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友飛 范曉林
摘 要:新人教版教材涉及更多生物科學發(fā)展史的內容。本節(jié)設計用提綱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通過構建生物進化理論的時間結構,讓理解科學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體系,而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
關鍵詞:生物科學發(fā)展史;生物進化理論;自然選擇學說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中第七章第一節(jié)“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是高中生物進化知識的第一課。核心內容是介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由來,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探究的方法,突出并且突破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這一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
(1)達爾文之前,人們是怎樣看待生物進化的?
(2)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2.能力
(1)學生自己能形成時間為主線的生物進化理論發(fā)展過程。
(2)學生能對各種進化觀點對比分析、思考,以及形成和認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評述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貢獻和局限性。
(2)探討生物進化觀點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1.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播放網(wǎng)絡上流傳“爆笑生物進化”片段,然后提問:①這個視頻講述的是哪方面的內容?②最早提出這些觀點的是誰呢?③在這個過程中有什么規(guī)律嗎?
設計意圖:以視頻的方式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回憶初中有關生物進化方面的知識,為后面新內容的講解作鋪墊。
2.擬定提綱,學生自學
放映拉馬克的圖片,提出問題:這位科學家是誰?生物進化的觀點最早是他提出的嗎?給大家5min時間看書來了解本節(jié)內容。注意:①最早生物進化觀點的主要內容。②達爾文生物進化觀點的主要內容。③這兩種進化觀點各自的優(yōu)缺點。在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后,通過擬定提綱,引導學生以自學的形式讓學生熟悉本節(jié)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學的方法交課堂于學生,教師只是從旁引導,另外本節(jié)內容涉及初中相關內容,學生學習起來不困難。
3.答疑解惑,講解新知
講解拉馬克的生物進化理論。教師引導:早期人們對生物的起源都認為是神創(chuàng)造的。但是最早反對這種神創(chuàng)論觀點的并不是大家熟知的達爾文,而是拉馬克,他第一個完整地提出了生物進化的觀點。那么拉馬克生物進化觀點有什么不足之處呢?如果用他的觀點來解釋長頸鹿脖子變長的過程該怎樣解釋呢?
設計意圖:以提問的形式指引學生思考的方向。設計長頸鹿脖子怎樣變長這一問題,為后面與達爾文進化觀點內容進行比較。
4.視頻播報,重點講解
教師引導:2009年是達爾文誕辰200周年,達爾文對于生物發(fā)展有哪方面的貢獻,看新聞。達爾文這一偉大的科學家發(fā)展和繼承了生物進化的觀點,并給以生物進化學說強有力的實驗標本支持,但是達爾文的觀點是否完全正確呢?如果以達爾文的觀點來解釋長頸鹿脖子的變長過程則又是怎樣的呢?
設計思路:通過多媒體展示,重點強調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內容和引導重點比較達爾文和拉馬克兩種進化理論的相同點和異同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四、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計提綱,對學生及時指導,并對學生的發(fā)現(xiàn)多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知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