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落葉,彌漫的清晨。踏上西江道路,心里有些倉促,鳴耳在遠方趕來,群民齊擁,待續(xù)離去,幾聲交響樂,火車漸以啟程,來到一個陌生的居龍勝地——“西江苗寨”。這許,復(fù)雜的心情有些開心、焦慮。開心的是因開啟了新的人生旅程;焦慮的是所面對一個座陌生的小村莊。在每個人的表情上,開始流露出畏懼心里,有的擔(dān)心這段路程的艱難險峻,有的期待它就在眼前。不時有開心的一刻,不時有煩惱的一面,每個人的心里壓抑逐步地突顯出來。這趟藝術(shù)之旅,給我們留下了人生精彩的一幕。
尋找“西江”的美,是因他獨特的山地氣候和風(fēng)著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內(nèi)涵,獨具的古典建筑遺群,坐落于小溝山上。清晨的煙縷似如神龍升天,久望不去;下河的曲水似如民族的舞姿,盤根人家;層疊的房屋似如苗族姑娘的錦縷,各自多彩;巷港的古樹似如蝴蝶媽媽的化身,西江苗寨。每一寸土地,孕育著一代一代的風(fēng)土人情,它的美只因“以美麗回答一切”來傳承自家本土文化。來到這里的人們,穿過的每一條巷子,每一梯臺階,每一座小橋,都烙下了美麗的足跡。
《西江苗寨·婉轉(zhuǎn)》之一
西江千戶苗寨,
一個“以美麗回答一切”的地方。
在你腳下的路,
是橫蔓的小徑,
它們曲折——蜿蜒向前伸展,
仿佛穿越前方的云層,
穿越遠古的浪漫,
承載著千年古老的腳印。
游歷千山萬水的余秋雨說,
路面上的鵝卵石精心鋪墊著各類精密奇異的圖案,
每一幅都是那樣的醒目,巧妙,
走在這里的每一步
都仿佛腳下是一段亙古的往事
一段富有智慧創(chuàng)造的結(jié)晶。
也許每一段路,
每一株百年的古樹,
每一座被歲月和風(fēng)雨剝蝕的木樓,
每一條曲折蜿蜒的小巷,
以及那些有序而又錯亂的田梯,
一片片瓦片、一層層梯田,
都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一幅古老絕美的水墨畫卷。
《西江苗寨·酣暢》之二
西江苗寨,
一個“以美麗回答一切”的地方
——美麗而陌生
仿佛之間
感嘆!感嘆!
西江苗寨,真美
站在高處,
鳥瞰苗寨,
真是一個山清水秀的風(fēng)水寶地。
在這里
每一疊高山房屋
——重筑人民的夢想。
每一條溪水流觴
——牽盼兩岸的族民;
每一排門頭立柱
——支撐民族的靈魂;
每一條道幽靜小道
——烙下美好的印章;
每一曲苗笛樂音
——舒暢每個人心靈;
每一杯甘甜清酒
——迎來親人的祝福。
這里的人,清純而樸實。
總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如果你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應(yīng)該去一趟西江苗寨,
記得帶上和你有故事的人;
沒有故事的人,
更應(yīng)該去趟西江苗寨,
那里,正在發(fā)生故事。
《西江苗寨·情懷》之三
西江苗寨,
像這樣夢幻般的世界里,
如果要讓我賦予一種表達方式,
赫然躍現(xiàn)于我腦中的
——是水墨這樣的形式。
就象一卷如幻如夢的古老的水墨畫卷,
在我的眼前,
它們勾勒著精美的線條,
一條條是那樣的美麗,
那樣的生動,
那樣的形象細膩。
苗寨
——這些古老而滄桑,自然而樸實,悠遠而漫長。
因為這些,
使我穿越了時空,
仿佛進入了一個最質(zhì)樸最純凈的世外桃源。
留戀這里的
——寨路、吊腳樓、風(fēng)雨橋、米酒、苗歌
......
離開西江苗寨的路上,
我懷想著一個人的話,
美好的浮想與開端是條暗流,
把心攥得很緊,
刷洗了又再沖刷,
相見時的那一眸,
如堆疊的房屋,
壓在心上,
陡然明白自己是為此而來。
也許只有宿醉的方式,
才能讀懂西江是一個美夢的序言。
一、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姓名:潘利林(出生年份—1990.6),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貴州省仁懷市,職務(wù)/職稱:學(xué)生[如作者無職務(wù)或職稱,可不寫],學(xué)歷:碩士研究生,單位:貴州師范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研究方向:藝術(shù)學(xué)理論。
二、郵寄地址:
郵寄地址: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寶山北路116號貴州師范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郵編:550001,收件人姓名:潘利林,聯(lián)系電話:1879802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