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薇
【摘要】航空應急救援是指在重大自然災害或者事故發(fā)生時,利用航空器進行救援的一種措施。其目的是為了減少災害或重大事故發(fā)生時的人員傷亡,以及減少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本文主要針對航空應急救援之前的情報獲取,救援任務的時刻優(yōu)化以及構建航空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問題做了一些研究。
【關鍵詞】航空器;應急;災害;管理;救援
我國國土面積巨大,人口眾多,自然資源豐富。然而,災害也是頻繁發(fā)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數(shù)不勝數(shù)?,F(xiàn)如今,地震、洪澇災害、泥石流等都已成為阻礙我國經濟增長的重大災害。不僅直接造成經濟損失,還帶來不少的人員傷亡。如今,在災害面前,利用通用航空直升機進行救援的應急方法在我國還不能完全實現(xiàn)。航空應急救援是應急救援的方式之一,主要是利用小型航空器和航空技術手段再加上先進的裝備實施進行的一種應急救援。與其他應急救援方式相比,航空救援有其獨特之處。
一、航空應急救援的特點
應急救援是一個需要應對多種災害(包括地震、臺風、暴雨、洪澇災害、危險化學品泄漏等)的作業(yè)。應急救援基本可分為四類:自然災害救援、事故災害救援、公共安全事件救援和航空應急救援。航空應急救援具有以下特點:
(1)快速反應
災害事故往往是突然發(fā)生的,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往往是不可預測的。航空應急救援系統(tǒng)必須快速反應,救援工作必須在一定的時限內展開。
(2)不確定性
災害事故發(fā)生后,人們很難準確評估災害的范圍、嚴重程度、持續(xù)時間、次生災害等,這些因素導致航空應急救援的具體內容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救援機場的準備、物資的運輸、人員的到位、航線的安排、空降點的確認都很難一步到位,即使是制定好的飛行計劃也經常因為偶發(fā)事件而打亂,所以人們只能一邊探察災區(qū),一邊實施救援。
(3)實施范圍廣
航空活動是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的,可以從地球表面一個點直接飛到另一個點,這是陸上和水上交通難以匹敵的優(yōu)勢。
(4)復雜性
在災害事故救援中,航空救應急援的任務各式各樣。如,在救援前期對災情進行航空偵查,這就包括定位、攝影等工作。在救援過程中,空運傷員、空投物資、空運裝備等,還有利用通信中繼飛機進行通信的保障等。在救援后期,執(zhí)行消毒防疫的飛行作業(yè)等。
二、我國現(xiàn)有應急救援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
(1)缺乏快速應急響應能力
我國在面臨重大災害條件下,航空應急救援無法快速發(fā)揮其救援作用。比如,汶川地震2小時后,成都空軍指揮部派出4架直升機趕往災害現(xiàn)場,但是,由于當天天氣條件是非惡劣,直接導致這4架救援直升機立即返航。到地震后第二天,中國民航局才開始調配全國范圍內的直升機全部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總共在24小時之內僅僅調用了16架救援直升機。如此來說,地震前三天我國的直升機在救災工作中的作用太小。自第三天起,應急救援的航空器才緩緩飛來,幾乎和地面救援小組同時趕赴目的地。與此同時,直升機機動靈活的特性沒有得到一絲的體現(xiàn)。也沒有體現(xiàn)其速報災情和搶救傷員的作用。
(2)小范圍救援能力不強
我國對于小范圍內航空應急救援的能力不強,其主要原因有:
①通過以上各國直升機數(shù)量對比可知,可供應急救援的直升機數(shù)量少;在航空應急救援中直升機是最有效的救援交通工具,但是,08年參與汶川抗震救災的軍民用直升機總數(shù)僅僅約120架,與美國相比,他們一個空降師的直升機數(shù)量就是這么多,因此,這其中的差距顯而易見。
②復雜條件下救援受阻;即使我國的直升機能在第一時間趕往救援目的地,但一旦遇到復雜天氣,如雷雨、霧天、大風等就常常返航,不能正常作業(yè)。因此,航空應急救援的路徑還需要優(yōu)化完善。
③缺乏專業(yè)的航空救援人員;除了用直升機運送傷員外,很多時候還需要運送部分醫(yī)護人員和消防人員到災區(qū)進行救援。而我國真正經過專業(yè)訓練的空中救援人員數(shù)目并不多。包括很多直升機駕駛員都沒有經過應急救援訓練。
三、我國航空緊急救援體系建設
(1)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聯(lián)系網絡及指揮中心
搭建好一個覆蓋全國范圍的搜索聯(lián)絡網絡是進行航空應急救援的基礎。只有每個地方都覆蓋了救援信號,才能知道哪些地方需要緊急救援,做到萬無一失。建立起這個搜救網絡之后,需要成立一個統(tǒng)一的航空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即航空救援總部。它可以設立在我國的首都北京,也可以建立在中西部大中城市以便靠近西部偏遠地區(qū),便于支援。比如成都、西安等等。這個統(tǒng)一的應急救援中心就是我國航空救援中心的靈魂,非常重要。
(2)按不同省份劃分搜救責任區(qū)
一個健全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還需要下設各個分部,因此在每個省份還應當劃分搜救責任區(qū)。跟美國等國家一樣,他們各個州都擁有自己的應急救援機隊。這樣,如果哪個地區(qū)發(fā)生了自然災害或者重大事故,而影響不是很大的情況下,災害所在的省份就可以依靠自己的航空應急救援隊伍進行救援。就大可不必由國家航空救援總部指揮。如此一來就能大大節(jié)約成本,且能快速、有效的進行救援。
(3)培養(yǎng)專業(yè)的航空應急救援人員
航空應急救援不是僅僅依靠直升機就能完成的,很大程度上還是人為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培養(yǎng)專業(yè)的航空應急救援人員迫在眉睫。航空應急救援人員不只航空器駕駛員,他還包括醫(yī)護人員、消防人員、高空作業(yè)的攝影師等。由于是應急救援,因此航空救援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不僅專業(yè)技術一流,他們的心理素質還必須過硬。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或事故時,具有臨危不亂,嚴謹有序的心態(tài)。只有大批這樣的應急救援人員,救援工作才如魚得水。所以,我國應該培養(yǎng)一大批這樣的人才,關鍵時候為航空應急救援隊伍所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4)加緊研制作為航空應急救援的直升機
無論是從我國農業(yè)、林業(yè)、氣象、航空測量、海上石油勘測,還是從體育訓練、飛行培訓、休閑娛樂、公務飛行、觀光旅游、短途運輸、特種行業(yè)、私人飛機對通用航空的需求來看,這些領域今后對通用航空的需求都很大,2011年國內通用航空直升機的總數(shù)已超過3800,約是前一年機隊總規(guī)模的7倍,到2014年年底至少要補充3600架左右的直升飛機和通勤飛機,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固定翼飛機;能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郵政快遞的運送服務,專業(yè)飛行(航拍與勘測,電力、油田線路和管道的巡查,重點工程設備吊裝,滅蟲,人工影響天氣等等),林業(yè)的保護和消防,旅游業(yè)中的觀光游覽,工商務和通勤飛行,航空貨運以及航空運動俱樂部。但目前為止,我國的直升機數(shù)量與其他國家依然相去甚遠。
參考文獻
[1]劉峰,徐曉東,肖曙光.我國航空應急救援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C].沈陽:2010年國際安全科學技術學術討論會議,2010.
[2]鄭言.美國建立機場應急救援體系的做法及啟示[J].現(xiàn)代職業(yè)安全,2009,06(11):66~67.
[3]梁世華.機場應急救援等級與規(guī)模決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