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麗
摘 要:隨著英語教育的普及,如何提高高職公共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規(guī)范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制訂出科學的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內容、評估量化指標,并進行有效組織實施,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評估;指標;教學質量
根據教育部的規(guī)定,公共英語課為所有高職院校的公共必修課,課時和學分均占據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較大比重。通過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估,可以規(guī)范教學過程,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科研在教學中的滲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評估內容
1.教學態(tài)度。主要包括:教學思想和態(tài)度;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教書育人等內容。具體為:教學嚴肅,認真負責,按時上下課,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注重教書育人;教學嚴肅,認真負責,按時上下課,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注重教書育人;考核嚴格、規(guī)范,評分嚴肅客觀,能及時輔導、答疑,能及時收交并認真批閱作業(yè)。
2.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講清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能;按時完成教學進度,不斷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能注意本學科與學生的師范技能的聯系。具體為:教學內容系統(tǒng)完整,重點、難點突出;準備充分,內容熟練,不出差錯;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教材運用恰當,概念準確清楚;教學內容充實、正確,能理論聯系實際,吸收學科發(fā)展新成果,反映學科發(fā)展趨勢。
3.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方法上的啟發(fā)式、因材施教;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為:講授重點、難點突出、條理清楚、方法得當;板書設計好、字跡工整、語言清晰、運用普通話或英語組織教學;教學過程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和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
4.教學效果。主要包括:對學生打好基礎和培養(yǎng)獨立工作能力的分析、考查和評價。具體為: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感到滿意;通過教學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理解和解決一些交際問題。
二、評估指標的量化辦法
1.根據教學過程的主要因素、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按照評估內容的四個方面分解為十一項評估指標進行評估。
2.評估指標的量化辦法:各項均采用優(yōu)、良、中、差四級判斷等級。對全系教師采用學生評分、聽課組對課堂效果評分、作業(yè)收交及批閱情況評分、系評估小組評分二級評估辦法。評分采用百分制。
3.評分的項目及計算公式。
(1)學生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剩余學生評分之和÷(參加評分的學生人數-2)]×0.5
(2)課堂效果評分=(聽課教師評分之和÷參加評分的教師人數)×0.4
(3)評估小組評分=(評估小組評分之和÷成員人數)×0.1
(4)總得分=學生評分+課堂效果評分+評估小組評分
4.評估結果先按職稱分類,然后分別在各職稱中將總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分別按比例確定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的人選。
5.評估結果占同級職稱總人數的比例:
高級職稱:優(yōu)秀≤40%,良好≤40%,合格或不合格≥20%。
中級職稱:優(yōu)秀≤30%,良好≤40%,合格或不合格≥30%。
初級職稱:優(yōu)秀≤30%,良好≤30%,合格或不合格≥40%。
6.為了配合學校搞好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最終結果還必須與各學院教學督導組的評估結果保持一致。
7.教師因公(包括外出進修、培訓、學習等)離崗或請假兩個月以上者,其教學評定為合格。
三、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組織和實施
1.各學院應當設立教學質量評估小組,由院領導、各教研室主任以及中級職稱、初級職稱教師代表等成員組成,具體負責全系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
2.評估結果記入教師的業(yè)務檔案,作為教師專業(yè)技術職稱年終考核、評優(yōu)選模、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
3.評估結果將按職稱分類,每年年底上報學校教學質量評估委員會。
4.評估小組可結合各學院每學期的工作重點設定的評估標準和等級,一般設定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具體如下:
優(yōu)秀: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擔任的教學工作;能堅持業(yè)務進修,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能積極完成系上分配的其他教學任務;能積極配合班主任、教研室、系辦公室承擔相關的輔導、培訓、及學生的管理等任務;能就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研究,成果顯著,實踐效果良好。
良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擔任的教學工作;能堅持業(yè)務進修,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能積極完成系上分配的其他教學任務;能積極配合班主任、教研室、系辦公室承擔相關的輔導、培訓、及學生的管理等任務。
合格: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擔任的教學工作;能堅持業(yè)務進修,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能積極完成系上分配的其他教學任務。
不合格: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對教學工作不滿意。
青年教師是各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主體,也是需要重點提高業(yè)務水平的對象,同時,青年教師中,非師范類或者是無教學經驗的教師較多,教學手段和教學經驗的缺乏是青年教師的最大不足,加大對年輕教師的培養(yǎng),規(guī)范課堂教學內容和行為,也是有效提高課堂教育質量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吳石梅.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調查設計與思考[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2]魏思思.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制約因素及改進對策[J].海外英語,2014(11).
[3]阮彬.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9).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