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腦出血采取臨床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腦出血的患者一共有82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對照組,對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干預組對患者實施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給予對比分析。結果:臨床結果顯示,干預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腦出血患者采取系統(tǒng)護理干預,可以使相關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使臨床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腦出血;病人;護理要點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Selected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 2014 to Nov 2014,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systematic nursing care, then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result (P<0.05). Conclusion: Systematic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releas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which has the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nursing points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4-0140-02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其誘發(fā)因素大部分和腦血管病理改變有密切關系,即和DM、血管老化、高血脂以及吸煙等有關。腦出血病人一般因為情緒過于激動,在用力的時候突發(fā)發(fā)病,初期死亡率相對比較高,幸存者當中大部分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對患者健康生活質量帶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選取2014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腦出血的患者82例,對當中41例患者采取系統(tǒng)護理干預,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腦出血的患者82例,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1例。當中,干預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在32-76歲,平均年齡為64.3±12.5歲;對照組男24例,女性17例。年齡在30-74歲,平均年齡為60.1±7.4歲。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的相關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臨床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1],干預組對患者實施系統(tǒng)護理干預,其中包含有以下幾點;
1.2.1監(jiān)測體溫
患者在出現(xiàn)相關癥狀以后,其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也是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還會出現(xiàn)發(fā)熱、感染以及脫水等相關癥狀,患者體溫會>39攝氏度以上。病人出現(xiàn)高熱以后,必須要立即給予物理降低體溫,使用冰帽以及顱腦降溫儀等。在物理降溫過程當中,對病人體溫變化給予密切監(jiān)測,每隔30分鐘測量體溫1次,將患者肛門溫度控制在37攝氏度,顱腦溫度保持在35攝氏度。
1.2.2消化道以及飲食護理
對于意識不清醒的病人,應該在患者進入醫(yī)院以后立即插入胃管,對于應激性潰瘍的發(fā)生情況給予密切監(jiān)測。發(fā)病24-48小時應該禁止飲食,以免其出現(xiàn)腹脹以及嘔吐等相關癥狀,在病情穩(wěn)定以后,同時腸鳴音恢復以后可以采取鼻飼,首先可以進食150毫升營養(yǎng)米粉以及牛奶,每隔8小時進食1次,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以后可以增加進食量200毫升。
1.2.3心電監(jiān)護
大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丘腦損害癥狀,從而造成各種心電圖變化。所以,24小時動態(tài)心電監(jiān)護,對其各種類型心電圖改變可以給予及時發(fā)現(xiàn),同時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
1.2.4救治低氧血癥
對于出血量較多的患者,一般會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從而導致吞咽以及咳嗽反射完全消失。另外,腦水腫會使其顱內壓明顯增高,從而導致分泌物以及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對其通氣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臨床護士應該經常協(xié)助其清除口腔分泌物以及嘔吐物。其頭部要偏向一側,并抬高床頭15-30度,以免出現(xiàn)頸部扭曲。另外,要經常幫助其翻身,便于痰液順利排出,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采取吸痰以及霧化吸入等相關方式,使呼吸道保持通暢。
1.2.5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
意識狀態(tài)是其大腦皮層功能的關鍵反映指標,其變化通暢與否和生命體征指標改變有關。對伴有意識障礙的病人,應該在患者進入醫(yī)院以后給予意識狀態(tài)評定,根據(jù)其結果對其給予全面評估,同時給予詳細記錄,根據(jù)其病情不同制定一個相對應的治療以及護理方案。
1.2.6顱內高壓護理
在其進入醫(yī)院以后,應該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觀察指標給予密切監(jiān)測,其中包括有瞳孔、心率、血壓以及呼吸等,及時發(fā)現(xiàn)以及處理脈搏變慢、瞳孔首先縮小之后散大等相關現(xiàn)象,以免出現(xiàn)腦疝。采取約束帶對其肢體給予適當約束,通過牙墊對舌頭給予有效保護,以免出現(xiàn)咬傷,同時將嘔吐物徹底清除,進而使呼吸道保持通暢。
1.3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基本治愈:治療以后,其相關癥狀大致消失,意識恢復清醒,沒有出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顯效:治療以后,其相關癥狀得到明顯好轉,意識大致恢復清醒;有效:治療以后,其相關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意識恢復為昏睡,伴有輕微癥狀;無效:治療以后,其相關癥狀和意識障礙沒有任何變化[2]。臨床總體有效率:基本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臨床統(tǒng)計學處理
采取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臨床結果顯示,干預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干預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情況對比【n(%)】
組別 n 基本治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干預組 41 12(29.3) 10(24.4) 16(93.2) 3(7.3) 92.68%*
對照組 41 9(21.9) 8(19.5) 15(36.6) 9(21.9) 78.05%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3討論
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中患有腦出血的患者也逐漸增多,每年呈現(xiàn)遞增趨勢。腦出血指的是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占所有腦卒中的20%-30%。腦出血的常見病因是高血壓伴有細小動脈硬化,當中包含腦血管畸形、血液病、瘤卒中、動脈瘤以及血管炎等。其誘發(fā)因素包括有天氣變化、用力過猛、大量飲酒、過度疲勞以及情緒激動。其臨床癥狀各種各樣,運動障礙以偏癱較為常見,言語障礙表現(xiàn)為言語含糊不清以及失語。另外,大約有50%的患者會出現(xiàn)嘔吐,也許和腦出血的時候顱內壓增高、腦膜受到血液刺激以及眩暈發(fā)作有密切關系。除此之外,頭痛是腦出血的首發(fā)癥狀,經常在出血一側的頭部,當顱內壓力增高的時候,疼痛會發(fā)展到整個頭部,頭暈經常和頭部疼痛伴發(fā),尤其是在小腦以及腦干出血的時候,其致殘、致死率非常高,一旦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及護理,極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就算幸存下來,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對患者健康生活質量帶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3]。
根據(jù)相關臨床實踐研究表明[4],對腦出血患者采取系統(tǒng)護理干預,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使患者相關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在臨床當中被廣泛應用。系統(tǒng)護理干預包括有檢測體溫、消化道以及飲食護理、心臟監(jiān)護、顱內高壓護理、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等,可以使患者健康生活質量得到保障。本文結果顯示,臨床結果顯示,干預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和上述相關實踐研究結果基本相同。
總之,對腦出血患者采取系統(tǒng)護理干預,可以使相關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使臨床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參考文獻:
[1]郭艷琴,黎梅花.腦出血病人的護理[J].中國健康醫(yī)學雜志,2010,12(9):585.
[2]宗彩霞,付雪飛.58例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非手術治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9(11(:):3064.
[3]崔欣,吳渭虹,歐陽荔莎.腦梗死偏癱患者手腫脹訓練方法及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7):613.
[4]李翠霞,王建寧,于淑平,等.親情護理在腦出血病人康復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8A):2026-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