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已到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的時候了,這是一種共識。怎樣才能提高教育水平,提升辦學質量呢?許多人一講到教學質量,就習慣故弄玄虛,認為這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系統(tǒng)過程。在我看來,抓大學教學質量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開始,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從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開始,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從教師拋開PPT脫稿講課開始。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廣受詬病,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學教師講課沒水平,大學教師講課沒水平的直接原因又是“備課鉆研不深”和“教學責任心缺乏”。大學教師是高深學問的化身,是系統(tǒng)知識體系的載體,大學教師課堂教學的記錄就應該是一本優(yōu)秀的教材,出現在學生面前的大學教師應該是一個滔滔不絕的演說家,而不是一個照本宣科的誦讀者。不能脫稿講課的教師不配上大學講臺,沒有PPT就不會講課的教師不配稱為大學教師。
然而,現實中許多大學老師沒有PPT就上不了講臺,上了講臺沒有PPT也講不了課。大學教師講課只會念教案,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紙張發(fā)黃破損的教案卻一成不變?,F在許多PPT是隨教材搭配贈送的。有教師在選擇教材時,第一標準就是看有無隨教材贈送的可供上課用的PPT。教案都可以共享,PPT是現成的,還怎么談得上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怎么可能還有教學藝術、教學水平、教學質量?
當然有教師也會申辯PPT是自己制作的。事實上,一個教師是否用心上課,是否備好了課,不是看他的PPT是不是自己制作,也不是看教案是不是自己寫,關鍵是看上課能不能脫稿講解。當下的教師在上課環(huán)節(jié)上的無所用心,受損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教師自己。只會照本宣科,教師的講課水平不提高,業(yè)務水平也上不來。
脫稿講課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大學教師是知道這個道理的,他們也知道世界上好大學的教師都是脫稿講課的。那么,他們對待自己的課堂教學為什么又敷衍了事呢?教師課堂教學責任心的群體缺失,教師上課對PPT的群體依賴,根源是大學管理出了問題。相對于科研,教學沒有地位;在教學領域,課堂教學又是最沒地位。這樣一來,原本處于整個學校工作核心地位的“課堂教學”成了當今中國大學最沒地位的一項工作。
當談到提高教學質量時,從教育官員到學校教師,很少人去關注“課堂教學”。大家津津樂道并且不遺余力追求的是:重點(品牌)專業(yè)評比、精品課程參選、教改項目申報、教材編寫。教師們樂此不疲,其實并不真的覺得這些工作比課堂教學重要,而是因為這些工作都與物質利益相聯系,與職稱晉升相聯系。由于“金錢”和“個人利益”作祟,這些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工作最終都偏離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當目標和方向出現了偏差的時候,國家投入越多、扶持力度越大,危害也就會越大。以教材編寫為例,有些教師教案不會寫、課不會上,卻熱衷于編寫教材。不是這些教師對教材編寫有興趣、特長,而是因為編寫教材既能得到財政補貼,又可作為職稱晉升加分。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要所有老師脫稿講課,也不盡合理,但這比那些浪費錢財“玩空手道”的管理舉措總要來得有效。PPT是很好的教學輔助,一定要禁止,自然也是過猶不及。但不要忘了,PPT只是“輔助”,只能用于呈現“資料”,而不能成為教師朗讀的“教案”。讓每個教師都脫稿講課,可能還存在困難,但其解決恰恰是高校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也是大學口碑改善的希望。
(賈少華 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