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巖 胡曉麗 高凌霞 丁香梅
【摘 要】目的:探討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急性髓系白血?。ˋML)化療中對骨髓造血細胞的作用。方法:每天200ug/m2皮下注射, 直至連續(xù)兩次復查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ANC)超過1.5×109/L后停藥, 平均用藥時間5.8天。結果:與未采用G-CSF治療的對照組10.8天ANC超過1.5×109/L相比,粒細胞缺乏的恢復時間明顯縮短。G-CSF 能夠明顯增加白血病患者化療后白細胞的恢復, 縮短白細胞減少癥的恢復時間。結論:G-CSF 對化療后骨髓的恢復作用明顯。
【關鍵詞】白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化學療法;骨髓檢查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刺激粒細胞前體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促使成熟粒細胞自骨髓釋放,并增強粒細胞功能,可以縮短化療后骨髓抑制期,并相應減少嚴重感染的發(fā)生率,降低治療相關性病死率,提高完全緩解率(CR)。目前常用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及實體瘤的治療,但G-CSF 對急性髓性白血?。ˋML)患者化療后伴感染、發(fā)熱的療效報道不多。為了解G-CSF 對AML患者療效和安全性,我們搜集了我科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份的病例,對G-CSF治療AML患者的效果進行了對照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根據FAB標準,收集同期初治為AML的患者99例,治療組:50例,年齡18~56歲;男27例,女23例。對照組:49例,年齡20~59 歲;男25 例,女2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FAB 亞型、誘導方案方面完全匹配。患者納入標準為:完成誘導緩解化療1d后,外周血白細胞計數<1.0×109/L。排除標準:運用全反式維甲酸或三氧化二砷治療的AML-M3型患者;骨髓增殖性疾病轉化或慢粒急變?yōu)锳ML的患者;有心、肝、腎功能衰竭的患者。
1.2 化療方案及G-CSF應用
1.2.1 誘導緩解方案:治療組和對照組均選用DA方案或HA方案。DA方案:柔紅霉素40mg/m2,靜推,第1~3天;阿糖胞苷100mg/m2,靜滴,第1~7天。HA方案:高三尖杉酯堿3mg/m2,靜滴,第1~7天;阿糖胞苷100mg/m2,靜滴,第1~7天。
1.2.2 治療組化療后白細胞平均降至1.025×109/L時,除常規(guī)支持治療外,給予G-CSF 皮下注射200ug/d,停藥指標為兩次復查外周血ANC均大于1.5×109/L或外周血白細胞2.0×109/L。對照組化療后白細胞平均降至1.027×109/L時,僅給予常規(guī)支持治療。
1.3 觀察指標
1.3.1 療效觀察:所有病人觀察發(fā)熱和感染體征的變化。隔日查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血小板)并計算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觀察病人正常造血細胞的恢復情況。進入骨髓恢復期后行骨髓細胞學檢查以觀察骨髓完全緩解情況。
1.3.2 不良反應觀察:用藥后有無皮疹等過敏反應,定期檢測肝、腎功能和心電圖,觀察對心、肝、腎功能的影響。
2 結果
2.1 療效
骨髓造血抑制期血細胞變化情況:化療后兩組外周血的白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均有下降,對照組白細胞和血小板最低值在第10天,血紅蛋白在第12天;治療組白細胞最低值在第5天,血小板在第10天,血紅蛋白在第13天。對照組骨髓抑制期平均10.8d,治療組平均5.8d,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 05)。
發(fā)熱和感染:為準確分析G-CSF對感染和發(fā)熱的療效,在分組時有感染的患者被排除。對剩余的79名患者(治療組43例, 對照組36例)進行分析,治療組發(fā)生感染持續(xù)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G-CSF對AML患者有較明顯的治療效果。
2.2 完全緩解率比較
治療組CR 率79.6%,對照組CR率72.1%,兩組完全緩解率比較,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說明G-CSF 不影響AML患者的病死率及完全緩解率,安全性良好。
2.3 毒副作用
G-CSF治療過程中僅1例輕微腰骶部骨痛,停藥后第2天疼痛即消失,所有患者的ECG、肝腎功能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3 討論
目前化療仍是AML 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大劑量化療大量殺滅白血病細胞的同時,也嚴重抑制了骨髓造血功能,使周圍血白細胞明顯減少,增加了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極易引起發(fā)熱、感染,甚至死亡?;蛞蛄<毎麥p少而不得不減少化療的劑量、延緩療程進行,影響療效。G-CSF是應用于臨床的細胞生長因子,它能促進G0期細胞進入S期并縮短細胞周期時間,促進粒細胞發(fā)育為中性粒細胞,并增強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的吞噬、殺傷和趨化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化療后應用G-CSF治療組骨髓抑制期的粒細胞抑制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明顯縮短感染和應用抗生素的持續(xù)時間。治療組預防性應用G-CSF,其完全緩解率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別,與國外報道一致。證明應用G-CSF 并不降低AML患者的緩解率,且G-CSF的應用過程中,僅1例出現腰骶部疼痛,程度輕,停藥后疼痛很快消失,未見其他不良反應。總之,AML患者化療后預防性應用G-CSF是安全的、有益的。
參考文獻
[1]曹紅花,程昊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臨床薈萃,2011,26(7):637-641.
[2]張東輝,賀立山,李志英,等.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療效及安全性[J].山東醫(yī)藥,2003,43(16):25-26.
[3]王景,殷獻錄,李靜.急性白血病化療后不同時期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療效比較[J].淮海醫(yī)藥,2011,29(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