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企業(yè)在發(fā)展同時逐漸出現(xiàn)了偏離群眾路線之勢,黨員干部與職工群眾相脫節(jié),黨建工作與職工訴求相脫節(jié),黨組講話群眾不明白,群眾呼聲黨組聽不清,這樣黨和群眾之間的“魚水關系”就可能變成了“萍水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存亡”,我們要時刻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會議上提出的要求為目標,切實推進企業(yè)內部群眾路線的教育實踐活動。
關鍵詞:企業(y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重要部署,指明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是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及鞏固共產黨執(zhí)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習總書記的一番話也是給我們企業(yè)政工工作的開展指明了道路。
一、科學理解群眾路線的豐富內涵,統(tǒng)一思想認識
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地方的黨員和干部那里,群眾路線的要求、方法被淡忘了,或者只記住“來去”的表面形式,而不知道“來去”的實質內容是什么。正因為這樣,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lián)系群眾制度。堅持走群眾路線,是黨中央對我們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高度概括和體現(xiàn),企業(yè)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摒棄虛浮、正視自我,將腳步重新踏到群眾路線上來,以虔誠、感恩、敬畏的心態(tài)和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為職工群眾真心實意地服務、無怨無悔地奉獻。
二、創(chuàng)新制度載體,確保群眾路線教育的實踐活動持久開展和取得實效
(1)建立健全深入調查研究的長效機制。凡是涉及到基層組織和職工群眾的重大決策、重要決定以及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在正式形成決策前,務必要開展大規(guī)模的調查研究活動,積極主動廣泛傾聽和接受吸收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以此進一步提高增強組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建立健全黨員與群眾溝通交流的長效機制。通過和利用各類專題會議、各種黨建刊物、各大新聞媒體適時向社會各界通報組織工作開展情況,通過設置征求意見箱、開通舉報電話、公布電子信箱等途徑,建構起渠道暢通的信息反饋網絡和體系,以便隨時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對組織工作的評議監(jiān)督。
(3)建立健全對黨建工作的考評獎懲機制。具體就是推動責任目標考核制度落實,將被承包單位的黨建工作成績績效與黨員干部的各種工作考核掛鉤,成績優(yōu)秀者作為后備干部重點培養(yǎng),要在提拔時優(yōu)先考慮,甚至破格提拔和使用;對群眾滿意度不高的黨員干部,取消當年評優(yōu)選先資格,嚴肅警示工作不在狀態(tài)的黨員干部,切實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設成為黨員干部端正思想、增強黨性、改進作風和提高工作素質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轉變和改進工作作風,加強廣大職工群眾和黨員干部魚水關系的建設
(1)企業(yè)領導班子成員要經常深入基層,同職工群眾打成一片,用真心換取真情,在服務職工群眾的各項工作中增進職工群眾對黨的感情,堅決糾正和改變以脫離群眾的方式搞群眾路線教育現(xiàn)象和方法,真正做到與群眾保持零距離的工作方式,切實提高群眾對黨員干部的認同度和滿意度,加強群眾對黨員干部的認同建設。
(2)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時,務必要嚴格按照中央的“八項規(guī)定”及上級黨委相關的規(guī)定來切實規(guī)范自己的各種行為,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作風,輕車簡從,不搞特殊化,切忌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等做表面文章的既有形式;要注重用群眾熟悉的話語系統(tǒng)、思維方式與職工群眾貼心溝通交流,務必要說真話和實話,盡量避免講官話、空話和套話。
(3)要大力倡導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以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shù)”提升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讓黨員干部切實把自己的工作和群眾的幸福聯(lián)系在
一起。
四、在解決企、群眾問題中,在實踐中推進和開展群眾教育實踐活動
(1)問計于民,破解企業(yè)發(fā)展難題和問題,奠定服務群眾的事業(yè)基礎。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基層是領導干部學習的最好課堂,是贏得老百姓口碑的關鍵所在。只有經常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才能知道干什么、該怎么干,才有指導基層工作的資本和能力。這一切都要求我們黨員干部真正做到要拜人民為師,虛心向群眾學習。
(2)問需于民,針對性解決好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真正做到惠民利民。關心群眾生活是群眾路線工作的重要方法。在用科學真理召喚群眾的同時,要特別注重幫助群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用群眾看得見的切身利益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衡量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如何,既要看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是否受到教育,也要看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究竟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實事,解決了多少難題。要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采取有效措施,轉變思想、嚴肅紀律,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和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堅決糾正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國有企業(yè)要正確處理好公司和職工之間的利益關系,切身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解決好職工群眾的合理訴求。
總之,當前國有企業(yè)務必要在思想認識上促使黨員干部首先理解到群眾路線的內涵和要求。在此基礎上,科學構建和落實這種教育實踐活動的各種制度和具體實施辦法舉措,真正建立起群眾與黨員干部持久聯(lián)系溝通的機制,讓魚水關系真正變?yōu)楝F(xiàn)實,這樣才能推動我們國有企業(yè)和黨的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