須是單音節(jié)。
(3)“V幾V子”結構中,第一個動詞“V”大都兼有動詞和名詞或者是量詞詞性。第二個“V”加上“子”尾后,變成名詞或者量詞。例如:“舀”“擔”等詞語本身只具有動詞詞性,但是加上“子”尾后變成名詞詞性。
(二)從語義的角度
“是指通過分析某句法格式的各個實詞中處于關鍵位置上的實詞所具有的共同的語義特征,來解釋、說明代表這些實詞的句法格式之所以獨具特色、之所以能與其他同形句法格式相區(qū)別、之所以只允許這一部分詞語進入而不允許那一部分詞語進入的原因?!?/p>
(1)在“V幾V子”結構中,第一個“V”在整句話中,作為主要動詞,而“幾V子”是補充說明第一個“V”?!癡”和“V子”在意義上具有相關性。例如:“耙”和“耙子”在意義上是相關的,“耙子”是用來完成“耙”這個動作的工具。
(2)在“V幾V子”結構中,在“幾”的前面可以加上“好”,表示第一個“V”的量很多,并且?guī)в袕娏业母星樯?。例如:“他包好幾包子行李”,我們可以通過表面的結構感知深層的含義——他的行李很多。
(3)“V幾V子”的表達更加強調了動詞“V”。從修辭學的角度講,“V幾V子”是一種重復現(xiàn)象,這種重復主要突出強調動作及進行動作的量,因此在語言交際過程中“V幾V子”強調了第一個動詞。
(4)“V幾V子”結構中,第一個動詞和后面由動詞或者名詞組成的數(shù)量短語有著明顯的指向性。例如:“背幾背子”,不能說成“包幾背子”或者“背幾舀子”,幾乎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三)從語用的角度
“句中詞語與使用者(符號與人)之間也有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屬于語用的(Pragmatical)。研究語用,也就是研究人怎樣運用詞語組成句子相互間進行交際。”
“V幾V子”結構表達的意思,除了理性意義之外,還帶有一定程度上的感情色彩,大都帶有對于動詞“V”的數(shù)量少的不滿意?!癡幾V子”結構在口語中大量使用,表達主觀意圖色彩濃厚,表達說話者對動詞的施事對象的情感、態(tài)度。例如:“滴幾滴子眼淚就沒有動靜了”,這句話表達出說話者強烈的感情色彩,至于表達了什么感情還需要依據(jù)具體的語境,不能一刀切地認為全部都表示少的、不滿的,有時也可能表示多的含義,例如:“我已經兜幾兜子辣椒回家了”,這句話就表示“帶回家的辣椒很多”。
這種結構的產生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的,語言尤其是口語是口耳相傳的,在傳播的過程中很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V幾V子”結構的產生是復雜的。我們經過觀察分析,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
(1)構詞的規(guī)律。四字結構在漢語中廣泛存在,雖然“V幾V子”比較特殊,但是也能夠體現(xiàn)出漢語固定短語內部語素之間有互補關系。例如:“背幾背子”,先有“背”這個動作,然后“幾背子”對背了多少進行補充,表義更加明確。
(2)音節(jié)的需要。呂叔湘先生曾說:“在現(xiàn)代漢語的語句里,雙音化是占優(yōu)勢的基本語音段落?!彼膫€音節(jié)顯然比兩個音節(jié)更加能夠表達詞義的信息量,詞義表達更加準確完善。在漢語中,增加音節(jié)并不是毫無意義的,它還可以增強語音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
(3)認同感。這種特殊的固定結構存在方言中,是這個方言系統(tǒng)成員共同承認接受的,在進行交流時,有利于同一方言系統(tǒng)內部成員之間相互拉近距離,更易于接受。
參考文獻
[1]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匯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2]劉叔新.詞匯學和詞典學問題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錢鐘書.管錐編·全陳文卷七[M].北京:中華書局, 1979.
[4]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