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蕾
預防性護理在急診輸液中的效果分析
李蓓蕾
目的 探討預防性護理在急診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急診輸液患者共33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166例)和觀察組(n=16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預防性護理,對比兩組的效果。結(jié)果 干預后,觀察組 HAMA 評分顯著地低于對照組(t=40.576,P<0.05);觀察組病人主動核實輸液藥物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X2=79.398,P<0.05);觀察組輸液過程緊急情況、自行調(diào)節(jié)輸液速度、自行終止輸液情況均顯著地低于對照組(X2=55.083,X2=98.531,X2=56.414,均P<0.05);觀察組輸液反應例數(shù)為2例,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6例(X2=60.918,P<0.05)。結(jié)論 在急診輸液中,預防性護理能夠明顯緩解病人的不良心理,提高自我安全意識,減少不良行為的出現(xiàn),降低輸液反應率。
急診輸液;預防性護理;輸液反應
急診輸液為急診科常見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病人年齡跨度大、病種多樣、病人流動性大、藥品種類繁多等各種特點,且急診病人往往屬于突然發(fā)病、病情較急,使護理工作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漏洞,造成護患糾紛[1,2]。為了降低急診輸液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護理質(zhì)量,本院近年來在急診輸液中應用預防性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急診輸液患者共33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166例)和觀察組(n=166例)。對照組男女比例94:72,年齡18歲-58歲,平均(31.2±4.9)歲;觀察組男女比例 97:69,年齡 18歲 -56歲,平均(30.8±5.1)歲,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輸液前觀察患者的表情,若出現(xiàn)緊張表情,應充分地溝通,告知其輸液時疼痛感弱,給予其適當心理安慰,緩解不良情緒)、觀察護理(輸液前,細致觀察患者的靜脈,選擇合適的穿刺點)、健康教育(輸液前,向患者介紹輸液的作用、效果、疼痛感等相關(guān)知識,使其了解輸液的基本常識)等。
觀察組采用預防性護理:①輸液前護理:在輸液室書架上提供多發(fā)疾病的預防措施、保健手冊,供病人及其家屬隨時閱讀;協(xié)助病人清點藥品種類、數(shù)量,告知病人當天以及日后的輸液安排,當場清點輸液剩余藥品,指導病人妥善保管;講解藥品的作用機制、作用效果、服用注意事項,叮囑病人不能隨意變換位置及自行終止輸液;②輸液中護理:在靜脈穿刺前,應告知病人具體的操作過程,鼓勵患者勇敢面對,讓患者能夠緩解緊張情緒,提高輸液配合度,掌握快速穿刺,減少其不適感;成功穿刺后,應告知病人輸液過程中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以及有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強化危險識別意識;③輸液后護理:結(jié)束輸液后,傳授病人采取棉簽正確按壓輸液口,達到快速止血目的;告知下次輸液治療的時間及作用,叮囑日?;顒拥南嚓P(guān)注意事項。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況:護理前后,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定輸液患者的焦慮心理狀況,<7分表示不存在焦慮,7分-14分表示可能存在焦慮,>14分表示肯定存在焦慮[3];②自我安全意識及其行為;③輸液反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卡方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HAMA比較 干預前,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t=0.377,P>0.05);干預后,觀察組HAMA評分顯著地低于對照組(t=40.576,P<0.05),見表 1。
2.2 兩組自我安全意識及其行為比較 觀察組主動核實輸液藥物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X2=79.398,P<0.05);觀察組輸液過程緊急情況、自行調(diào)節(jié)輸液速度、自行終止輸液情況均顯著低于對照組(X2=55.083,P<0.05;X2=98.531,P<0.05;X2=56.414,P<0.05),見表 2。
2.3 兩組輸液反應比較 觀察組輸液反應例數(shù)為2例(1.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56例(33.7%)(X2=60.918,P<0.05)。
表1 不同組別心理狀況(HAMA)的比較(分)
表2 不同組別自我安全意識及其行為的比較[n(%)]
作者單位:323904浙江青田縣油竹中心衛(wèi)生院
靜脈輸液是急診科常見治療手段,由于急診病人起病急,病人及其家屬的心情迫切,在輸液治療前往往會出現(xiàn)焦慮心理[4]。部分病人在輸液時希望加快緩解病情,私自調(diào)整輸液速度,造成輸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在急診輸液過程中,護患溝通不暢、病人缺乏一定的輸液常識、病人焦慮心理等是主要的危險因素[4,5]。本研究采用預防護理,加強輸液前、輸液中和輸液后護理,通過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充分地調(diào)動輸液病人的自覺參與性,傳播輸液基本知識,強化疾病認知度和安全觀念,預防輸液反應的發(fā)生。研究結(jié)果顯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焦慮心理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主動核實輸液藥物情況、輸液過程緊急情況、自行調(diào)節(jié)輸液速度、自行終止輸液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輸液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預防性護理能夠緩解急診輸液病人的不良心理,提高自我安全意識,減少不良行為的出現(xiàn),降低輸液反應率。
[1]李宇晴.急診輸液護理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16-17.
[2]趙寶珍.對急診輸液護理中常見問題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9):2417-2419.
[3]陳蓉.心理護理對肺癌患者焦慮與抑郁負性情緒的改善觀察[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3,39(5):377-378.
[4]向妮.預防性護理在急診輸液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8):49-51.
[5]王金華,尹敏,張丹芳,等.護理干預在急診輸液期間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7):144-145.
R473
B