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娜 趙冬
摘 要:2015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在文言文考查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由文言文比較閱讀型考題,轉為考查“篇幅短小、淺顯易懂的課外文言文”,也就是純課外文言文考題??荚嚱Y束后,這一信息在一線語文教師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不少一線教師甚至表示,以后課內(nèi)文言文可以不講了,專門找課外文言語段做練習就可以。其實,這是極為可怕的做法。我們的考試是選拔人才的過程,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語文教材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依據(jù),千萬不可偏廢。
關鍵詞:中考;文言文;課外;考查;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30-0039-03
2015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在文言文考查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由文言文比較閱讀型考題,轉為“簡單的課外文言文語段”,也就是純課外文言文考題。考試結束后,這一信息在一線語文教師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不少一線教師甚至表示,以后課內(nèi)文言文可以不講了,專門找課外文言語段做練習就可以。其實,這是極為可怕的做法。我們的考試是選拔人才的過程,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語文教材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依據(jù),千萬不可偏廢。
一、2010-2015年河北省中考語文文言文試卷分析
首先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2015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考試說明》中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章中的含義。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于、乃、雖、為、者、且、則、乎、然、與)在文章中的含義和用法。
理解并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理解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歸納文章內(nèi)容要點。
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對文章的內(nèi)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熟悉《中考說明》的老師一定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表述與2010年的文言文閱讀要求在文字上是完全一致的。而比較2010年與2015年的中考題,又大不相同。
2010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文言文閱讀是河北省第一年采用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的形式進行考查的。第10題考查了兩個文言實詞“克”和“鼓”;第11題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了文言虛詞“于”的用法;第12題考查翻譯句子,選擇的是課內(nèi)選文中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和課外文段中的“請迨其未畢濟而擊之”兩句話的翻譯;第13題是問答題,課內(nèi)《曹劌論戰(zhàn)》的選段提問“有人說魯莊公‘鄙,也有人說‘不鄙。你同意哪種說法?請簡述理由”;第14題問的是“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后,你認為宋國大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要求學生對乙文內(nèi)容進行分析,答案為“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沒有把握有利的戰(zhàn)機”,借鑒課內(nèi)《曹劌論戰(zhàn)》中魯莊公的做法完全可以推斷出來。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河北省一直延續(xù)這種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的考查方式,而且呈現(xiàn)課內(nèi)分值越來越小,課外分值越來越高的趨勢,直至2015年改為純課外文言文。
2015年河北省文言文閱讀試題在考點的選擇上選取了文言實詞、虛詞以及對文章內(nèi)容和情感的把握。題型上出新的是選擇題的出現(xiàn),這在模擬題中也見到過,且《中考說明》早已做過提示。另外,結合原文句子想象人物對話,這種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題目以往會更多地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在文言文閱讀也算是一個新題型。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考查純課外文言文,其實考點依然在課內(nèi)。
第8題考查的依然是文言實詞的遷移能力,“比歸,母又復杖之”中的“比”與課內(nèi)《陳涉世家》中的“比至陳”的用法完全相同。第9題考查的是虛詞“之”“與”“其”“而”的用法,每一組選項中的第二個句子均出自課內(nèi),而每一組選項中的第一句都出自所給的課外文言文原句,只要具備一定的翻譯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虛詞的知識,解答這道題并不難。第10題依然是文言實詞的考查,一共考查了4個實詞,其中“由是”出自《魚我所欲也》中的“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有時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市”出自《木蘭詩》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色”出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送東陽馬生序》中的“色愈恭,禮愈至”;“怡然”出自《桃花源記》中的“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可以說,以上三道題目,名為課外,實則考課內(nèi)。
至于第11、12題,從題干上看,要求學生必須讀懂原文,能夠梳理內(nèi)容,把握情感,這又需要學生具備最基本的文言文翻譯能力,那么翻譯文言文最好的范本在哪里呢?毋庸置疑,當然在課本上。如果拋開課本,首先,知識太零散,且教師從各種渠道找來的文言文水平參差不齊,不見得適合初中生學習。其次,知識點不系統(tǒng),重復性的知識會反復出現(xiàn),無形中浪費學生寶貴的復習時間。最后,我們的教師水平有限,對課外文言文的把握程度會有所不同,有可能誤導學生。完全拋開課本的做法太過功利,一線教師們一定要慎重選擇。
二、立足《課標》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在當前的考查形勢之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教學文言文呢?這就要談談文言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了。
在《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的“總體目標與內(nèi)容”明確寫到: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文化品位。3.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7. 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優(yōu)秀詩文240篇(段)。
課標中說得很明確,文言文教學首要的是通過文言詩文的背誦,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縱觀課標中羅列的61篇經(jīng)典文言篇目,其中不乏名家名篇,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文言文篇目為例簡單分析。21課《與朱元思書》是一篇山水小品,在文中作者用簡練雋永的筆墨描繪了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語言以駢偶句居多,具有音韻和諧的韻律美。22課《五柳先生傳》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在文中表現(xiàn)了陶淵明作為隱逸詩人的性格志趣、精神氣質(zhì)。語言樸素洗練,蘊含深刻。23課《馬說》是一篇古代的論說文,“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的名句激起了古今許多有才之士的共鳴。24課《送東陽馬生序》是明初著名文學家宋濂寫給同鄉(xiāng)后生的臨別贈言,感情真摯、循循善誘,勉勵后生勤奮學習。這些作品或?qū)懢?,或狀物,或抒寫人生志趣,無不流露出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無不在表達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這樣的文章,怎么能將它們拋棄不講呢?
另一方面,課標中也明確表示,初中階段文言文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而具體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借助工具書獨立自主地翻譯和理解課內(nèi)的文言文。結合2015年的考查形式,教師在教學時就要適當放手,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獨立解讀文本的積極性,千萬不要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同時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難點,適時教給學生方法,一些簡單的文言文語法可以適當滲透,還要善于補充“彈藥”,對于常見的文言文詞匯更要提示學生積累,以期應對課外文言文的考試要求。真正做到“授之以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從而使學生在三年的初中學習生涯中養(yǎng)成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翻譯、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當然,重視課內(nèi)不等同于完全忽視課外,老師們在帶領學生學好課內(nèi)現(xiàn)有文章的基礎上完全可以再增加一部分課外文言文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翻譯能力、解題能力。
總之,語文教學來不得一點功利主義,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搞教學。要記住“萬變”還要不離其“宗”,而這個“宗”就是課本中精選的文言文課文。我們的任務是“用教材教”,我們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綜合的語文能力,關注的應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河北省教育廳中考中心.2010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考試說明[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3]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