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要】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總稱,建筑工程中的土木工程作為各種工程實施的基礎,影響和制約各種工程的整體工程質量。分析建筑工程中土木施工技術的特點和要求,掌握施工過程中的土木基礎技術至關重要。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基礎技術
0引言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是建筑施工中一個基本的施工技術,通過改造自然的能力上使人們的基本的生活和生產(chǎn)得到保障,而且優(yōu)質的基礎施工,可以避免發(fā)生質量通病??紤]到土木基礎施工技術對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建筑施工技術的基礎上找出其中關鍵的技術控制點,最終實現(xiàn)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提高。
1 建筑工程中土木施工技術的特點及要求
一般來說,土木工程施工有如下特點[1]:單件性和多樣性:工程各不相同,完全一樣的工程幾乎沒有龐大性和協(xié)作性。綜合性:需要建設、設計、施工、監(jiān)理、材料供應商等多家不同單位配合協(xié)作完成;復雜性和易受干擾性:技術、管理復雜,易受氣候,周圍環(huán)境等外界因素干擾。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的基礎施工工藝包括開挖、支護、土壁穩(wěn)定、排水、填土與壓實、混凝土灌注等等?;娱_挖時,首先確定開挖的順序及分層厚度,再進行連續(xù)的施工,來防止地基土出現(xiàn)松動;在整個開挖的過程中,必須進行認真的檢查,對地下水位以及挖土施工進行科學、合理的降水。
2 建筑工程中土木基礎的施工技術
2.1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在土木工程建設中,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是整個建筑過程的首要工序,也是整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根本所在,承載了整個工程的豎向和載力。在進行地基基礎施工之前,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要在施工現(xiàn)場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選擇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在軟土地基進行施工時,要在進行換土處理后才能進行施工,這樣可以提高地基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樁基礎施工是地基基礎施工的最主要方法,在設計時分為兩類極限狀態(tài)設計,分別是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按承載性狀劃分,基樁有兩種類型,即摩擦型樁和端承型樁,摩擦型樁又分為摩擦型樁和端承摩擦樁,端承樁又分為端承樁和摩擦端承樁。摩擦樁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樁頂豎向荷載是由樁側摩阻承受,端阻力可以忽略;端承摩擦樁在極限狀態(tài)下,樁頂豎向荷載則是由樁側阻力承受主要部分。端承樁在極限狀態(tài)下,樁頂豎向荷載由樁端阻力承受,樁側阻力可以忽略不計;摩擦端承樁則是由樁端阻力承受大部分的豎向荷載。
2.2 深基坑的開挖技術
深基坑施工是為了保證高層建筑物施工質量。它主要包括對巖土工程進行勘察和調查、基坑開挖和支護施工、支護結構設計、施工先創(chuàng)量測與監(jiān)控以及周邊工程保護和底層位移預測五個方面。在深基坑進行開挖的過程中,為了確??踊_挖過程中的土壁的穩(wěn)定,通常情況下會采用臨時支撐來保證深基坑土壁的穩(wěn)定,對于支撐部分的結構來說,可以采用層錨桿、型鋼水平支撐等結構;對于透水擋土支護結構來說,可以采用預制樁、雙排灌注樁來進行擋土等等。
2.3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在進行完挖土施工之后,就要進行基礎混凝土的澆筑,澆筑之前,必須將模板內的泥土、垃圾清除掉,尤其是其中不要有積水。同時結合高層建筑的設計的具體要求配置等級強度不同的混凝土,與此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強度檢測,結合測試的結果,合理調節(jié)混凝土的配制比例,從而最終達到高層建筑施工的標準[2]。
澆筑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集中攪拌的方式,運用混凝土運送泵或者混凝土車運輸?shù)鹊?。在加工鋼筋籠時,采用的鋼筋必須提前進行多次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可以的時候,還必須在施工的現(xiàn)場進行外觀與質量的檢測評價,對于一些低溫焊接鋼筋,需要在室內進行操作,在完全冷卻后再拿到室外,在焊接完成后集體運送,澆筑過程在清孔一小時內開始進行,采用導管法,使用剪球法將混凝土封頂澆筑。
2.4鋼結構施工技術
2.4.1 鋼結構構件的安裝
(1)鋼柱安裝。第一節(jié)鋼柱安裝在柱基臨時標高支承塊上,鋼柱安裝前應將登高扶梯和掛藍等臨時固定好。鋼柱起吊后對準中心軸線就位,固定地腳螺絲,校正垂直度。其他鋼柱都安裝在下節(jié)鋼柱的柱頂,鋼柱兩側裝有臨時固定用的連接板,上節(jié)鋼柱對準下節(jié)鋼柱柱頂中心線后,即用螺栓固定連接板作臨時固定。鋼柱就位后,先對鋼柱的垂直度、軸線、牛腿面標高進行初校,然后安裝臨時固定螺栓,再拆除吊索、鋼柱起吊后回轉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同其他也吊好構件相碰撞,吊索應具有一定的有效高度[3]。
(2)框架鋼梁安裝。鋼筋在吊裝前,檢查柱子牛腿處標高和柱子間距。主梁吊裝前,在梁上裝好扶手桿和扶手繩,待主梁吊裝就位后,將扶手繩與鋼柱系牢,以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鋼梁采用兩點吊,一般開孔于鋼梁上翼緣處,作為吊點。鋼梁的跨度決定吊點位置。重量較小的次梁和其他小梁,利用多頭吊索一次吊裝數(shù)根,可加快吊裝速度。水平桁架的安裝基本同框架梁,但吊點位置選擇應根據(jù)桁架的形狀而定,須保證起吊后平直,便于安裝連接。
2.4.2 鋼框架的校正
(1)軸線位移校正。任何一節(jié)框架鋼柱的校正,均以下節(jié)鋼柱頂部的實際柱中心線為準,安裝鋼柱的底部對準下節(jié)鋼柱的中心線即可??刂浦?jié)點時須注意四周外形,盡量平整以利焊接。實測位移,按有關規(guī)定作記錄[4]。校正位移時應注意鋼柱的扭矩,鋼柱扭轉對鋼架安裝很不利,應引起重視。
(2)柱子標高調整。每安裝一節(jié)鋼柱后,應對柱頂作一次標高實測,根據(jù)實測標高的偏差值來確定調整與否。標高偏差小于6mm,只記錄不調整,超過6mm 需進行調整,調整標高用低碳鋼板墊到規(guī)定要求。
(3)垂直度校正。垂直度校正用一般的經(jīng)緯儀難以滿足要求,應采用激光經(jīng)緯儀來測定標準柱的垂直度。測定方法是將激光經(jīng)緯儀中心放在預定的基準點上,使激光經(jīng)緯儀光束射到預先固定在鋼柱上靶標上,光束中心同靶標中心重合,表明鋼柱垂直度無偏差。
2.5 土木工程基礎施工中排水技術
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保證土體的干燥非常重要,一般的施工排水分為兩種:一種是明排水法,另外一種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明排水法是用攔截、疏、抽的方法進行排水,攔截水流,疏散積水,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在坑底設置排水溝與集水井,使水流經(jīng)過排水溝流入到集水井中,即可用水泵將其抽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就是在基坑開挖之前,將濾水管填埋在基坑的周圍,從水泵中抽水,保持地下水位始終在坑底以下,直到基礎工程施工完成為止。排水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施工的條件,同時又可以使基坑土體保持干燥的狀態(tài),有效的防止事故的發(fā)生。除此之外要考慮會不會影響原有建筑物可能發(fā)生的沉降、位移而引起的裂縫、傾斜、或者倒塌的現(xiàn)象,因此,事先做好保護的措施是非常關鍵的。
3 結語
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工程量比較大,是一項綜合性的復雜工程,對質量安全的要求非常高,而這些均要由基礎的施工技術決定。因此掌握施工中的基礎技術是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簡麗超.土木施工技術問題分析與研究的探討[J].中華民居,2014(6)
[2]馬正國.對土木工程建筑管理中關鍵問題的探討[J].江西建材.2014(05)
[3]張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J].煙臺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02)
[4]王飛.淺談國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注意事項[J].門窗.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