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在公路施工中,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技術是整個公路交通運行質量的最核心的部分。因此,做好公路路基和路面施工技術的把控工作,就能從根本上保證施工的質量,提高公路的運行質量。本文詳細地分析了路基和路面施工中的各個技術要點,并對施工中的關鍵技術,諸如基底的處理技術、不同坡度的處理技術、強夯施工工藝等方面做較為詳盡的闡述,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路基施工;路面施工;關鍵技術;要點分析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施工技術及工藝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公路使用壽命及通車安全。而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技術則是整個公路交通運行質量的最核心的部分。因此,做好公路路基和路面施工技術的把控工作,就能從根本上保證施工的質量,從而提高公路的運行質量,增加企業(yè)經(jīng)濟效益,促進我國公路建設的健康發(fā)展。
一、路基施工的基底處理技術
公路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是公路建設的基礎。公路路基在地面下,屬于隱蔽工程,容易受到各種地質環(huán)境的影響,并且施工周期長,因此公路路基的施工一直都是公路建設的難點所在。
路基施工最為關鍵性的施工環(huán)節(jié)為基底的處理技術。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前相關的準備工作,選擇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粘性土壤以及砂土等,而在技術工藝方面則需要對前期的土質以及地質實驗進行細致的規(guī)劃和組織,選擇最佳的設備,并且確定設備的組合方式,對路邊的雜草以及雜物等進行清理,避免對后期的操作形成影響。
1.1路基施工試驗
在對路基施工全面展開以前,首先要分別對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軟土路基、路基回填層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進行試驗段施工,通過試驗段的施工檢驗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過試驗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土質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shù)、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作業(yè)段的流程時間是否滿足工期要求,工程質量是否滿足技術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經(jīng)濟,通過對試驗段的總結、研究,選擇出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機組合,進行下一步的施工,經(jīng)過工程質量、經(jīng)濟、工期的驗證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進行施工作業(yè),不可盲目不分情況展開大面積作業(yè)。
1.2不同坡度的處理
對于不同的基底進行處理,還需要以坡度為主要的劃分標準。當坡度較緩之時,可以采用腐殖土后以及地表的草皮等進行處理,并且采用浸水擋墻等等路基的防護。而當坡度較急之時,則需要結合路面的穩(wěn)定性條件來確定得出路面的抗滑系數(shù),最終采用一些有針對性的方案進行處理。對于比較軟的土質,可以使用滑坡體等對土質條件進行改善,而對于順滑的土質和坡面,則需要使用砌片進行綜合性的防護。
1.3路基的壓實
對于路基的填前壓實工作,應提前清理好路面,做好填挖界面的縱向結合,若結合面坡度過陡,可用土工釘加強結合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應綜合設計,當挖方區(qū)為上層時,應優(yōu)先采用滲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同時對挖方區(qū)路床0.8m范圍內上體進行超挖回填碾壓,并在填挖交界處路床范圍內鋪設土工格柵;當挖方區(qū)為堅硬巖石時,宜采用填石路基。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區(qū)可采用沖擊碾壓或強夯等進行增強補壓,以消減路基填挖間的差異變形。對黃土路基要挖出臺階,并保證臺階向內傾斜,還要對黃土的含水量加強控制,如果施工中黃土含水量過小,要向其均勻加水,然后進行碾壓;如果含水量過大,則可以適量加入石灰進行摻配處理,或將黃上翻松后適當晾曬。通過不斷的深入實踐和施工的分析總結,現(xiàn)階段我國在路基路面工程建設和科學研究中,取得了許多項突破性成果,如地基上的工程分類、路基強度與穩(wěn)定性、巖石路基爆破技術、路面使用性能與表而特性以及路而養(yǎng)護管理等。
二、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技術
對于公路的施工而言,路面的施工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要保證路面施工的高水準,就必須要針對施工的工藝技術、原材料、設計的方案、維護和保養(yǎng)等方面進行嚴格的管理。
2.1施工的原材料
首先針對原材料的選擇,需要對瀝青、消石灰、礦粉等進行控制。在現(xiàn)代化的路面施工當中瀝青是最為常見并且使用最廣泛的原材料,在針對瀝青材料選購的過程之中需要進行嚴格的實驗和篩選,并且按照質量控制的標準對材料進行細致的檢查,對材料的性質、溫度指標以及溫度敏感性等作為最主要的檢測標準。而同樣的,針對礦料的選擇也是一個重點環(huán)節(jié),需要保證礦料原材料的級配穩(wěn)定性,確定出最終的波動范圍以及標準的級配,重點的對原材料篩選過程當中的下限和上限進行控制,對于石料壓縮的標準檢測也需要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確定出瀝青的粘附性以及粗料集的磨光值等等。一般的來講,在原材料選購當中需要注重材料的塑性以及親水系數(shù),尤其是在針對消石灰以及礦粉的選購過程當中,尤其需要注重瀝青混合料與原材料的配合比例。
2.2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在路面施工階段之中,首先需要對施工的路段進行必要的質量控制。在正式的施工開始進行之前先鋪筑一段長度在100米左右的路段,并且制定出詳細的、嚴格的施工組織方面,對瀝青的質量進行監(jiān)控,并且對路段進行凍融測試以及穩(wěn)定性測試等兩個方面的檢測,在各個標準確認合格之后才能夠開始正式的施工。由于在瀝青路面的施工當中運輸車輛的撞擊有可能會對施工操作形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還需要選擇合理的運輸設備確保路面施工當中不會出現(xiàn)離析以及施工連續(xù)性受影響的情況。在施工的組織方案之中還需要根據(jù)施工的現(xiàn)狀,諸如路面的厚度、路面的寬度、改性瀝青的施工特征、混合施工材料的類型性質、施工的氣候溫度、運輸?shù)那闆r、拌合狀況等,對壓路機的數(shù)量、類型以及組合方式進行確定與調整。
2.3排水建設
路面施工當中排水設施的建設和相關設置對于維持路面的高質量使用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常見的路面施工質量缺陷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排水設計不到位而導致的。針對路面施工的排水設計基本原則需要確保排水的規(guī)劃協(xié)調并且合理,與地區(qū)的排水方案相互結合。針對一級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的排水設計,一般需要使用鋪砌防護的方案,同時還需要設置截水溝、排水的邊溝以及排水急流槽等等。而針對其他類型的公路排水設計之中,諸如在施工過程之中發(fā)生特殊的天氣并且形成了大量的積水,則需要迅速的組織起排水方案規(guī)劃,并且采用分散排水以及集中排水的方式對積水進行清理,維持路面的高質量使用效果。
2.4路面的養(yǎng)護
最后則是路面施工的養(yǎng)護。一般在建設完畢之后需要對路面進行及時的養(yǎng)護。而路面養(yǎng)護的重點則是日常的養(yǎng)護,通過嚴格的養(yǎng)護準則以及養(yǎng)護規(guī)范,建立起相對應的管理機制和工作體系,并且對養(yǎng)護的記錄進行詳細記載,對于存在的質量問題以及安全隱患則需要引起重視,通過完整的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和現(xiàn)代化的評價體系對路面進行最佳的質量管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jù)對公路施工當中的路面施工技術以及路基施工技術進行全面的概述與研究,從現(xiàn)代化的角度著手對路面施工當中的原材料選擇、施工的質量控制方案、施工的排水建設以及路面的后期養(yǎng)護等進行了分析,并且對路基施工之中不同坡度狀況之下的路基基底處理方案以及路基的壓實措施等進行了概述,旨在通過技術的改進來提升公路路面和路基施工的效益和水準,提升公路的交通運行功能性,最終確保行車的安全性,增強施工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文華.試論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質量監(jiān)督【J】.監(jiān)督管理,2012.12:23-28
(2)汪邵怡.淺議城市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工藝的改進和提升【J】.黑龍劍建設設計資訊研究,2011.10:102-10
(3)劉向南.試論現(xiàn)代化的公路施工技術【J】.施工科技資訊,2012.10:23-27
(4)鄧學鈞:路基路面工程. 高等學校教材,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