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斌
摘要:燃氣智能移動管網搶險是以GIS綜合調度系統(tǒng)為基礎容器,以PDA系統(tǒng)為終端,配合帶有矢量化電子地圖的終端數據采集軟件和后臺處理軟件。如巡線人員發(fā)現管網設施有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PDA在系統(tǒng)軟件里面輸入隱患情況,然后馬上通過GPRS信號發(fā)送到調度中心,然后由調度中心根據實際情況,指揮各個部門進行隱患處理或搶險搶修。
關鍵字:燃氣管網搶險;智能移動終端;安全接入;即時對話欄.
1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燃氣管網的覆蓋面也越來越廣,由于燃氣具有易擴散易燃燒甚至爆炸等特性,若發(fā)生安全事故,勢必要求燃氣公司相關部門能夠快速有效的響應并且趕赴現場實行搶險。
目前,對于絕大多數燃氣公司而言,從搶險業(yè)務全過程管理水平提升為立足點來看,在一些關鍵節(jié)點仍有不少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
(1). 調度人員在收到巡線人員反饋的隱患或事故情況時,由于缺乏生動形象的現場佐證信息,對于任何情況,都需派遣相關人員到現場核查,無法直接針對現場情況先行安排后續(xù)工作事項,容易導致無關的人力物力精力耗費。
(2). 從搶險事故接報到結束的過程中,可供搶險調度決策分析所需的現場相關信息匱乏,如管線設備、工程、危險點、人員位置等信息不全或者不一致。
(3). 在搶險時,調度人員和現場人員基本采用短信、電話等方式進行交流,從而完成任務通知、下達指令、反饋現場工作情況等,此種方式,對于調度指揮人員,由于缺乏形象化的現場信息及材料等參考依據,有時候很難全面把控現場的實際情況,更多只能根據現場負責人的口頭反饋,容易引起決策偏差,而作為現場人員,采用紙質單據進行工作記錄,事后再通過補錄在系統(tǒng)中完成搶險經過記錄,容易出現漏輸錯輸等現象。
2 技術框架
2.1 總體架構
系統(tǒng)架構由外部系統(tǒng)、接口服務及業(yè)務現場三部分組成,本文所述的智能移動終端技術的應用主要涉及接口服務及業(yè)務現場兩部分。
外部系統(tǒng),是智能移動終端上傳下達信息的容器,主要由綜合調度系統(tǒng)或者其他根據實際需要而組建的系統(tǒng)組成。
2.2 安全設計
為保證智能移動終端技術的有效應用,使得燃氣現場和調度中心之間的信息通訊內容得到安全保障,其中一個關鍵要做好安全方面的設計,主要通過網絡接入及身份驗證兩個方面進行限制。
(1). 網絡接入
在IDC區(qū)(核心業(yè)務分區(qū))、DMZ區(qū)(內網暴露區(qū))搭建移動端接口服務器、中轉服務器、移動端應用服務器,公網使用移動端的現場人員通過APN的方式接入燃氣專用網絡傳輸線路,并且對數據進行打包加密,依次通過相應服務器完成信息的雙向傳輸,從而有效實現內網綜合調度系統(tǒng)或其他系統(tǒng)與公網智能移動終端的安全隔離,保證數據安全。
(2). 身份驗證
為防止非法終端、非法用戶的接入,在智能移動終端接入請求時,后臺服務自動對終端相關信息(如終端基本信息、SIM卡信息、IP信息等)以及用戶信息(用戶基本信息、權限等)進行驗證,沒有在后臺登記的終端以及用戶,拒絕建立通訊連接,終端無法登入相關界面執(zhí)行任何操作,若無網絡時,仍需驗證緩存過的用戶信息,并且在有網絡時自動連接后臺再次驗證,確保用戶信息的有效性。
2.3 關鍵技術
為保證現場工作的高效執(zhí)行,在燃氣管網搶險業(yè)務鏈條中所涉及的智能移動終端關鍵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 SOA面向服務架構
(2).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即面向服務的架構,它使用是基于重用的功能單元(服務),通過運用這些服務之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聯系來支持業(yè)務流程,使用服務(業(yè)務)的編排和組合增加了靈活性和集成性的重要作用。SOA關鍵是使用標準的服務接口和定義松耦合連接。從而掩蓋了IT環(huán)境底層的技術復雜性和繁瑣性。
在此技術體系架構中,不同的功能可以被分為6層,基于底部的是服務的提供者,上面則是服務的消費者:
(3).
第1層:就是系統(tǒng)已經存在的系統(tǒng)資源層,為組件層提供可操作的系統(tǒng)資源,包括數據庫、存儲、各類操作系統(tǒng)資源等,例如營銷管理系統(tǒng)自身的數據及外部系統(tǒng)的數據等。
第2層:就是組件層,在這一層中我們用不同的組件把底層系統(tǒng)的資源封裝起來,形成各類可復用的功能組件,包括企業(yè)組件、基礎組件等。
第3層:就是 SOA 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服務層,在這層中我們要用底層功能組件來構建我們所需要的不同功能的服務,必要時也可以多個服務編排組合成一個服務,并提供各種粒度的服務支持,例如:欠費查詢服務、收費服務、銀行劃扣服務等,滿足企業(yè)不同規(guī)模應用要求。
第4層:就是在服務層之上的商業(yè)流程層,也是業(yè)務過程和合成層,在這一層中我們利用已經封裝好的各種服務來構建企業(yè)系統(tǒng)中的業(yè)務流程。流程是可以組合的,一個流程可以作為另一個流程的子流程使用,更好地提供了流程的重用性及靈活性。
第5層:就是在商業(yè)流程層之上的表示層,也是展現層,在這一層可以用基于portal的系統(tǒng)來構建,實現用戶與系統(tǒng)人機交互,業(yè)務界面展現。
第6層:就是接入層,在這一層我們利用表示層來向用戶提供接口服務,用戶通過這一層與營銷管理系統(tǒng)交互;而對于其它應用系統(tǒng)的接入,我們可以提供Web Services或是其它協議的服務。
3 結束語
通過綜合調度系統(tǒng)及接口服務的后臺支撐,全面應用智能移動終端相關GPS、無線通訊、攝像\錄音等技術在燃氣管網搶險業(yè)務中,利用UED策略打造了良好的用戶體驗,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隱患或事故的及時反饋以及事件處理過程效率,提供了更多實時、直觀的現場實際信息供調度指揮人員進行決策分析,在廣州燃氣集團公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整個燃氣行業(yè)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潘超超.燃氣管網搶險、巡檢、派工系統(tǒng)智能終端的設計與實現[J].中南大學,2012,2(1):23-45.
[2]馬穎.淺談燃氣管網智能巡檢系統(tǒng)的應用[J].建筑與文化,2013,(11)3-4.
[3]譚紅艷,趙宇飛,呂宏杰. 燃氣管網智能巡檢系統(tǒng)在鞍山市的應用[J].煤氣與熱力,2010,2(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