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產后訪視是社區(qū)衛(wèi)生機構做好圍產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內容,通過產后訪視密切觀察產婦和新生兒的各項體征變化,探討產后訪視在產后中的作用,協助做好產褥期保健,產婦和新生兒在產后訪視中需要醫(yī)務人員的正確指導,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減少發(fā)病率。方法:選500例產婦,產婦出院后,由社區(qū)醫(yī)療保健人員在產婦出院后3日內、產后14日和產后28日分別作3次產后訪視,觀察產婦的情況與嬰兒的情況。結果:500例患者中共有15例發(fā)生了并發(fā)癥,切口感染患者5例(1%),產后出血患者4例(0.8%),乳房相關疾病6例(1.2%);500例新生兒中有疾病者100例,其中新生兒黃疸(30例,6%)、濕疹(23例,4.6%),紅臀(20例,4%),消化不良(15例,3%)與臍炎(12例,2.4%)。結論:產后的產婦與新生兒均有一定的特點,應針對特點進行防治。
【關鍵詞】產婦;產后訪視;意義
【中圖分類號】R1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539-01
眾所周知,產后訪視是住院分娩服務的延續(xù),是圍產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產婦康復、嬰兒健康成長和母乳喂養(yǎng)的成功[1-2]。產后訪視的內容包括產婦和新生兒兩部分。通過家庭訪視使新生兒從出生頭幾天就能得到良好的護理和保健,從而保證新生兒健康和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降低新生兒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選本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2年間的500例產婦產后1個月隨訪,觀察產婦的情況與嬰兒的情況?,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本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2年間的500例產婦,產婦與嬰兒均健康,均生一胎,無死胎發(fā)生。年齡22~38歲,平均30.55歲,嬰兒出生體重3.4~8.3斤,平均5.55斤,男嬰243例,女嬰257例,性別比為1:1.1。
1.2試驗方法:對500例產婦產后1個月隨訪,觀察產婦的情況與嬰兒的情況。
1.3統計學處理:部分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部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2結果
500例產婦與嬰兒1個月后的情況統計結果:500例患者中共有15例發(fā)生了并發(fā)癥,切口感染患者5例(1%),產后出血患者4例(0.8%),乳房相關疾病6例(1.2%);500例新生兒中有疾病者100例,其中新生兒黃疸(30例,6%),濕疹(23例,4.6%),紅臀(20例,4%),消化不良(15例,3%)與臍炎(12例,2.4%)。結果見下表。
3討論
產后訪視是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的一項重要內容,產后訪視的對象是新媽媽和新生兒。產后訪視包是醫(yī)務工作者訪視時必備的工具。產后訪視的內容有:(一).為母親進行產后健康檢查,1.了解產婦飲食、睡眠及心理狀況;2.檢查兩乳房,了解哺乳情況;3.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4.觀察會陰切開、剖宮產腹部切口等,若發(fā)現異常應及時指導[3]。(二).為嬰兒健康查體、了解母乳喂養(yǎng)情況和嬰兒護理情況,并接受母嬰健康狀況的咨詢及處理,指導母親及其家人做新生兒撫觸。產后訪視時要先洗手,后檢查;先嬰兒,后成人。訪視者通過看、問、聽、查等,對產婦、嬰兒及生活環(huán)境給予指導。特別是初訪時,要對新生兒進行準確而全面的體格檢查,觀察一般情況,如面色、精神、呼吸、體溫等。檢查頭部、皮膚、臍部有無感染、血腫、皮疹、滲出、化膿等,并做相應的處理,了解分娩情況、出生體重及有無窒息、產傷、滯產、難產等,做好訪視記錄。產后訪視是做好圍產期保健的重要工作,醫(yī)務人員在產婦分娩后通過電話聯系,在產婦出院后3日內、產后14日和產后28日分別作3次產后訪視,進行家中訪視,密切觀察產婦和新生兒各項體征變化,協助產婦順利恢復到孕前的身體狀況,并早期發(fā)現新生兒異常及時處理。
在訪視中發(fā)現產婦感到哺乳困難、乳頭皸裂以及乳汁不足,容易產生放棄母乳喂養(yǎng)的念頭。通過產后訪視,給以技術的指導,教其正確的喂養(yǎng)方法,同時在精神上給予鼓勵,使之克服困難,堅持母乳喂養(yǎng)這一最佳的育兒途徑[4]。及時對產婦進行心理指導,防止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
采用產后訪視對產婦及新生兒保健有明顯地促進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產婦和新生兒的護理質量,故而應加強重視,并適當增加健康教育,增加相關知識的了解,降低產后疾病的發(fā)生率,有效改善產婦的生活質量和促進新生兒的健康[5].通過訪視,進行產后健康檢查及心理保健指導,指導產婦飲食、睡眠及合適的心理狀況評估,做出正確的心理指導。產后訪視不僅及時了解了母嬰健康狀況,而且將母嬰保健與母乳喂養(yǎng)結合起來,既做了母嬰保健,又按時完成了預防接種。在產后訪視時,產后訪視人員及時了解轄區(qū)內流動孕產婦情況,給予流動外地孕產婦及新生兒應有的關愛。
參考文獻
[1]張穎.訪視的現狀及展望[J].中國婦幼保健,2008,16(10):258.
[2]劉雁霞.對876例產婦家庭訪視的實踐和體會[J].婦幼保健,2008,5(15):153.
[3]樂杰.《婦產科學》第七版.
[4]姜麗娟.835例產婦產后訪視結果分析[J].江蘇預防醫(yī)學,2009,20(1):48.
[5]張素娥.產婦產后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5,11(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