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柯
【摘要】目的探討腦外傷患者氣管切開后管道的護理情況;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進行腦外傷氣管切開治療的2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管道進行周密的護理,觀察其效果;結果28例患者治療及護理結束后均未出現(xiàn)呼吸道并發(fā)癥,其中,20例(71.43%)在接受治療的15-20天內(nèi)拔管,恢復效果明顯;6例(21.43%)患者經(jīng)過30-40天拔管,剩余2例(7.14%)患者由于顱腦損傷嚴重,出現(xiàn)語言障礙;結論做好氣管套管以及切口護理、及時吸痰從而保持呼吸道暢通等措施降低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并與臨床其他治療措施形成治療合力,大大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關鍵詞】腦外傷;氣管切開;管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414-01
目前在臨床上對吸入性損傷的治療中,氣管切開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能夠及時疏通氣管,以利于改善患者呼吸狀況,確保各項治療取得良好效果。本文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進行腦外傷氣管切開治療的2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管道進行周密的護理,觀察其護理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28例,均為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進行腦外傷氣管切開治療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齡6-61歲,平均38.3±1.5歲。
1.2護理
1.2.1呼吸道護理
腦外傷患者在實施氣管切開術后,建立起的人工氣道對吸入氣體的濕化作用相對有限,吸入的干燥氣體在進入下氣道時會導致氣道干燥,從而減緩纖毛的運動作用,給氣道內(nèi)分泌物的及時排出帶來困難。氣道內(nèi)分泌物黏稠化積聚后,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呼吸狀況。此外,干燥環(huán)境下的氣道會大大增加肺部感染的幾率。因此,實施氣管切開后必須做好呼吸道的護理??蛇m當采用氣管內(nèi)滴藥和超聲霧化吸入的方式,給予患者抗感染類藥物,保持氣道濕潤,并及時稀釋、抽取痰液,充分保持呼吸道的濕潤和暢通,避免肺部感染。其中氣管內(nèi)滴藥時應注意趁患者吸氣時沿著套管內(nèi)壁滴入,每隔2小時用藥一次,用藥后應密切關注患者反應,并及時吸痰。超聲霧化每隔6-8小時吸入一次,每次持續(xù)時間20-30分鐘。超聲霧化的同時應輔助吸氧,注意保持霧化器噴嘴與人工氣道之間合理的間距,以6-10厘米為宜。
1.2.2氣管套管護理
氣管套管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保持清潔消毒,避免與機體接觸過程中引發(fā)感染,應至少每隔6-8小時清潔消毒一次。清洗時佩戴無菌手套,左手持外套管,右手取出內(nèi)套管,用小毛刷插入內(nèi)套管往復刷干凈,并妥善消毒。為了防止患者在變換體位時氣管套管脫落,應注意保持套管系帶合適的松緊度。
1.2.3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暢通
患者在做氣管切口后,外部創(chuàng)傷影響下纖毛運動會有所減緩,從而會很容易發(fā)生積聚痰液,因此應根據(jù)患者的痰鳴音、咳嗽發(fā)作情況等及時、徹底地吸痰,以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暢通。進行吸痰操作時應注意保持衛(wèi)生,避免引入外部細菌導致肺部感染。另外是要遵循一定的次序,即先氣道后口腔、鼻腔。
1.2.4氣管切口護理
氣管切口應保持清潔干燥衛(wèi)生,嚴密觀察患者氣管的分泌物,如果分泌量較多且切口處被污物污染,應及時更換外敷藥物,以每日更換1-2次為宜[1]。觀察包扎氣管切口的紗布,若有被分泌物浸濕,應及時更換。在進行各類操作時務必固定好氣管套管,以免脫落。
1.2.5堵管試驗及拔管
臨床上注意保持對患者關注,發(fā)現(xiàn)患者病情好轉應及時拔管。如果患者呼吸趨于穩(wěn)定、咳嗽吞咽反射恢復正常、呼吸道分泌物減少等后即可以嘗試進行堵管試驗。先堵一半并觀察1天,如果患者呼吸無異常則可以全堵住,并再連續(xù)觀察1-2天,待患者呼吸完全穩(wěn)定后即可拔管。內(nèi)層用凡士林紗布、外層用無菌紗布仔細包扎傷口。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將紗布塞入氣管切口,以免堵塞呼吸道發(fā)生意外。
2結果
28例患者治療及護理結束后均未出現(xiàn)呼吸道并發(fā)癥,其中,20例(71.43%)在接受治療的15-20天內(nèi)均已拔管,且恢復效果明顯;6例(21.43%)患者經(jīng)過30-40天的治療和護理后順利拔管,剩余2例(7.14%)患者由于顱腦損傷嚴重,出現(xiàn)語言障礙。
3討論
腦部遭受外部損傷后,極容易創(chuàng)傷到呼吸中樞神經(jīng),從而造成呼吸功能紊亂,嚴重者甚至可致呼吸驟停,腦部在缺氧下會進一步發(fā)生不可逆損傷[2],倘若未給予及時有效處理,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臨床上常給予氣管切開術,及時吸取、排出氣管內(nèi)積聚痰液,并導入氣管套管以利于保持呼吸道暢通。但是由于氣管切開后,呼吸道會暴露出來,其濕化和過濾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此外如果患者在昏迷狀態(tài)下,其咳嗽和吞咽反射等功能趨于消失,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會導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大大增加了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的風險。因此氣管切開以及導入套管過程中應嚴格保持無菌清潔操作,并且及時給予氣管內(nèi)滴藥物、超聲霧化吸入等以利于抗菌消炎和濕化氣道。做好氣管套管以及切口護理、及時吸痰從而保持呼吸道暢通等措施降低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并與臨床其他治療措施形成治療合力,大大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因此加強腦外傷患者氣管切口的管道護理具有實際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風芹.重度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19):138.
[2]陳素萍,譚麗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氣管切開后氣道濕化的護理進展[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6,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