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關(guān)春
我相機里的火車史
圖文|張關(guān)春
1989年的某天,我在杭州機務(wù)段看到了一臺KD7蒸汽機車。它靜靜地躺在草叢里,像一個敗落的草寇,沒有了生機。這臺KD7蒸汽機車是美國40年代中期制造的,屬萬國牌小型蒸汽機車,目前世界上僅存5臺;杭州機務(wù)段很有幸保存了兩臺,一臺存放在杭州樂園,供游人參觀,一臺存放在上海鐵道博物館,作為鎮(zhèn)館之寶。我用相機拍下了它,命運只給了它黑白色,似乎人們就要遺忘它書寫過的色彩斑斕歷史??墒亲鳛槭澜缟系脑缙诨疖?,誰不知道它的王朝曾經(jīng)是多么得輝煌。英國人時查德?特雷維錫克于1804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車,時速為8公里,翻開了蒸汽機時代的扉頁。隨后,“鐵路之父”的英國人喬治?斯蒂文生于1825年改良制造出“動力”1號蒸汽機車,時速達到24公里。氣勢磅礴的蒸汽機車以它無比巨大的力量開啟了人類歷史的嶄新時代。
◎美國40年代中期制造的KD7蒸汽機車
◎蒸汽機車——建設(shè)型
在我成長的年代里,火車的咔嚓聲,曾經(jīng)是少年們最好奇的聲音。追趕火車也是少年們最興奮的游戲。如今已是不惑之年,雖已不再對火車好奇、不再奔跑,卻是愛上了拿著相機沿著鐵軌慢慢的去發(fā)現(xiàn)和記錄它的存在和變化。
蒸汽火車對我國來說也是一部侵略史的寫照。中國開始有蒸汽火車是在清朝。魏源在《列國圖志》曾經(jīng)記載過歐洲的這項發(fā)明。而蒸汽機車真正進入中國是在1865年,英國人在宣武門外鋪設(shè)的第一條鐵路被慈禧下令拆毀。但是先進的文明依然在專制愚昧的清朝蔓延開來。1876年英國人在上海吳淞至江灣修建了在中國的第一條真正運行的鐵路——吳淞鐵路,盡管最終依舊被慈禧下令拆毀。1881年,中國人自己修建了唐胥鐵路,同年,中國工人利用起重機上的鍋爐和廢舊鋼材,造出了一臺長5.693米,能牽引12噸重的機車,車身兩側(cè)有一條昂首飛舞的龍,這是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龍?zhí)枴钡恼Q生,也是晚清開明人士“師夷長技以制夷”邁出的重要一步。
我的相機無法追逐已經(jīng)逝去的影像,但是我看到了中國鐵路一個全新的時代。前年在壩上,我拍攝到了我國還存留的蒸汽機車和內(nèi)燃機車。盡管我國進入蒸汽火車制造的時間比較晚,但是我們卻取得了世界為之驕傲的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人民擺脫了戰(zhàn)爭,進入了一個民族自建、自力更生的時代,中國鐵路建設(shè)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功率國產(chǎn)蒸汽機車逐步取代“老爺拖慢車”的小型蒸汽機車,內(nèi)燃機車替代了蒸汽機車?,F(xiàn)在新型電力機車、國產(chǎn)動車組的開發(fā)運行使中國鐵路的發(fā)展跨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內(nèi)燃機車
◎內(nèi)燃機車司機
◎ 曙光號列車
◎ 行駛在原野
◎首趟動車進杭城
中國人的高鐵生活,真正開始于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高鐵的開通。那一年,盡管無數(shù)媒體都描繪了高鐵將對京津兩地人帶來的生活變化,但實際上,當(dāng)時的描述依然沒有完全反映出高鐵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方面面的變革。
2015年,我國高速鐵路總里程將達到1.8萬公里,鄰近省會城市將形成1至2小時交通圈,省會與周邊城市形成半小時至1小時交通圈。
如今,中國鐵路每天開行“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列車1000多列,發(fā)送旅客近百萬人。與航空相比,高鐵由于乘坐更便利、發(fā)車密度更高,從而將人們傳統(tǒng)概念中的城市之間的距離,特別是心理距離大大拉近。
隨著各條高鐵的相繼開通,沿線各城市說得最多的就是“同城效應(yīng)”:“早餐熱干面,午餐白切雞”,“才飲‘珠江水’,又食武昌魚”,這是媒體對武廣高鐵的評價;“南京人下班后去上海聽一場音樂會,無錫人到南京秦淮河賞夜景……”這是長三角地區(qū)人們生活真真切切的變化。
◎ 和諧號動車
◎ 穿越
◎ 高鐵網(wǎng)
◎ 高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