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娜
【內容摘要】古典詩歌,橫亙古今,傳承民族靈魂。鑒賞分析古典詩歌是高考考綱要求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然而在中國古典詩歌面前,很多同學產生畏難、抵拒的心理,致使古典詩歌的鑒賞教學困難重重,這些現(xiàn)象確實值得我們認真反思:古典詩歌鑒賞教學之路該如何前行?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 ?反復朗讀 ?意境
中學語文對詩歌教學的要求是:能夠閱讀、鑒賞詩歌、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讓學生學會閱讀和鑒賞詩歌,已然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現(xiàn)實卻是,學生對詩歌鑒賞往往產生畏難、抵拒的情緒,在考試中學生失分最多。再加上應試的觀念根深蒂固,致使有的學生認識上會產生偏差,缺乏詩歌學習的熱情。而蘇教版新教材所選詩歌四十多首,古今中外,各種風格,大大增加了詩歌教學容量,既為培養(yǎng)學生詩歌興趣與鑒賞能力提供了契機,又為集中學習鑒賞詩歌對學生興趣與能力的培養(yǎng)產生較強的沖擊力。
那么,該如何破解古典詩歌鑒賞教學的困惑,切實提高詩歌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與詩歌親密接觸,激發(fā)學習興趣
1.選擇一些學生易于接受的詩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最初選擇《詩經》中的《蒹葭》作為詩歌教學的第一課,以此來引起學生學詩的興趣。在他們的心目中,《詩經》所反映的時代那么久遠,根本無法理解。實際上,《詩經》所錄詩歌多來自民間,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也有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內容應該是好理解的,而且《蒹葭》是一首美麗的情歌:想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飽含無限情意。作為一首愛情詩能夠引起學生關注,證明同學們正在改變以往對詩歌的看法。
2.利用背景知識及詩人的生平經歷
利用學生對詩人生平經歷的好奇心理,通過適度融入相關資源,引起學生興趣。例如,在學習李清照《聲聲慢》之前,一說起學李清照的詩詞,同學們似乎很有勁,但叫一位同學具體說說看,又說不出一二,此時,我用聲情并茂的語言較詳細的介紹了她的一生經歷,創(chuàng)作情況,以及有關對李清照研究的評價,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學習《聲聲慢》一詞時熱情就更加高漲了。
3.舉行詩歌朗誦比賽,營造良好的讀詩氛圍
中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勝心,適當開展朗誦比賽能調動起學生們學詩的興趣。小組對抗、男女對抗、最佳朗誦手、隨機抽取朗誦等形式,積極鼓勵,營造一種良好的讀詩學詩的氛圍,漸漸濡染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反復朗誦,走進詩境
除了激發(fā)學生學詩的興趣,我還要求學生反復吟誦詩歌。用心去讀,才能走進詩境。
1.教師范讀
聞一多先生提出詩歌應具有 “音樂美”,所以讀詩比讀一般的文章要求更高,教師的正確范讀能把學生帶入詩的境界,使學生感受到讀詩帶來的美感,就能激發(fā)學生讀詩的興趣。
2.指導學生誦讀
(1)指導學生大聲朗讀,熟讀成誦。放聲朗讀,講究節(jié)奏與感情的完美統(tǒng)一:輕松明快則流露喜悅之情,急促有力則流露昂揚之情,低沉緩慢則流露悲涼之情……再通過對作者在身、心兩方面的模仿,文章詞句甚至意緒從口中心中自然流出,加深體會其豐富的內涵和情感,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p>
(2)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進入詩境。我們在誦讀時一方面體會詩歌的脈絡、語言的魅力,一方面還要揣摩詩人的心跡,領會其思想情感,沉浸到詩歌的意境中去。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的誦讀指導,我們不妨學生領會作者從回憶到現(xiàn)實,從痛苦到振奮的情感書寫歷程,反復體會幾處“——祖國?。 备星槭惆l(fā)的不同深度,讀出節(jié)奏、層次,讀出氣勢。
3.指導品味感悟
品味感悟是抵達詩歌意境、享受詩歌之美的必然途徑,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能夠幫助學生領悟詩歌懿旨??吕章芍握f:“想象是寫詩才能與鑒賞詩歌才能這二者的根源。”
例如李清照詞《如夢令》,學生初讀這首詞的時候會產生這樣一些疑問:詞人為什么那樣嗜酒,竟至一夜殘酒還未消盡?醒來之后,為什么不自己去園里看看,卻要問“卷簾人”?沒有去看海棠,為什么要否定別人的回答……
這些都需要學生聯(lián)系詞的背景并通過想象聯(lián)想來補充。喝酒,是因為傷春。而“試問”一詞則是應答之詞,引出詞人自己對于海棠花的想象來,自言自語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好一副悼紅惜春的依依情態(tài)。如果,我們再引導學生結合先前對詞人的了解,那么這種感悟其心境之悲涼的體認就會愈加深切了。
三、反復誦讀,揣摩意象、意境
詩歌創(chuàng)作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借助獨有的“意象”是詩人最為常見的創(chuàng)作手法。解讀詩歌的意象便成為為鑒賞的突破口。讀柳永的《雨霖鈴》,學生如果膚淺地認為詞人只是簡單地羅列“楊柳岸曉風殘月”,那就絕不能領悟詞人蘊含其中的離愁別緒。通過點撥,學生就會明白,“楊柳”在古作品中有依依難舍、留戀不已之寓;“曉風”、“殘月”這兩個意象則營造了傷感氛圍,這樣一種凄清、傷感的藝術氛圍就被渲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