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平
摘 要:新世紀,社會需要高素質人才。因而,教學領域也在為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而改變教學模式。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使自己的課堂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我的具體做法是:課堂教學中,改進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復習鞏固,促使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就這樣,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素質。
關鍵詞:高中;數學;方法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上了一個新臺階。教育就是為國家培養(yǎng)所需人才的部門,因而教學改革隨國家的需求而進行。新世紀,社會需要高素質人才,因而教學領域也在為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而改變教學模式。
那么,什么養(yǎng)的教學方法才有利于學生素質和能力的發(fā)展呢?我不斷的探究,在教學中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課堂教學中,改進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1. 改進教學方法,從教師做起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現在的高中的教師就完全遵照這個版本在工作,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要教書育人,但是更多的重心是放在了“教”上,因此很多的學生在老師那里學到的就只是老師在課堂上教導的內容。像在我們學習集合的過程中,這種情況就時常發(fā)生,集合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如果只是用語言敘述,是無法讓學生們真正理解的。通??偸墙o學生們在書本上畫重點、然后就做題練習。但是老師并沒有讓學生真正的理解這個知識。學生們需要的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獨立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2. 學生是接受教育改革的執(zhí)行人
很多的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養(yǎng)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他們過分地依賴老師,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不多加思索,馬上去找老師詢問解決方法,這不僅讓學生產生了惰性,還會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能力。尤其是高中數學教學,數學的學習需要掌握精髓與方法,如果沒有自己的思維,那么就無法達到真正的融會貫通。所以,高中的數學教學要做到真正的改革一定要改掉這些學生長時間積累下的壞習慣,老師再循循善誘地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改革的實施
1.復習鞏固,好的習慣要養(yǎng)成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記憶力都是有限的,如果長時間不去接觸很容易忘掉,學習更是如此。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后,學生應該不斷對已學的內容不間斷地鞏固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不能忘了獨立思考的進行,從原有知識中獲得新知識。學生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這時候教師會給予一定的講解,學生可能在當時有所收獲,但是一旦長時間不去復習鞏固,很快就會將老師講的解題方法忘掉,但是如果當老師講解完以后及時進行認真的復習鞏固,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維得到不斷的鍛煉,從而獲得新的收獲。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現在的課本已經改進了很多,相對于過去的教材的面面俱到,現在已經把更多的內容學習交給了學生,除此之外,老師在講解上也不應該過細,把多數的思考空間留給學生,開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像我們在語文的學習中,一篇文章的講解老師往往是從頭到尾詳細地帶領學生分析,但是實際在這個分析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老師在做主導,學生很少能做到獨立地完成文章的學習,但是要是老師選擇一種讓學生獨自組織學習的活動,讓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講解文章,學生學到的一定會比老師講解的時候學到的知識點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的條理性:一是要引導學生的縱向思考的能力,老師應該教導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有邏輯性地串聯(lián)起來,這樣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已達到熟練的應用和知識的掌握。二是要教會學生橫向整理知識結構的能力。通過一個章節(jié)的學習思考如何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靈活地解決各種問題。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中數學的函數的時候,函數是最需要數形結合思想的,而這種思想的形成是需要學生們在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而得。函數的概念不難理解,但是在實際的學習與應用中,就會出現問題。很多學生們看著函數式無法畫出圖像,或者是有了函數圖像但是卻無法寫出函數式,即數與形之間嚴重脫節(jié)。所以,在教學中,條理性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其條理性的概念,才能真正達到數形結合的目的。教師要改變教學的觀念,學生要改變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理念的改變是非常艱難的,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耐心,他們不僅要跟自己已經熟悉的教學方式做斗爭,還要在繁忙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自己開發(fā), 自我思考。
3.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中,思維是處理信息和意識的活動,思維是對新獲得的環(huán)境信息和以往的運算結果信息的綜合運算,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思維還是人的理性認知的過程,它是人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反應。由此可見,思維對于人類來說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教師通過教學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重大的意義的。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現在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樣性的,在應用公式法則等解決問題上很活躍,并且能夠用其他的多種途徑來解決問題,做到舉一反三。
4.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將已經學到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不斷加強對原有知識的鞏固,同時還要鍛煉學生橫向整理知識結構的能力,在一個章節(jié)的學習完成以后,要學會去處理同一類型的問題,進而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這樣在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更加方便。比方說在解決函數問題的時候就需要一種數形結合的思想,這種思想的形成是在不斷的積累中形成的。
總而言之,教師應與時俱進,注重對學生素質和能合理的培養(yǎng)。教育的根本是教書育人,教師要探求新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學生的自身的能力,培養(yǎng)其獨立學習的習慣;對于學生要學會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把所學的知識真正的理解應用,這就是現在的教育應該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